婭菲是一隻10歲左右的雌長吻針鼴,生活在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新幾內亞島。新幾內亞島是現今世上第二大島嶼,其西半島有一座巍峨的大山,海拔2000多米,叫福賈山。福賈山山穀一帶,是茂密的熱帶雨林。這片茂密的熱帶雨林人跡罕至,是各種動物棲息的天堂。沿福賈山舒緩的山勢而上,高大的林木漸稀,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灌木叢。婭菲和它的同類們便自信而冷靜地活躍在這些低矮的灌木叢裏。
作為一隻長吻針鼴,婭菲有足夠使它保持冷靜和自信的理由:略微下彎呈管狀的長嘴裏長著長長的舌頭,舌頭上沾滿的黏液,可以讓它愛吃的蟻類無所逃遁;背部布滿的堅利長針毛,足以讓任何威脅它安全的敵人感到懼怕。在福賈山一帶進行科學考察的動物學家沃克·哈姆博士,對長吻針鼴婭菲的跟蹤研究中,很為它捕食時的冷靜和麵對敵害時表現出的自信所折服。
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哈姆博士跟蹤婭菲攀爬到了福賈山半山腰。在一叢綠意盎然的灌木根部,婭菲停了下來,略微下彎的長嘴裏不時吐出沾滿黏液的長舌,使勁卷吸著四處亂逃的螞蟻。吸食這些對林木有危害的螞蟻,使長吻針鼴婭菲成了林木的保護神。在卷吸灌木叢根部的螞蟻時,除了不小心碰觸灌木發出的聲響外,婭菲一直沉默不語。在動物中,長吻針鼴最是安靜,除了呼吸發出的聲響,再不發出任何其他聲響。
在哈姆博士專注地觀察婭菲時,一陣凶狠的嚎叫突然傳入了他的耳朵。距離婭菲20米遠的空曠地帶上,一隻體長近1米的袋獾正不可一世地向卷食螞蟻的婭菲靠近。在現今世界上的肉食性有袋類動物中,袋獾是最強大的捕獵者。它的頭部又寬又大,大口裏長有42顆鋒利的牙齒。性情凶猛的袋獾向婭菲步步緊逼,而沉浸在美食中的它卻全然不知。
直到袋獾距離不足10米時,婭菲才從卷吸美食中回過神來。發現嚎叫的袋獾後,婭菲展現出了它一貫的冷靜,它未因對方強大而陷入驚慌。婭菲慢騰騰地回過頭,毫無畏懼地逼視著狂妄的屠殺者袋獾。匍匐在地上,婭菲一動不動,似乎一副任人宰割的樣子。細心的哈姆博士注意到,婭菲起初斜垂著的長針毛,此時已一根根地豎立了起來。遠遠看去,婭菲的長針毛就像一支支隨時準備離弦的長箭,而婭菲則像冷酷的箭手。婭菲身上的長針毛,是抵禦敵害的最好武器。
袋獾的嚎叫聲越發響亮起來。它想用叫聲迫使婭菲膽戰心驚,從而失去防禦能力。袋獾的這一想法沒有得逞。直麵它的威逼,婭菲不僅沒有屈服,反而將長針毛豎得更加有力。冷靜地匍匐在地,婭菲不發一言。隨著袋獾的一步步逼近,哈姆博士發現,婭菲迅速地轉身,將背對著敵人,並把露在外麵的頭部縮進了長針毛裏。在那叢灌木下,哈姆博士隻能見到一團黑色上點綴著白點的刺球。看著這個小刺球,脾氣暴躁的袋獾變得極為毛躁,尖利的腳爪發瘋似的刨動山地,刨得塵土四處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