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長達一個月的,皮包公司的業務聯係開始了。今天跟下家聯係,明天找到東北人周先生,再讓周先生,聯係東北的張業務員。盡管如此,效率還是很高,僅半個月的時間,他們就談成了這個天價的大單。倆人一算帳,每噸油品差價有80元,10萬噸就是800萬。他們既不需要,調油罐車運,也無需出運費。煉油廠,直接將運油列車,發往東北對方的油站。倆人,每天都守在電話邊等,東北人南下鑒合同的消息。用曾加的話說,兩人在這期間,一直呆在辦公室裏,夜裏也不曾離開。困了,就在沙發上躺一會。餓了,就煮兩包方便麵,一人來一包。桌上電話一響,立馬緊張起來,無論誰接聽電話,另一個就豎起耳朵,在一旁聽。每一個人,接聽電話的手,都在不停的擅抖。而說話時,感覺牙齒咬得太緊,說話都很困難。彼此都能聽到,倆人心跳的聲音。最終,倆人不敢接電話。都感到承受不了,接電話的心跳過速。因為800萬人民幣,這對兩個窮大學生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感到就像要進天堂的感覺。隻要一放下電話,又擔心,事情還會發生變化。就是在這種狀態下,他們等來的,總是斬釘截鐵的回答,這邊沒有一點問題,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再詢問一下。比如,樣品油什麼時候送,送檢還需兩天時間,合同樣本已經寄出了。貨款的程序,應該怎麼走。每一個問題,都讓他們倆人,忙活一陣,然後策劃,如何解決題。打電話該怎樣向對方說明。最令他們痛苦的是,他們不知道,對方還會提出怎樣的問題。一個月後,事情結於結束了,當然不是做成了這筆買賣,而是沒有做成。因為,原先同意,先撥付部分貨款的下家,不同意先付預付款。後來同意先發專列,後結帳的上家,最終還是堅持,先付30%的合同款,再發車。他們倆人,都慶幸這件事,終於結束了。如果再拖些日子,兩個人都要徹底崩潰。
麵對美夢的破滅,兩個人相對無語,他們不知道,如何收拾公司這個殘局。欠同學的工資,欠半年的房租,欠成果轉讓費,他們一直以資金還沒回籠,一拖再拖。事情終歸要了結,最後,還是曾加先開了口,他決定,還是在農業科技,在他們公司這個執照,允許的經營範圍之內,想辦法。他讓合夥人,再幫他想一點辦法,弄2000元錢,他要最後再搏一次。就這樣,三天以後,他出發了。他用這2000元,買了一身價值800元的西服,和一雙一百多元的皮鞋,坐上了去昆明的火車。一個禮拜後,那個仿佛行屍走肉的合夥人,接到了他的電話。那個聲音特別響亮,告訴他,有一個車皮,整整60噸的磷安酸,已從昆明站發出。讓他立即聯係農資站,以及那些經營飼料添加劑的飼料廠。同意提前打款的客戶,價格可以特別優惠,以解燃眉之急。
曾加,從昆明賒購的,這一車皮磷安酸,幫他們臨時擺脫了眼前的困境。後來,也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麻煩。他們倆人約定,這筆錢,一個人負法律上的責任。一個人負經濟上的責任,讓法律責任與經濟責任分離。他的合夥人,最終同意承擔法律責任。因為,他不相信自己,有一天能還得起這錢。而曾加,隻要有了財產,就必需還合夥人這筆錢。這也算是曾加,在合作經營中的一種創造,本人在生意場上是聞所未聞。也因此,曾的合夥人,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八年,直到曾加,開辦了自己的培訓機構,把一張大額存單交給他。
4.高校足球愛好者聯盟
背著巨額債務,曾加開始了他瘋狂的奮鬥過程。這就是我們把他的成功學,叫著“瘋狂奮鬥成功學”的原因。曾加,在讀書期間,成績一直中遊,不是那種總是名列前茅的學生。但他一直認為,自己智商很高。他的這種自信,來自他的學習的能力。那就是,非常善於學習新東西,對新生事物比較敏感。在公司經營失敗後,他憑著一點小聰明,來了一個金蟬蛻殼,把公司的一切麻煩都扔給了他的合夥人,拿著一萬元錢,離開了公司。而畢業在即,他沒有心思去找工作,因為,他不僅讓家裏欠了親朋的債,還欠下了,為了開脫經營失敗的責任,承諾將來一定如數償還的巨額債務。他整日都在宿舍裏,苦思冥想,哪裏才是他的出路。如果找一份工作,每月的那一點錢,就他零花都不能,何年何月,才有出頭之日。
而這一年,中國一直沒有出息的足球,開始有了一點起色。隨之,人們開始討論,中國足球的職業化。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話題,熱了起來。也就是這個時候,報刊雜誌上介紹的新新人類,職業球迷,引起了他的注意。據報刊介紹說,一些職業球迷對能為中國爭光的足球,無比熱愛。他們可以不要老婆、孩子,可以不工作。一年到頭看足球比賽,和誌同道合的球迷,討論足球。作為某支球隊的鐵杆球迷,隨著球隊南征北戰,搖旗呐喊,事跡非常感人。他們為自己喜歡的球隊或球星的進球而歡呼,也為他們的慘敗而痛哭流涕。他們就是看台上的另類明星,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形像。或外號“小和尚”(即光頭),或外號“小地主”(長杉,瓜皮帽)。各大電視台在轉播賽事時,也會不忘掉,把他們介紹給全國的電視觀眾。給他們上幾個瘋狂呐喊的鏡頭。雖然,他們為了看球,敗掉了原有的財產,但一些有眼光的企業,看好他們的廣告效應,出錢讚助,他們的球迷事業,即使他們要到國外去,為中國足球助威,企業也慷慨解囊。
這個新生事物,在曾加身上產生了劇裂的反應。他不停地收集這些資料,開始整夜地泡電視,搜索足球錄像,和轉播節目。不久,他就宣布,他要做一個終身職業球迷。現在,我們可以給大家交待了。曾加的原名,並不叫曾加。這個名字,也就是這個時候改的。因為他姓曾,而國外有一個著名的球星叫曾加。是巴西的,還是意大利的,我就不清楚。因為,我對這個中國人總是沒有多大作為的運動項目,無法產生興趣。他既打算做球迷,自然需要一個響亮,容易被別人記住的名字。況且這個名字。叫起來上口,意思也挺好,對他這個沒有身份、沒有地位、沒有財富的窮學生來說,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曾加。當時,一些好朋友,對他的這個舉動感到很難理解。因為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既有才能,又富有進取精神,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怎麼就選中了球迷作終生事業。
我們就聽聽他的解釋吧。幾個月前,對足球還不甚了解,連學校的足球比賽,都不是很熱心的他。現在對足球明星,對足球賽事,足球技能,也是滾瓜爛熟,如數家珍。當然,這對他的球迷事業來說,這是起碼的要求。他對好友坦言,做職業球迷,這僅僅是第一步。而其後,他要做的才能談得上是真正的事業。即開發中國的足球市場。目前中國,球市還是一個沉睡的市場,其前景是非常廣闊的。他既是一個商業行為,又能引導球迷文明看球,推動足球市場的健康發展,為中國足球,走向世界作為自己的貢獻。別看單個的,作一個職業球迷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可以通過自己,作為球迷聲名的鶴起,將更多的球迷組織起來,依靠有眼光的企業的支持,實現自己起動、開發中國足球市場的新經濟目標。這個市場,必將大有作為。曾加具有這樣的才能,就是,他無論幹什麼事都能使別人相信,他的決擇是正確的。最起碼在理論上,他是講得出很多道理的。許多同學認為,當球謎不過是紈絝子弟打發日子的愛好罷了,他在很短的時間裏,就轉變了同學們的觀點,都認為這裏興許真有一個創業的好機會。很快,一個以高校學生為基礎的球迷組織“高校足球愛好者聯盟”成立了。曾加自封為聯盟主席,開始策劃一個有組織、有統一口號的球迷啦啦隊。如果我們認定,他曾加在全國這個球迷市場上,掀不起什麼大浪,那真是小瞧了他。他的個性及作風,就像他開辦公司一樣,盡管總是難以為繼,盡管總是在風雨漂搖中過日,但他事業的外表,總是非常風光氣派,門臉高大,大班桌、大班椅一應具全,讓人感到生機勃勃,富有實力。
這個跨地區的,沒有得到學校和官方認可的,自由組織很快就運作起來。誰都知道,搞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時間和金錢的投入。首先要問的就是,他的錢從哪裏來,一個窮學生,剛剛搞垮了一個合夥投資的公司,裏裏外外欠了一堆的債。在他離開公司的時候,隻帶走了一萬元的貨款,這大概僅夠租一間辦公室,維持三個月辦室費用的支出,而每搞一次活動,都必須有資金的投入。我們在這個時候,還會發現,曾加的另一種能力。找一個願意支持他,幹一番事業的女朋友。我們在很多男人的事業裏,都看到了,這種女人的身影。如果這個事業,進展的順利,這些女性可能成為這個世界上最自豪的女性,但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女性。我們這樣說,是基於我們並不鼓勵這樣的舉動。因為這種投資,回報固然有可能很高,但風險太大。可以說,作這種投資的女性,冒的是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