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尚明元(1 / 3)

1.全力專營快速致富成功學

本人在此聲明,本人以前從未讀過成功學的書,隻是近來被朋友教導,看了幾本戴爾?卡耐基、拿破侖?希爾,以及幾本號稱華人成功學大師的書。所以本人不敢講成功學,隻是為了順著的讀者的思路,用成功學的方法,講成功者的故事。有一點本人可以保證,本人講的故事絕對是真實的,如假找我,並且相信自己對這些人,以及其成功事例的分析是客觀的,既不會為他們塗脂抹粉,也不會惡意抵毀他的聲譽。本人隻是有感於他們認定我是一個不成功者,並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特此對他們的“教育”和“指導”作出應該有的回應,所以才有了這些文字上的東西。

發表這些文字,我和他們坐在一起討論過,最起碼以朋友的名義通過了,盡管每個人都不是很痛快,但他們都大度的表示,如果我想拿這些文字去換一點銀子,他們還是應允的,樂意的。

現在,我們開始說正題——全力專營快速致富成功學。

為什麼說,尚明元的成功是“全力專營快速致富”,是因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的人會有一定的差異。在尚明元的眼中,會經商能掙錢就是成功者,這個理解並不錯,問題是,如果一個人通過讀書、考大學、讀研究生、拿博士文憑、成為某個專業,某個領域的一流專家,我們毫無疑問也會認為是成功者。但他們的區別就太大了。我們過去沒有成功學個這個概念,現在漢語詞典裏,也沒有成功學這個詞,我們眼中的成功者,就是考上名牌大學,後來就是博士、學者。我們所說的成功,是指讀書,以及對社會有貢獻,而我們現在,就不能把這當作唯一的標準。同樣,還應當認可那些經商很成功,掙了錢、發了財的人,這與文化沒有太大的關係。這些人,可以是高中生、大專生,也可以是小學生和文盲,隻要有錢。錢是他們的衡量標準,也可能是唯一的標準。致於道德、法律、社會正義感,他們可能水平很高,富有愛心,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也有可能存在很多問題。然而,專家,學者卻不同,因為他們不一定很有錢,過去人們一直很尊敬他們、認可他們,是因為他們的價值體現在對社會、國家有貢獻,而不是把他們的能力、貢獻,都折算成金錢、裝進了自己的腰包。他們的價值觀,是社會的核心價值心,他們的良知,是社會的良知。他們一直都是,以較高的標準衡量著自己的言行。而有錢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的價值觀,沒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可以說,什麼樣的有錢人都有。他們缺少知識分子階層的那種光明的曆史,他們的良知和道德水平,需要社會的檢驗。所以,我們不能將他們同知識分子混為一談。

我們可以從於丹、易中天二位知識分子掙了錢卻羞於說掙錢的態度,可見知識分子的金錢觀;也可以從無數問題富豪那裏,看到富豪存在的問題。這裏講兩者的價值觀,從他們成功的速度上來講,也存在很大的區別。讀書做學問,絕非一時的功夫,一本著作,可以花費一個學者一生的經曆。而發富可能曆時很長,也可能隻是三天的投機,但總是來得越快越好。所以,我們將這一類人的典型,我所認識的尚明元的成功之道,定名為“全力專營,快速致富”。這不僅是尚的事實,也是尚的哲學,雖然他掙了不少錢,但是他掙錢的經曆並不複雜,故事講起來,也不用太長。隻要我們明白了,他的人生哲學,掙錢的方法,通行的技巧。要學會他的本領,像他那樣發財,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以下我們將他的經曆,遇到的故事,成功的要素,作一個完整的回顧和分析。

尚明元,湖北蘄春人,1967年生。母親是農村人,沒有文化。父親是中學教師,懂點書法,在當地也算得上一個地道的知識分子。尚明元小學時成績一般,中學時,語文、政治、曆史課居於班級中上遊水平。英語長期不及格,數學、物理、化學成績勉強過關。二次參加高考,都是名落孫山,因為,父親在當地屬於有文化的人,出於家庭壓力,第三次高考,補上了華中師範大學走讀生,學習繪畫。這在華中師範來說,是一個最容易考入的專業。據說,還有一個地理係,也是成績不太好,想拿文憑的學生,最熱衷的專業。1993年美術專業畢業,因在校時的表現,及專業上的表現都很平平,家庭又沒有什麼社會關係,所以不能實現留在武漢市就業的理想。他本人說,當時他退而求其次,想在蘄春老家找個電視台或報社工作的機會,經過多方努力,也未能實現。而他本人,又不想回父親所在的教育係統工作,大概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教書的料,怕誤人子弟吧。所以,還未拿到畢業證,就帶著家中僅有的三千元錢南下,闖蕩廣州或深圳、海南特區。

上個世紀的93年前的南下熱潮,可以稱得上是百萬雄師,大多數人都麵臨著相同的處境,希望能前進一步,搏一個海闊天高。有這種想法不能算錯,因為,也確實有相當一批人,在那次海潮中,成了幸運的弄潮兒,攫取了第一桶金,為後來北上,轉回內地發展,成就其輝煌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之後的十多年,留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好像現代中國人的創業故事,都是從闖深圳、海南開始的。然而幸運兒總是屬於少數的,雖然每一次成功者,都喜歡把自己的初創時期,講成一個辛酸的故事。然而,他們畢盡成功地闖特區,相對那些掏空家中全部積蓄,辭掉了內地很好的單位,最後空著行囊灰溜溜回家的人,該是多麼地幸運。

當年的尚明元,也並非是個幸運兒。他的命運,本該和大多數的闖特區的人一樣,在花完最後的一百元人民幣之後,給家裏發個電報,因為那時,打電話還不像今天這樣方便,讓父母寄一點回家的路費,回家。可是他做了一個常人難以作出的選擇。(——不同尋常,好!)留在海南、留在那塊熱土上,這並非是他找到了發財的門道,也不是謀到了一個足以糊口的工作。他隻是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生存下去的辦法,撿破爛!主要是撿易拉罐和塑料汽水瓶。這當然不是他的發明,因為,他看到許多流浪者都是靠撿它們很開心地活著。他當然不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在海南呆下去。他並且竭力說服一道去的同學、校友、老鄉,與他一起堅持下去。因為隻有同學、老鄉可以一起分擔房租,分攤生活費。然而,沒有人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堅持下去,回家就算很丟麵子,也比在這硬撐著強,又看不到任何希望強。難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撿破爛更沒麵子的事?他不能說服那些校友和老鄉,最後,還是他一個獨自留在海南。這些校友和老鄉,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當他們回到老家,一份工作還未幹穩的時候,尚明元的傳奇故事,已經在湖北的高校傳開了,這是後話。

2.貴在堅持

在校友和老鄉都返回老家之後,尚明元一生中最艱難的日子開始了,在近一年的時間,他每天都過著,饑不裹食的生活。房租交不起是常事,還有過睡馬路邊的時候。他原本以為,憑著自己美術專業的這點本事,畫點畫,幫廣告公司寫個美術字,混口飯吃應該沒問題。可問題就在這,此時他才明白,這點本領不足以混飯吃,有這能耐的人多的是。在滿街的求職者中間,隨便拉一個人出來,寫的字都可能比他好得多。但他認為,不是到了要餓死的地步,他還是不能回老家。因為他拒絕了父親,靠那張老臉四處求人,為他安排的那份教師工作,而他為了留在武漢市,為了進蘄春電視台及報社,求爺爺告奶奶,拉關係找熟人,八方請托,那個滋味,不比饑腸漉漉,拿芭蕉箥籮充饑好到哪裏去。並且他讀書和謀職送禮,花盡了父母多年的積蓄,而他的下麵還有倆個妹妹在讀中學。父母多年來,一直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隻因為他是兒子,雖說他父親也算是一個文化人,一個知識分子,但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很嚴重,將全家的財力,都投資到了這個兒子身上。根本沒打算讓兩個妹妹上大學。所以,他也沒臉去見那兩個妹妹,他必須在海南堅持下去。

當時的狀況,用他自己說活,每天早上二個燒餅,沒錢時減為一個。中午一個蓋燒飯,這是最好的一餐,比晚餐還多兩元。一雙旅遊鞋,已快穿爛了,花五元錢買了一雙拖鞋。一雙水貨拖鞋,一隻鞋底厚一點,一隻鞋底薄一點。一件汗杉,一件襯衣,襯衣是最後走的一位校友,見他缺換洗的衣杉,送給他的。長褲隻有一條,來海口之後,又花8元錢買了一件,適應南方的大褲衩,白天晚上都可以穿。唯一的最寶貴的財產,就是那隻花了三百多元買來的BB機,隻有這隻BB機,還能證明他還活著,否則同學、朋友、家人,沒法證明他還活著。所以,偶爾有朋友呼叫他,問他的近況如何時,他都覺得,他們並非是關心他,而是看他是否還活著。因為,有人覺得他這麼執拗,早晚有一天會自殺。但他說,肯定不會,無論如何,無論他的人生,將遇到怎樣的挫折,他都不會,因為撿破爛,和乞丐沒有什麼區別。他尚明元做乞丐都不怕,還怕什麼挫折。

確實是這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遇上像他這樣生活頑強的人,而他和常人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他的認真,這個認真,並不是北方人所說的較真,準確地講,是精力旺盛,輜殊必究。隻要涉及到商業上的利益,雖然他後來已有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他都是毫厘必爭,從未改變過。這種本性,我們在現在生活中也很少見,因為,大凡擁有百萬身價,千萬身價的人,對一些蠅頭小利,都不屑一顧,更不會為此,與一些沒有身價的人爭得麵紅耳赤,而尚明元正是這樣的人。他的這種特質,對他的成功是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無法判斷,我們甚至認為,這對他的成功,會產生負麵的作用。然而,顯然這並非很重要,重要的是,他認識到人生的艱難。與人生的艱難相比,人生一時的艱苦,算不了什麼。所以,在麵對困難時,他沒有退縮,沒有逃避,而是坦然麵對,並表現出足夠的樂觀。盡管當時的狀況,那麼艱難,他也沒有向家裏的父母求救。並且始終保有那隻,可以與外界保持聯係的BB機。

如果我們要討論成功者的素質,依我看,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這一點,就是成功者的素質。他每天一邊撿易拉罐,飲料瓶,一邊在琢磨著怎樣找到機會。他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那隻BB機上,寄托在這隻現代通訊工具上,這就是他與其他,撿易拉罐飲料瓶的流浪者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他並非一門心思放在撿破爛上。

當然,也不能說撿破爛就沒有成功的機遇。2005年北京,就出了一個破爛王,撿破爛撿成的,贏利百萬的廢舊物品回收公司。隻要你肯動腦筋,隻要你有足夠的素質,隻要每個人找到了能發揮你的特長的事,機遇就會向你招手。

在忍受了相當長的一段,寂莫難熬的生活後,尚明元終於有了一個新奇的想法,他為自己的這個點子感到興奮。我們很難認定,這個點子是奇思妙想還是餿主意。他在撿破爛之餘,開始在告示欄,電線杆上發布信息。內容是“本人係湖北籍93年初來瓊闖海者,如有同鄉來海口,無職業者,請與本人聯係”,落款是他的尋呼台和BB機號。這一招,給他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生機,許多在他之後,赴海南的學生和同鄉,在遇到困難,見到那條信息後,呼他。他見到對方的第一句話就是,“先請我吃飯,事情我們慢慢聊”。每見一位老鄉,便可以飽食一頓,他鼓勵每一個人,像他那樣別回頭,靠撿易拉罐堅持下去。海南剛建省,又有特區的政策,機會肯定很多,不能一時看不見就打退堂鼓。大家放棄了在老家分配的工作,跑到海南來,現在又一事無成的回去,實在說不過去。想創業,就應該有吃苦的打算。機會多,並不等於遍地黃金,我們隻要堅持下去,遲早能淘到真金白銀。

尚明元,缺乏那種說服別人的能力,雖然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口才不錯。事實上,他從未因口才感動過別人,煸動起別人熱情。他隻會強調利益所在,以及如何分利,而不懂情在哪裏,如何去共享。他似乎從那時到現在,就一直是這樣,這讓人覺得,每一個人的才能都是天生的,由天資決定的,而非後天學習得來。所以,他勸說大家的結果,都可想而知。因為撿破爛本身,無論如何巧舌如簧,也不可能有任何利益可言。他尚明元也隻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等待呼叫中,流竄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因為這一忍饑挨餓的生活,使得他對飽食美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多少年後,當他已經賺得盆滿鍋滿,成了億萬富翁的時候,仍然把“今天又混得個肚兒圓”,當作口頭禪。讓你覺得,他就像個昨天剛中500萬大獎的討飯花子。

言歸正傳,就是這種日子,有一天,終於有了一次掙小費的機會。一個港商想在海南投資。剛到海口,想租一個長期的、租住的、裝修好一點的、寬敝一點的大房子,可一時找不著。尚明元在貼自己的信息小廣告時,遇見了他。港商問他,是否能幫他找到一處這樣的出租屋。尚明元滿口承諾,海口市的大街小巷,他太熟悉,哪一帶有什麼樣的房子,他太清楚了。如此,沒費多大功夫,他便幫港商找到了滿意的房子。為此,港商不僅請他吃了一頓山珍海味,還給他四百元的小費,尚明元是滿懷心喜,這四百元,足足夠他撿一個月的易拉罐。對於一般人而言,這個插曲,在接到四百元的酬金後,就算結束了。然而,在尚明元離開酒店,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缺總感覺到這事還沒有結束。自己離開老家已一年了,就連傳統的春節都沒回家過。此時,又到了四月天,一年中最好的一個季節,前途依然渺茫,一點也看不到希望在哪裏。難道1994年又要到這樣度過。他想到,這海口滿大街,穿流不息的人群,忙忙碌碌的生意人,搞進出口指標的,炒地皮的,搞房地產的,做貿易的,開辦各種各樣的科技公司的,多如牛毛。為什麼就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就是因為自己沒有資金嗎!?而今天,他認識了一個港商、一個有錢人,他的腦海裏久久不能平靜。他想到自己的這一年裏,每天都在觀察,每天都在思考,總是不停地策劃一個項目又一個項目。今天,想做這個生意,明天,想做那個生意,可是一想到要錢,要投資,就結束了。每一個項目,都是好項目,每一個生意,都能賺錢,可缺的就是錢。而就在今天,他在他等待了一年之後,他終於和一個有錢人,與一個港商有了一麵之緣。他不能收了四百元小費,就讓這事結束了。他要好好想一想,現在他該怎麼辦。

他迷惘在大街上。從白天走到晚上,走回自己的出租屋。躺在那張簡易的木板床上,他仍然想個不停,他一晚上都沒入睡,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他反反複複地問自己,現在該怎麼辦。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如果處在他這樣情況下該怎麼辦。他的成功,他的機遇,就在他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在一開始就說過,他不是一個幸運兒,沒有什麼好運,曾降臨在他的頭上。他的智商也很平常,數理化成績偏下,三次高考,勉強做了一名走讀生。但他最終成了一個成功者,一個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致富的人。其原因就在於,他能長期地集中精力,想一個問題,不畏懼任何困難,把一個問題想穿、想透。所以,我在他的成功學前,加了“全力專營”4個字。因為,他深切地體會到做事難,做任何一件事都難,所以,他不怕“難”字。因為,這是人的一生無法回避的一個字。就他的素質和才幹而言,他隻能全身心地去投入,去專營,才能解決這個“難”字。所以,他才能在,人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時,去尋找希望,在人人都看不到機會時,去尋找機會,就是這種幹勁,主導了他的成功。在那天晚上,在他整整地考慮了,一晚上之後。第二天,他決定去找這個港商,他要向港商借錢,就是這一麵之緣,他想借三十萬。這不僅讓常人無法想像,就是那位港商也十分驚詫。(——又是一個常人無法想像,好!)這位商人和我們一樣,在想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想幹什麼。每一個人,都可以拿這個問題考一考自己,幫他回答港商的疑問。猜一猜,他會用什麼理由去跟港商借錢,怎樣才能借到這三十萬。如果你猜中了他借錢的理由,那我們有理由相信,你的智商、你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遠在常人之上,你一定是一個成功者,你將來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