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分久必合(3 / 3)

益州軍開始攻打長安。

長安身為國都,是有名的堅城,加上城內李曄親自帶出來的五萬守軍也不會是酒囊飯袋,因此在攻城過程中益州軍損耗很大。當然,這也是朱晃計劃中的一項。

既然要取皇位,自然不能留下益州軍,現在驅使益州軍前去猛攻,也好順便消耗城內守軍的實力。等到益州軍消耗殆盡後再略施小計,城中那班無能的大臣與天子就不會再守得住長安的。

天下已無英主,自當由我即正位,傳大統!

一切都進行地很順利。也許這就是曆史的必然吧,朱晃總算如願以償地取得了皇位,這個自己親手打下來的江山,顯得異常可愛。

當然百姓是必須要安撫的,名也不能不正的。於是朱晃以天子暗弱,無力把持朝綱為名,暫時繼承帝位,待天子日後長大成人了再交還。

然後他就將李枳軟禁了。

等到李枳長大成人後,朱晃早已穩固了江山,並把自己“聖君”的形象展示給了天下百姓,那時候誰還會記得這個正統的李枳?

大唐自此滅亡,朱晃改國號為“大梁”。

朱晃即位後,疆域減少了近一半,南方大片土地都被各方起義軍侵占,並各自立國號,於是南方便有了很多個小國。“五代十國”由此拉開帷幕。

目前朱晃的兵力要想徹底清除起義軍是辦不到的,若是去了,一定會遭到各起義軍的聯合抵抗,那是得不償失的。

不過對付不了這些起義軍,對付已差不多是一具空殼的不落帝國自然是綽綽有餘,雖然現在的情況即使殲滅了不落帝國,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占領它們的土地,但為了不讓不落帝國有修養生息東山再起的機會,朱晃還是決定讓吳子敬率軍前去殲滅不落帝國。

於是身為如今世上最牛猛將的吳子敬帶領十萬精銳大軍前往討伐不落帝國。

派了這十萬大軍,長安幾乎已是一座空城。朱晃不是不怕起義軍趁虛而入,他這麼做隻是為了給起義軍製造一種假象,這種隨手就派出十萬大軍的行為會讓那些起義軍誤以為其實長安還有很強大的兵力。以起義軍們的鼠目寸光,自然不會看出朱晃此時的“虛”。

吳子敬果然不愧“猛將”一詞,到達不落帝國境內後,竟然在一月之內蕩平了不落帝國!

凱旋而歸。

然而此時風光無限的吳子敬卻忘了獨孤月是因為什麼而死的。

要等到大梁修養到能討伐各起義軍的程度,不知要多少年,而那時候,估計朱晃都已經不在人世了,朱晃的後代有沒有那個討伐的能力,則隻有曆史知道了。

花開遍地,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兒歡快地奔跑在花叢中,甜笑著,臉上兩個小酒窩煞是可愛。

花香滿天,幾隻蝴蝶在花叢中來來回回,翩翩起舞,仿佛在歌唱著這美好的春季。

小屋門口,兩個人坐在木階上,惜顏靠著楊育柳的肩,看著那個小女孩兒,一臉幸福地笑道:“柳哥哥,你看心怡玩得多開心啊。”

楊育柳也笑道:“跟我小時候一樣。”

惜顏道:“一樣無憂無慮嗎?”

楊育柳道:“一樣好看。”

惜顏嗔道:“真是不正經。”

楊育柳道:“哈哈哈,多些歡笑不是更好嗎?整日正正經經的,那多無趣啊。”

惜顏笑了笑,又道:“柳哥哥,我們什麼時候去看看丈母娘啊?”

楊育柳道:“等到她生日那天吧,到時候帶著心怡過去,一定能給她個驚喜。”

惜顏道:“嗯,都聽你的。”

楊育柳握著惜顏的手道:“同甘共苦,風雨同路。”

惜顏皺皺鼻子道:“莫失,莫忘。”

今何在?年少逍遙風流。

何以憂?多情苦悶離愁。

花已謝,痛惜落英繽紛不複留。

雪滿山,空留一腔熱血在心頭。

(全書完) 後記:

結束了。

但是有一個人物的出現似乎沒有一點意義,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

吳痕。

我在這裏麵加上吳痕這麼個角色,是為下一部作品作鋪墊的。

下一部作品《天下無雙》,敬請期待。

也是簡簡單單的武俠。

我就喜歡寫簡單的,越簡單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