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子參軍(2 / 2)

舊社會,窮人是富人碗裏的菜,窮人的孩子更是富人的出氣筒,任欺任打任誣害。地主周武壽家的幾隻鴿子丟了,找不著,便跑到賀家門口大吵大鬧,誣說是賀炳炎偷走了,直逼得賀學文賠了錢說了情才算了結。

壓榨、欺淩,一樁樁一件件埋在賀炳炎幼小的心靈裏;苦水、深仇,澆灌著它生根、發芽。他渴望著快快長大,學那些殺富濟貧的英雄好漢,為窮苦人出口氣。地主、資本家的壓迫剝削,在他幼小心靈裏埋下了階級仇恨的種子。他不願忍受欺壓,懷恨離開了劉家。先後從師學過篾匠、裁縫、殺豬、打鐵等多種手藝。

家庭社會地位的低下,親身經受的淩辱,使賀炳炎從小直接地感到貧富不均,人世間的不平,打心眼裏仇恨以強欺弱,反抗壓迫。他常常喜歡替窮家小孩打抱不平,紈絝弟子也懼怕他三分。

1929年春,積雪初融,大地複蘇。在湖北漁洋河一帶的漁洋關、鬆木坪、江家灣等地,有一位身體瘦弱、衣衫襤褸、可憐巴巴的少年,跟隨一位麵黃肌瘦的兄長,走街串巷,為人打鐵器,換一些食物維持生命。少年無論走到哪裏,頭一件事就是打聽村子裏駐沒駐紅軍,這個少年就是賀炳炎。

賀炳炎的父親賀學文,大革命時期是農民協會會員,積極參加農民運動。大革命失敗後,逃到湘鄂交界的地方躲藏起來。次年,賀龍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在石門、澧縣、鬆滋、宜都邊境一帶活動時,賀學文毅然參加了紅軍。

1929年的陽春時節,賀龍率紅四軍在王家畈、鬆木坪、劉家場一帶打遊擊,打擊土豪劣紳,消滅反動團防。賀學文隨部隊回到了家鄉,父子相見,賀炳炎懇求父親讓他去當紅軍。賀學文看到他年小體弱,考慮再三,決定要他先跟內兄蘭良鑒學好打鐵這門手藝,以後再來接他。賀炳炎挑起擔子,跟著內兄走鄉串戶,走到哪裏都打聽著紅軍的消息。一天,他在鬆滋胡家台子打鐵時,聽說紅軍要開走,夜裏他趁內兄睡熟,悄悄出走,趕上了這支部隊。

說來也巧,這支部隊正好是父親賀學文所在部隊。賀炳炎竭力要求父親帶他參加紅軍。賀學文看了看兒子依然瘦小的身體,搖了搖頭,用愛惜的口氣說:“你娃子個子太低!”

“個子低怕啥?我力氣大,不信咱倆掰個手腕子看看,要是我贏了你,你就得答應我參加紅軍!”

“這個我信,打了多半年鐵,又多吃了半年飯,還能一點勁不長。可你實在是太矮了,連槍尖都夠不著,咋當紅軍打仗?”

“我說你不過,但有一條,反正我要當紅軍,替窮苦人打抱不平。”

賀家父子,一個怕給紅軍添亂子;一個死磨硬泡,不達目的死不罷休。

賀炳炎見文的不行,決定來武的。翌日深夜,尾隨紅軍,來到紅軍的新駐地。

賀學文原以為兒子聽了他的話回去了,不曾想在新駐地又見到了兒子的身影。賀學文要攆兒子回去,兒子強著脖子就是不走。你拉他拽,賀學文所住的小院,熱鬧得開了鍋。

恰巧,賀龍軍長來了。賀炳炎一看來了一位大首長,便往地上一躺,哭得更是傷心。

賀龍問明情況後,動情地說:“收下,收下,放到宣傳部去提漿糊桶子吧!”

賀炳炎一聽這話,“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學著紅軍的樣子向賀龍敬了個軍禮。可能是興奮,也可能是緊張,舉起的竟然是左手,一時把小院裏的紅軍將士們惹得哈哈大笑。

父子同當紅軍的事,在部隊中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