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抖一抖“料”(1 / 1)

作為遠古神話來講,神武天皇、崇神天皇的故事一點兒也不算稀奇,世界上哪個民族在幼兒時期沒塗鴉過那麼幾個類似的傳說?但瞎編歸瞎編,等長大了就知道這些故事其實荒誕得很,隻能作為童年作品保存下來當個紀念,順便供後人發發思古之幽情。

但日本就是個例外,他們不把這些神乎其神的東西看做是童年時期的胡編亂造,而是死死抱住“日本是神國”的信念,告誡後人那是前輩們神一般的預言。就是二戰後,日本仍念念不忘地在憲法裏暗示:天皇是日本國體的象征,而國體的另一象征就是國旗。說白了,天皇就是日本國旗上那輪紅彤彤的太陽!別忘了,天皇在日本國民心目中就是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後代,世世代代對太陽的崇拜自然表現為對天皇的無限崇敬。

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天皇們的傳奇故事到了近代居然成為日本富國強兵、快速走向近代化的一大“興奮劑”,正是這種信念牽引著日本在最短的時間裏實現了全民意誌的統一,將領導日本的大權及時轉移集中到了天皇手中。之後僅僅30年時間,日本就順順利利地完成了各項重大改革,實現了資本主義,躋身世界強國之列。20世紀三四十年代,天皇神話更成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大喊“用聖戰征服世界”口號的一大精神支柱,直到二戰後日本慘敗,昭和天皇被迫宣布自己乃一介凡人。但事實上天皇的“神性”依然存活在當今日本人的心中並可能一直延續下去。

既然天皇的地位這麼高,按理說也應該是個搶手的熱門行業。看看中國那些個帝王,改朝換代之頻大概放到全世界也是數得著的,從夏朝一直到中華民國成立,共經曆了24個朝代,人事變更也極為頻繁,為了爭奪皇位,趕的趕殺的殺。曆代帝王每天最大的擔憂就是皇位無法長坐,江山不能永葆,因為各路梟雄都在覬覦著,就等你一個不小心好取而代之。還有瘋狂的農民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簡直就是喊出了老百姓的心聲。那個時代沒有比當皇帝更威風的事,當然也沒有比當皇帝更危險的事了。而日本天皇卻從來不用為這種事情傷腦筋,盡管社會也有動蕩不安,百姓也知道造反,將軍也會耍陰謀手段,但不管怎麼亂都無法真正動搖天皇的存在,似乎在日本人心目中天皇“萬世一係”是天定的法規,誰也不能破壞。

這種荒誕的念頭為什麼偏偏在日本有著如此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呢?

北宋時期一位日本高僧曾這樣回答宋太宗:中國的帝王家都有各自的姓,這姓氏是列祖列宗傳下來的,別提有多重要,改個名還可以,要是換了姓那才是大大的不孝,所以一旦發生篡權奪位的事,前後王朝必須區別開來,你姓你的、我姓我的,從朝代到年號統統換掉!而日本則是從開國以來就一直是萬世一係的天皇,天皇沒有姓氏,所以換來換去麻煩,也完全沒有這種必要。再加上日本官員都是由一個家族世代承襲的世官,大有各過各的味道,何必去搶別人的飯碗。

這當然也是一方麵原因,但日本天皇始終沒有被廢除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曆代幕府將軍需要有這麼一個天皇作為精神權威來“協助”自己。在日本,無論是天皇還是幕府都沒有像中國皇帝那樣集最高地位和所有權力於一身。天皇是人們心中的“精神偶像”卻沒有至強的實權,幕府有大把的權力卻沒有至尊的地位,所以幕府必須討好“神的後代”,好讓天皇授予他們“將軍”的光榮稱號,借“神”的嘴巴來證明幕府政權是合法的,也是崇高的!天皇大概也會暗自慶幸“大神母親”救了自己一命吧。

其實客觀地來說,在曆史的絕大部分時間裏,日本天皇都是形同虛設,根本撈不著什麼大權,更沒有中國皇帝那樣的驕奢,他隻能閑來無事敲敲章、看看幕府和藩主打架。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虛位”才使得天皇有了那麼一點點神秘的感覺,日本國民美其名曰“神聖”,這或許就是日本皇統得以萬世一係的真正原因吧。

日本這片狹小而又神奇的土地,竟孕載了多少傳奇、多少景致、多少隻屬於他們自己的民族魂,一切的一切由神話起,又以神話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