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 身(1 / 3)

自身的享受是一種感覺,一種來自整個生命的感覺。我們不必要抽象地來議論這個問題,因為人人都有過這種感覺的體驗,隻要認真地回憶一下自己的過去,就可以看到我們一生中在什麼情況下得到自身的享受:

譬如熟睡一夜之後,清晨起來,你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肺部一定覺得十分寬暢.昨天,或許你感到自己鑽進了生活的死胡同;現在,你卻感到自己走在金光大道上。你繼續活動你的筋骨,你感到自己具有強大的力量,你想起你生活中遇到的種種阻礙,你非常自信地笑了。你有一種自身處處都洋溢著舒服的感覺.一種全身注滿了活力的感覺,這些都使你躍躍敵試地想做些什麼,於是一首最美麗的曲子便從你嘴裏哼出來.再如大病一場之後,你痊愈了,你盡管還沒有完全恢複你的體力,可你已經明顯體驗到無病痛的舒適懇覺。或者是那痛得使你呻吟的牙齒不再痛了,你快快活活地扣齒幾下;或者是那令你頭腦昏痛的病魔已經離去了,你嘻戲地拍拍自己的頭,盡情地享受頭腦清新的甘美;或許是你受傷的手複原了,你愉快地握緊拳頭搖晃著,享受著自己強大力量的愉悅……總之你一定會感覺到,健康有多麼的美好!

大病初愈之人對健康的體驗之所以這麼強烈,關鍵是有一種對比。其實,由自身健康給予的幸福,我們每天都在享受。叔本華就在他的《幸福論》裏寫道:

“我的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礎上的,健康就是一切。"斯賓塞也在他的《教育論》第14頁中寫道:

“精力充沛和它帶來的飽滿情緒,既然比任何其他事情在幸福中占較重要的地位,教人保持良好健康和飽滿情緒就比什麼都重要。”

情緒對我們自身幸福享受是非常重要的!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們體力負擔日漸減輕的今天,卻有更多的人感到很疲勞,這是什麼原因?英國心理學家回答得很清楚:

“我們的絕大部分疲勞,都是由於心理的影響.純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勞是很少的.”

美國心理學家布列爾說得更詳細:“一個通常坐著工作的人,如果健康情況良好的話,他的疲勞百分之百來自於心理因素,或者說情緒的影響.”

情緒上的不穩定和衝突,特別是抑鬱和焦慮往往是精神疲憊的常見的原因.這種消極的不愉快的情緒使人們萎靡不振,不想活動,並且導致心理疲勞的發生.一般來說,心理疲勞比生理疲勞更為嚴重,也更難恢複.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享受自身,需要學會克服情緒不佳的方法。

首先要會笑.莞爾一笑,然後慢慢地露齒而笑,接著開J&地笑。這裏要注意:急促的沒有表情的假笑不會導致心情愉快。

富有表情的朗讀也是可行的。找一些能引起情緒變化的讀物。如:馬克.吐溫小說中喜劇性的段落。狄更斯小說中充滿椰榆的一小段。還有一些笑話故事,對恢複沮喪的情緒都有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放鬆。你繃緊手上肌肉,然後緩慢地放鬆。同樣地做臂、脖子、麵部·…腳趾部位的練習;或想象自己在海濱度假,在幽靜的公園散步.它能迅速減少你心髒的負擔、氧氣的消耗;降低呼吸頻率和血脂(防衛情緒急躁的物質)量的標準,達到消除你的焦慮和恐懼的目的。

再次是冷靜。假如你遭到驟然的風暴,你的表情要鎮靜自若,一談吐要清脆自然.痛會傳染,冷靜也是會傳染的,你一但冷靜下來,你的焦慮和恐慌等不佳情緒便都會有所消除。

如果說,情緒是幸福享受程度的溫度計。那麼,從自身的享受來說,人的健康便是溫度本身了。我們生活中與享受有關的方方麵麵,沒哪一麵離得了自身的健康。一企酷著年車的歌德,當他臥病在床的時侯,弗裏德裏卡·埃第爾,畫家的女兒來安慰他,他避開了,這是他第一次避開自己心愛的女人,原因是他衰弱不堪。當他坐著轎式釋車從萊比錫回家,麵對途中美麗的風光,一幅冷冰冰的麵孔.一位陌生的軍官打量著他,一針見血地指出:“看樣子您對美麗的田野並不是沒有感情,而是因為你有病。”

當健康迅速地得到恢複後,歌德重又使自己的性格帶上自然色彩,從而使自己心靈美好的一麵獲得解放,也解放了自己的天才.看看那些珍貴的僅保留下若幹篇類似日記的草稿,R能讓人感受到健康對歌德情緒乃至心智的影響之大:

“昨夭我們騎了整整一天的馬,才剛剛到達洛林山……我向右麵掃一眼,看見是碧綠的原野和白浪滾滾的河流。在我的左方上空有一片黑壓壓的陰影,它是叢生著山毛樣的高山投出來的影子……我的心深處也和四周籠罩著的氣氛一樣寧靜。啊,多麼幸福,當我們的心裏感到輕鬆自由的時候衛勇敢精神驅使我們迎著障礙和危險前進·…也許,在這裏,我對愛情有不同的見解……我在講著‘愛情’.但心裏卻在想著我心靈所感受到的漣漪,當它似乎向前流動的時候,實際上卻絲毫未動……美永遠是不可思議的。它宛如平地突起的奇峰.當我們欣賞偉大作家和藝術家的作品的時侯,它就聳立在我們麵前……”

或許是歌德於健康的享受有著比一般人更為強烈的體驗,他對健康是非常的重視。他說:

“身體對創造力至少有極大的影響。過去有過一個時期,在德國人們常把夭才想象為一個矮小瘦弱的駝子。但是我寧願吞到一個身體健康的天才”(歌德《歌德談話錄》第166頁).在他大病一次之後,他下決心盡可能進一步鍛煉自己:讓自己的神經變得堅強,擺脫頭暈現象,好使自己對嗓音、反常現象和痛苦不致有明顯的反應。他采取最嚴格的措施―當一位鼓手迎著晚霞不住地敲鼓的時候,他就行進在他身邊,還去爬大教堂的塔頂,晚間去墳地上轉悠,早晨去解剖所。他堅持進行這樣的鍛煉,直到看到任何事物都無動於衷,任何串情都不會使他失去鎮定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