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出來的音樂奇跡(1 / 2)

他叫劉斌,是一名鏟車司機,央視綜藝節目《向幸福出發》的主持人說他很能“吹”。鏟車司機駕駛技術好大家有目共睹,但很能“吹”,似乎有點驢唇不對馬嘴了。瞬時間,觀眾們好奇的胃口被吊了起來,期待他上台揭開謎底:“怎樣才是很能吹’呢?”

在大家望穿秋水的目光裏,劉斌出現在了舞台上。站在兩位漂亮的禮儀小姐中間,他手持一截尾部彎曲的水管,專注地吹出了節奏明快的笛聲《太陽出來喜洋洋》。這就叫很能“吹”嗎?這也能叫很能“吹”!或許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現場觀眾禮節性的掌聲顯得有些稀稀拉拉。

劉斌並未被台下觀眾或許有些失望的情緒所影響,《太陽出來喜洋洋》依舊在演播廳裏回蕩。但大家發現,他吹奏的樂器突然變了,變成了一根紅紅的蠟燭,而後是一支小小的碳素筆,隨之又是一個舊話筒。當劉斌從禮儀小姐手裏接過又一個即將吹奏的樂器時,現場熱烈的氣氛被點燃了。劉斌接到手中的到底是個什麼樂器呢?

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他接過來的竟然是一塊濕漉漉的磚頭。那的確是一塊磚頭,建築用的紅磚,唯一區別在於磚頭上被鑽了多個小孔。難道劉斌要將吹奏節目變成功夫表演?來上一段掌斷磚頭,或者是頭碎磚頭?

在所有人注目中,濕漉漉的紅磚來到了劉斌的嘴唇邊。而後,那首節奏明快的《太陽出來喜洋洋》再度響了起來。人們瞪圓了不可思議的眼睛,主持人月亮在節目開始時的觀點得到了強力證實——劉斌的確很能“吹”。一個可以用磚頭吹奏出動聽音樂的人,如果不算能“吹”,這個世界上恐怕就沒有能“吹”的人了。

震撼還沒有完,在接下來的節目中,劉斌拿在手中進行吹奏的一個又一個樂器更讓人大跌眼鏡,將人們的不可思議提升到了極致。他拿出的都是些什麼樂器呢?難道還有比磚頭更讓人吃驚的樂器?

劉斌繼續吹奏出美妙音樂的樂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能見到。但是,在見到它們之後,任誰也不會想到,原本用來吃的它們,還可以變身為樂器。它們就是胡蘿卜、萵苣、山藥,甚至是黃瓜等果蔬。

它們是擁有神奇變身本領的果蔬嗎?太讓人匪夷所思了……這一幕又一幕,真實地震撼了所有關注的人。但上演神奇一幕的不是它們,而是劉斌。是他,讓原本普通常見的果蔬和廢舊物品等,完成了神奇的蛻變。在劉斌眼裏,凡是柱狀、管狀,甚至塊狀的物體,經過精心改造,鑽出管道,打出孔,就能變身為樂器,吹出打動人心的音樂。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裏,用這種隨手拈來的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劉斌為自己鋪設了一條迥異的音樂人生路,被周圍人親切地稱為“管子哥”。

“管子哥”劉斌的神技,很容易讓人將他想成知名音樂人。但他隻是一名普通的鏟車司機,每天的大多數時間都在駕駛鏟車中度過。那笨重的鏟車,不管怎麼看,都很難與靈動的音樂掛上鉤。劉斌在生活中不時用那些奇奇怪怪的“樂器”演繹非凡的音樂盛宴,從家人圈、朋友圈、工友圈,一路走到山東綜藝大明星選秀節目,直至央視的《向幸福出發》欄目。

別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果蔬和廢舊物品,到了劉斌手裏怎麼就可以變身為演奏美妙音樂的樂器呢?在主持人的訪談中人們才知道,劉斌與音樂的緣分並非天生造就,而是他獨具匠心的執著夢想。

某種程度上說,劉斌其實是不幸的。1983年在東北遼寧出生後,因為是超生,貧困的父母害怕被罰款,決定將他送人。而這或許又是劉斌幸運的開始,他被二大爺、二大娘含淚抱回了山東泰安寧陽縣的家。在這裏,二大娘待他如同親生,竭力照顧他、關愛他,並盡力滿足他的願望。劉斌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幾乎不向二大娘提任何要求。但9歲那年,從不提要求的他,終於忍不住向二大娘提出了一個奢侈的要求:買一把笛子。在那時,那真的算得上奢侈品了,因為一把笛子要4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