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降低進貨成本(1 / 1)

古語雲:營利在本。意思是如果進貨的成本能比其他同行低的話,至少已成功了一半。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是否擅長進貨,對於公司效益的影響很大。

除了物美價廉之外,信用好、容易與人相處,甚至接受顧客所提的意見,都是最理想的進貨條件。

開業初期,第一關麵臨的就是進貨問題。進貨時除了要求質量好、價格便宜以外,對交貨日期與進貨數量的控製,都必須注意。

交貨日期不穩定,必定影響經營;進貨數量太少,情況也一樣;如進貨太多,又會積壓現金,以至影響資金運轉。因此,在開業時必須加以注意,最好是創業者親自動手,等到上了軌道後再交給其他員工負責。

一般公司為了搶生意,對於負責采購的人都會給點甜頭,例如回扣、送禮物等。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可能買回來的貨品不是質量不佳,就是數量過多或是斤兩不足,甚至價錢比別人的貴,試問這怎麼與人競爭?

當老板,本身必然留意上述情況,若能自己負責就切實去做,否則就應建立一套製度來進行檢查。就服務性行業而言,由於進貨的比重較小,所以對其造成的影響不大,但如果經營餐廳或加工業等行業,因原料占經營成本的比例很大,就必須特別關注。

所謂自己負責,意思並不是不信任員工而樣樣親自動手,因為有些貨品屬於敏感性的商品,價格差別較大或貨色等級多,故此老板本身如不加留意,就會出現問題。對於信用已發生動搖的廠商,不如更換其他的廠商,從而加以比較,這樣做的目的起碼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創業初期,對於哪些產品比較受歡迎,哪些產品滯銷,可能還未很好地掌握,一旦進了太多的“冷門貨”時,應如何做善後處理呢?

以餐廳來說,菜單上雖然印了許多種菜,但被顧客常點到的,亦不過十餘種,至於最熱門的名菜,可能不外乎3種~5種。

但菜單上那麼多的品種,原則上須準備好材料,以便有顧客點到時,可以滿足顧客要求,但如此一來,餐廳本身就頗不經濟了。

每家公司各有其特色,並不能一概而論。然而,如何避免浪費,把經營成本降到最低,想必是每個老板所追求的。所以,在經營上必須時常檢查每種做法是否符合經濟原則,並且不斷地尋求改進。安於現狀的管理往往是最不經濟的方式,但卻為一般老板所忽視。

就零售業而言,為了方便顧客,售賣貨品的種類應有盡有固然好,但如此一來,便增加了自己的成本,這種做法就有商榷的必要。最好的方式,還是選擇銷路比較好的貨品,至於冷門貨品,不妨與廠家商量是否實行寄賣的方式,或者采用退貨等做法。

生意即是生意,是活的東西,中小公司絕對不可抱著一成不變的觀念,應該隨時研究改進的方式,以達到最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