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我們都用自己的嘴在吃飯,用自己的腿在走路,用自己的手在穿衣,用自己的身體在睡覺。可是我們往往太在意別人的感受,生怕別人嫌棄自己吃飯的聲音,怕別人嘲笑自己走路的姿勢,怕別人鄙視自己衣著的搭配,怕別人聽到自己夢中的囈語。以上的想法表明,我們把自己交給了別人,自己的肉體和思想並沒有真正結合在一起,我們的靈魂成了別人的奴隸!
每當你貶低自己、拋棄自己,不願認識自己和感受自己時,你就偏離了自愛的道路。如果你不愛自己,就很難奢望去愛別人。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大多會在腦海裏塑造一個完美的自我形象。若自己的言行無法符合這個形象時,就無法肯定自己、接受自己,結果喪失自信,討厭自己。如果長期對真實的自我進行壓抑,誤將理想的自我當做真實的自我,產生苛求等尖銳的強迫心理,最終將導致別人也不會愛你。
學會愛自己,是源於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它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健康、更有尊嚴,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更加融洽。
曾因為長得不漂亮而遭到非議。有一次,導演對她那過長的鼻子和發達。
拒絕:“我的鼻子是有點長,但我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因為這是我的特色。至於我的臀部,的確發達了一點,但它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喜歡我的身體。這與我能否演好角色沒有必然的關係,我不會改變自己。”
蘭擔任女主角,使她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影星。
愛自己就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就是讓自己敞開胸懷,使自己能感受周圍和自身的一切。自愛就是願意接受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加任何的評判;自愛就是給自己以足夠的重視與關注;自愛就是做自己的生活的主人,並對其承擔責任;自愛就是給自己一個生活方向,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目標的人。
愛自己需要直麵自己,與自己進行溝通。自愛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隻有自愛才能得到幸福。通過傾聽自己、感受自己,從而表達自己、表現自己。這樣有助於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認識自己,更多地發展自己。
愛自己就不要把自我價值的建立依賴在別人的認可上。必須學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不和別人比較,而是和自己比較,多看自己的優點,欣賞和肯定自己所做的事。
總之,自愛是一種生命的智慧,一種生活的藝術,是人生存的根本,是你得以生存和發展下去的力量。當你熱愛自己時,你就是在尊重自己,你就是強者;當你不愛自己時,你就是個弱者,別人也不會尊重你。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愛自己,成為命運的騎士,就一定能穩健邁步,達到目標。
敢於冒險,才能規避步入低穀的風險
但凡是人都有安於現狀的惰性,都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向陌生領域轉移,因為轉移總是伴隨著風險。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和風險作伴的,所以隻有那些勇於創新,敢於冒險的人才能書寫出無數財富與成功的神話。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是一個極富冒險精神的人,也是一個具有極高天分、喜歡冒險、自信心很強的企業家。他的所有財富,如果全用1 美元的紙幣摞起來,紙幣的長度(高度)可以連接地球到月球十五次之多。他在業內的控製力是驚人的,以致有評論說:“微軟公司正在屠殺對手,看來似乎會壟斷軟件業。”他有如此成功的事業,這和他的冒險精神是分不開的。
何事業中,等把所有的冒險成分都消除掉的話,自然也就把所有成功的機會同時也消除掉了。”他自己的一生當中,最大的特質就是強烈的冒險精神。他認為,如果一個機會沒有伴隨著一定風險,這種機會根本就不值得花精力去嚐試。他堅定不移地認為,有風險才有機會,正是有風險才使得事業充滿了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趣。
第一個學年製訂了一個計劃:逃掉三分之二的課程,在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再拚命地學習。他想通過這種嚐試,檢驗自己怎麼盡可能花最少的時間,而又能夠得到最高的分數。他做得非常成功,通過這個嚐試,他學會了一個企業家應當具備的素質: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和成本得到最快、最高的回報。三年級時,他又進行了人生當中最難以理解的一次嚐試——在老師哈佛大學退學,與童年夥伴Paul Allen 一起組建微軟公司。華商的傑出代表李嘉誠先生,雖然隻讀過初中。1993 年,李嘉誠購入英國移動電話公司Rabbit,並易名為Orange(橙), 當時許多業內人士都不看好該項目,他的智囊團也一再表示反對。就連他本人,在事情過去好多年之後都坦言,當初的確是有些風險。但經曆過多次經濟低潮,對市場起伏有著異常敏銳的觸覺的李嘉誠,堅定地認為,沒風險就沒前景。他果斷出手,一錘定音。在艱難地經營了六年之後,李嘉誠感覺“橙”已成熟,便再度出手,把“橙”轉手賣給一家歐洲電信公司,淨賺1180 億港元,締造了人們至今依然津津樂道的“賣橙神話”。
十年前,李嘉誠通過“和黃”公司斥資收購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當時該公司日虧500 萬港元,很多企業家望而卻步。可李嘉誠又一次將他的冒險精神進行淋漓盡致的演繹。十年後的今天,該公司已經成長為李嘉誠旗下的一棵搖錢樹,日賺1500 萬港元,並成功在加拿大上市。不久前,頻頻傳出歐美公司欲收購該公司的股份的消息。市場人士估計,如果“和黃”成功出售所持股份,至少能獲利60 億港元,將再次給李嘉誠富有傳奇色彩的投資案例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安於現狀是成功的天敵,長時間生活在安逸的環境,會讓人習慣安逸,變得懶散、麻木、鬥誌盡失,最終一無所成。冒險精神則是成功的助推器,會讓你在充滿競爭的現代社會動力十足,加大、加快你成功的步伐。無論你身處哪個行業,也不管風雲如何變幻,隻要具有冒險精神,你永遠都會異軍突起;隻有具有冒險精神,你永遠能在競爭的時代,打敗你的競爭對手。
要有低頭認錯的勇氣
卡耐基說:“若能抬起頭承認自己的錯誤,那麼錯誤也能有益於你。因為承認錯誤,不僅能增加人們對你的尊敬,且將增加你自己的自信。”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地犯錯誤、做錯事。從某種意義上說,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它將伴隨你一生,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但是,人們對待錯誤的態度是大不相同的,有些人能夠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有人選擇了逃避錯誤,推卸責任。
有時候,人們總是把承認錯誤看做是失敗,但不願麵對失敗與不肯承認失敗同樣是糟糕的。其實,若能把失敗當成人生必修的課程,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的失敗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經驗教訓的積累。孩子犯了錯誤之後能夠承認,那他在父母眼裏依然是好孩子;領導犯了錯誤之後能夠承認,也無損領導的威嚴和英明。
華盛頓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他領導了美國的獨立戰爭,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締造者,1789 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為人正直、誠信,深受美國人民愛戴。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美國的首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華盛頓出生在一個種植園主之家,家中有許多果園,果園裏長滿了果樹。其中也生長著一些不結果實的雜樹,影響著其他果樹的生長。一天,父親遞給華盛頓一把斧頭,要他把影響果樹生長的雜樹砍掉,並再三叮囑,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砍著自己的腳,也不能砍傷正在結果的果樹。
在果園裏,華盛頓揮動斧子,忘我地幹著。突然,他一不留神,砍倒了一棵櫻桃樹。他擔心父親知道了會責怪他,便把砍斷的樹堆在一塊兒,將櫻桃樹蓋了起來。
下午,父親來到果園,發現了地上的櫻桃,就知道是華盛頓不小心把果樹砍斷了。盡管如此,他卻裝作不知道的樣子,看著華盛頓堆放整齊的雜樹說:“你真能幹,一個早晨不僅砍了這麼多樹,還把砍斷的雜樹都堆在了一起。”
聽了父親的表揚,華盛頓的臉一下子紅了。他慚愧地對父親說:“對不起,爸爸,隻怪我大意,不小心砍倒了一棵櫻桃樹。我把樹堆起來,是為了不讓您發現我砍斷了櫻桃樹。我欺騙了您,請您批評我吧!”
父親聽了之後,哈哈大笑,開心地說:“好孩子!雖然你砍掉了櫻桃樹,應該受到責備,但是你勇敢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沒有說謊、找借口,我就原諒你了。你知道嗎,我寧可損失掉一百棵櫻桃樹,也不願意你說謊、推卸責任。”
華盛頓疑惑地問:“承認錯誤真的那麼珍貴嗎?能比得上一百棵櫻桃樹?”
父親嚴肅地說:“勇於承認錯誤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隻有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看到你今天的表現,等你長大了,我就可以放心地把莊園交給你,你肯定會經營好的。”
由於父親的教導,華盛頓一生都把勇於承擔責任作為人生的基本信條。
在現實生活中,人難免有犯錯誤的時候。可怕的不是錯誤本身,而是對待錯誤百般抵賴的態度,讓人想原諒他都找不到理由。當別人犯了錯誤時,我們總是希望他們能夠承認並且加以改正。可是一到自己身上,很多人就會犯嘀咕:難道要我承認我不如別人嗎?於是很多時候,我們會為
自己的錯誤辯護開脫。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性的弱點,但實在是愚蠢的行為。那樣做,隻能讓別人對你的品行更加懷疑,唯恐避之而不及。勇於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反而能夠獲取別人的諒解和信任。
在人際交往中,尤其在發生衝突時,人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犯了錯誤。這就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障礙,因為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而觀點有時確實是對立的,於是留下了埋怨、爭執和嫉恨,嚴重影響人際交往。勇於認錯而放棄自己的意見就顯得難能可貴。它不僅能使劍拔弩張的局麵得到緩解,而且還會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會贏得更大的成功。
鍛煉自己的挫折複原能力
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挫折和磨難,有些人能比較輕鬆地挺過來,而有些人卻沉湎於絕望的情緒當中,從此頹廢下去,甚至采取極端的手段來求得解脫。而在挫折和磨難麵前,能否抗得過去,取決於一個人的心靈是否能扛得住挫折的打擊。一個人在挫折麵前的複原能力越強,生存能力就越強。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生活壓力也比過去更大。麵對種種無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敗,很多人漸漸喪失了信心和自我價值感,變得情緒低落,憂鬱沮喪,甚至出現精神崩潰的現象。而有一些人不但能夠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而且在遭遇挫折和失敗後,也能夠快速排解困難,走出挫折的陰影。後一種人,就是在挫折麵前複原力很強的人。
猶如每個人都會生病,而每個人也都有一定的抵抗力一樣,在麵對挫折、麵對困境時,每個人對於自己內心遭遇的傷痛,都有一個應對挫折的複原能力,隻是有強弱之分。
一般說來,挫折複原能力強的人,往往對挫折的反應小,受挫折的消極影響也少;而挫折複原能力較弱的人,則容易在挫折麵前不知所措,挫折更容易給其帶來傷害,甚至導致心理和行為失常。
挫折複原能力的大小反映了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有許多人的心理問題,就是因為遭遇挫折而又不能很好地排解和調節而造成的。
人對挫折的複原能力和適應能力,跟其他的心理品質一樣,是可以經過學習或鍛煉而獲得的。增強自己的挫折複原能力,是獲得對挫折的良好適應能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我們可以經常在心理上作好對付挫折的準備,有意識地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中的挫折,甚至可以假設一定的挫折情境,來鍛煉自己的挫折複原能力。
原中國女排教練袁偉民,在給中國女排做訓練時,讓主力陣容在比分10∶14,即隻輸一球就要丟掉全局的危急情況下進行練習,一球一球扳回來,從而使得中國女排多次在世界大賽出現類似局麵的關鍵時刻,臨場不亂,心理穩定,使技術、戰術都發揮到了自己的最佳水平,最終使局勢逆轉而取勝。
特種部隊對士兵進行的應對突發事件、複雜情況以及在密林、荒漠、孤島、高原等特殊條件下的生存和戰鬥訓練,也是為了鍛煉士兵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國外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動物實驗:研究人員對一組幼小的白鼠進行電擊和其他挫折情形的刺激,使它們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然後再讓其正常發育。結果,這組小白鼠長大以後,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很好地應付挫折引起的緊張。
同時,研究人員讓另一組小白鼠在安逸的環境中長大,不讓它們受到任何挫折的刺激;結果,這組小白鼠長大以後,對於電擊等痛苦刺激,就顯得怯懦和行為異常。
人類也是如此。一些在嬰幼兒期所受的刺激,可使成年後的行為更富於適應性和多變性。相反,那些從小就一切順利、很少受挫折的人,就沒有足夠的機會學習和積累對待挫折的經驗,他們在挫折麵前的複原能力往往很低。
困難並不可怕,困境來臨時,尤其是那些在挫折麵前的複原能力很低的人們,更應該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艱難困苦,好好利用這些苦難,因為這是增強自己挫折複原力的最好時機。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裏,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逆境和挫折,鍛煉自己應對挫折的複原能力,讓自己的能力在挫折中得到提升,找到新的出路,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不要坐等機遇,要勇於創造機遇
生活中有這麼一個基本法則:機會總是青睞那些善於識別並且能夠抓住它的人。愚蠢的人等待機會,聰明的人創造機會,成功者則是在等待中創造機會。孟子也說:“待文王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意思是說,等待出現周文王那樣的明君而出現盛世的,是凡人。真正的英雄豪傑,是自己去爭取盛世出現的人。也就是說,等待機會的,不過是普通人,成功者則會自己去創造機會。的確,成功人士不僅比常人抓住了更多的機會,而且他們還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
小張、小李、小王三人同在一家合資公司的同一個部門工作,都想得到上級的賞識,繼而得到晉升的機會。
小張天天都在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總裁,有機會闡釋一下自己對目前各部門的改革理念,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小李也有和小張完全相同的想法,但他比較主動,去打聽清楚了總裁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他也在這個時候去坐電梯,希望能遇到總裁,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
小王也有和他們完全一樣的想法,而他則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了總裁的奮鬥曆程,弄清楚了總裁畢業的學校、人際關係、關心的問題,甚至連總裁喜好的菜、顏色、電視節目等都一清二楚。小王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跟總裁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總裁長談了一次,一個月之後就爭取到了本部門的主管的職位。
從小張、小李和小王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態度常常伴隨著不同的結果。小王精心地準備,勇敢地實踐,不斷地實踐,不斷積累經驗,為自己創造一切可能成功的機遇。小李和小張基本上一直停留在幻想中,坐等機遇來臨,期望天上掉下個大餡餅。然而,晉升的人員和時間有限,他們什麼也沒做成。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然而成功通常降臨在那些將準備和想法轉換成實際行動的人身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德國建築業迅猛發展,到處都可以看見招聘各類工匠的廣告。一時間,建築工匠的行情水漲船高,待遇也因此大幅度提升。有兩個曾經做過這類工作的年輕人,一聽說城裏正在高薪招聘建築工人,立即放下手邊的所有工作,進城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然而,當他們抵達城市後,看見四處張貼的廣告,他們不禁困惑地想:沒想到工匠的需求量這麼大,哪一家公司福利比較好?比較穩定?到底該去哪一家呢?兩人一時間都拿不定主意。其中一人忽然跳了起來,開心地敲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恍然大悟似的對另一個說:“我們何必去應征工匠呢,我們可以辦一個工匠培訓班啊!你看怎麼樣?”另一個年輕人當即表示讚同。
說幹就幹,兩個年輕人立即啟程回到家鄉,各自籌措了一些資金,接著又回到城裏租了一間小店麵。第二天,他們在門口張貼了一張廣告,上麵寫著:建築工匠培訓班。許多想應征工匠的人,因為沒有這方麵的技能多數都無法被錄用,因此當他們聽說有這麼一個培訓班後,紛紛找上門來報名學習,並當場交了學費。第三天,他們的培訓班就開始正式上課了。
這個腦筋動得快的年輕人,轉了個彎,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能,賺進了大把鈔票,這比他們辛苦地付出汗水做工匠所獲得報酬,要多出好幾十倍呢!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人抱怨自己運氣太壞。他們怨天尤人,責怪父母沒有給自己創造良好條件,感慨自己生不逢時。然而,除了抱怨和辛酸度日以外,他們沒有為自己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人,不會創造機會,隻會消極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