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為親手殺了老丈人的中大兄會因死了共枕眠的美人而痛哭流涕、後悔莫及,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中大兄後來的表現證明:這個男人的背後不止一個女人。
是你的,就是你的
中大兄的新歡就是間人皇女。這間人皇女何許人也?原來,當時還是輕太子的孝德天皇早年喪妻,皇極天皇看他可憐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做填房,是為間人皇女。而此時的孝德天皇已經年逾五十,怎比得過正當雄姿英發的中大兄呢?加上中大兄喪妻,於是日本曆史上這兄妹戀的老戲碼再次上演。孤苦伶仃的老孝德第二年就“很識相”地鬱鬱而終了。
苦等了這麼多年的皇位終於擺在了中大兄的麵前,似乎唾手可得卻又遙不可及,問題就出在間人皇女身上。按理老皇帝駕崩,就該輪到太子中大兄粉墨登場了,可現在正值兄妹熱戀,總不能讓老皇後再做新皇後,立刻“閃婚”吧?要這樣不就成了“鐵打的皇後、流水的天皇”了嗎?這成何體統!所以,中大兄不登基了。隻愛美人不愛江山?當然不!你不想想中大兄是什麼人,江山美人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於是,他厚顏無恥地抬出了他老娘,號稱“天皇重祚”,也就是轉個圈又回來重操舊業,隻不過改個名,不叫皇極天皇了,改稱齊明天皇。隻有把江山交給自己老媽保管才是最放心的啊。
這下可氣壞了孝德天皇的兒子有間皇子,你中大兄不僅殺我父奪我母,而且自己不幹天皇也就算了,身為嫡子的我怎麼就沒份?年少輕狂自然掩不住心中憤懣,遇到蘇我氏遺族的蘇我赤兄後兩人更是一見如故,開懷指摘中大兄的種種不是,赤兄趁機提議集合死士殺他個措手不及,有間皇子聽得熱血沸騰,於是約定五天後動手。殊不知這個蘇我赤兄是蘇我族的不假,可他也是中大兄手下的特務頭子,是中大兄對有間皇子不放心,特意派來引蛇出洞的。這有間皇子幼稚地信以為真,高高興興地聯絡自己的黨羽準備五日後的行動,直到被包圍了個嚴嚴實實才知道上了大當,但一切為時晚矣,累及黨羽統統被斬首了事。
潛在的內部危機都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大化改新的成果終於得到了穩固,日本開始進入封建社會,蒸蒸日上。663年,朝鮮半島的新羅在唐朝的支持下進行了統一戰爭,日本為了繼續插足朝鮮半島的勢力,居然派出將近3萬兵馬出征朝鮮半島,並勾結百濟5000人馬聯手對抗唐朝和新羅聯軍。不說這點兒兵力比起地大物博的大唐隻夠塞牙縫的,可隔個大洋漂過來打架也累啊。結果兩國來了一場著名的白村江海戰,這是中日的第一次交火,最終當然是強大的唐朝勝利了!日本看清了實力上的差距,停止了對朝鮮半島的擴張,在此後一千多年裏,日本都不曾敢再打朝鮮的主意了。認識到不足的日本人重又開始積極向大唐學習。怎麼看著這麼熟悉?對,甲午海戰中國輸了以後,也是忍辱負重,決心向日本學習,哎,這兩個國家,傷不起啊。
熬啊熬,熬到668年,中大兄皇子終於當上了天皇,稱天智天皇。幾年來,他不停地鞏固著自己大化改新的成果,一直吃老本自然會變得越來越保守,到了晚年他與他的弟弟——大海人皇子矛盾非常大,而這個大海人皇子是一位公認的改革派,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但是天智天皇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天皇,這想法要是擱在古代中國,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日本就不行,因為大海人皇子才是法定繼承人。當天智天皇歸西以後,叔侄倆殺的是昏天暗地,結果當然是改革派的大海人勝利即位為天武天皇,他仍舊繼續前輩改新的步伐,將日本帶進了律令製國家,自此日本終於完成了一波三折的改革,也終於成為了有法可依的天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