朱元璋命令徐達、李文忠、馮勝三路大軍北征擴廓帖木爾;規定以學校、農桑作為考核官員的標準。
公元1373年
朱元璋命令暫停科舉;編成《禦製祖訓錄》;欽定《大明律》六百零六條頒行天下。
公元1374年
《大明日曆》編定,又編《皇明寶訓》五卷刊行天下;設置寶鈔提舉司;朱元璋親注《道德經》完成。
公元1375年
朱元璋詔令天下設立社學;詔令立鈔法,造大明寶鈔;劉基被毒死。
公元1376年
朱元璋下令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權力一分為三。
公元1377年
設置通政司,開始派遣監察禦使巡按州縣;升胡惟庸為左丞相,汪廣洋為右丞相;朱標之子朱允炆出生。
公元1378年
改南京為京師;命令天下奏事不要報知中書省。
公元1379年
將胡惟庸、汪廣洋逮捕入獄;汪廣洋被貶海南途中被朱元璋賜死。
公元1380年
朱元璋以謀反罪誅殺胡惟庸;撤消中書省,提升六部品級,六部掌管天下事;撤消丞相職位;燕王朱棣到達封國北平。
公元1381年
宋濂死於流放途中;詔令製定內外官吏考核條例。
公元1382年
平定雲南,設布政使司;設置貴州都指揮使司;正式設立國子監;馬皇後病故,終年五十一歲;恢複科舉,三年一試,永為定製;設置殿閣大學士;設特務機關錦衣衛。
公元1383年
朱元璋命令征南大軍班師,留沐英鎮守雲南。
公元1384年
頒布科舉成式;曹國公李文忠被毒死;敕令太監不得幹預政事。
公元1385年
魏國公徐達去世,終年五十四歲;製定翰林院官製;頒行《禦製大誥》。
公元1386年
胡惟庸黨人林賢勾結倭寇被誅。
公元1387年
馮勝出兵平定東北;命令藍玉率軍征漠北。
公元1388年
藍玉取得勝利,晉封藍玉為涼國公。
公元1389年
命令刑部修訂《大明律》。
公元1390年
賜李善長自盡,作《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
公元1391年
命燕王朱棣率部北征;命大子朱標巡撫陝西,製《陝西地圖》。
公元1392年
太子朱標病逝,年僅三十八歲;頒布《醒貪簡要錄》;立皇太孫朱允炆。
公元1393年
藍玉案發,藍玉被誅;頒發《逆臣錄》;裁撤國子監,並入京師國學;頒賜諸王《永鑒錄》,告誡諸王守法;給大臣們頒布《世臣總錄》。
公元1394年
詔諭工部命令農民種桑、棗,廣植木棉;命令遼東軍隊屯田;潁國公傅友德含冤自盡。
公元1395年
宋國公馮勝被賜死;頒行《皇明祖訓》;《禮製集要》編成。
公元1396年
製定擒獲倭寇獎勵製度;燕王朱棣北征取得勝利。
公元1397年
頒布《大明律誥》,罷除即位以來的榜文禁例;親自出題,重考落第舉人,取六十一人,史稱“春秋榜”;駙馬歐陽倫違法被賜死。
公元1398年
閏五月初十,朱元璋病死,享年七十一歲,葬於孝陵,諡為高皇帝,廟號太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