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賀炳炎即率部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在代縣雁門關伏擊戰中斃傷日軍500多人,擊毀汽車數十輛,雁關門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狂言。
紅一、二、四方麵軍勝利會師後,賀炳炎因左臂內尚有一粒子彈未取出來,傷著神經,在西安廣仁醫院治療。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全國抗戰爆發。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表了號召抗日的宣言。賀炳炎顧不得傷病痊愈,為了全民族的利益,毅然離開醫院,奔赴抗日最前線。
1937年10月,賀炳炎任八路軍一二○師七一六團團長,隨部隊挺進到同蒲鐵路北段的寧武、神池、朔縣一帶,在敵後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殘暴的日軍,在這一帶施行了極其野蠻的屠殺。複仇的火焰在部隊裏熾烈地燃燒著。
10月初,團長賀炳炎和團政治委員廖漢生根據賀龍、關向應的指示,帶領七一六團直插敵人後方。經過3天的急行軍,部隊到達雁門關西南10多裏的老窩村。賀炳炎立即組織了工作隊,向廣大群眾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並作好戰鬥準備。
一天,賀炳炎正在翻著各連的求戰書,忽然接到師部通知,要七一六團的領導幹部去受領任務,他和團政委廖漢生急忙驅馬,奔向師部駐地。
師部在神池以西的一個村子裏。當他們走進師首長的房子時,賀龍師長和關向應政委正圍著地圖研究情況,一見他們來到,關政委便關切地問:“到達這一帶,部隊情緒怎麼樣?”賀炳炎說:“看到敵人的暴行,同誌們都非常氣憤,總盼著有機會狠狠收拾他們一下!”
賀龍一聽放聲大笑起來,連連說:“很好很好。要收拾敵人,機會有的是!”他叫賀炳炎靠近地圖,指著一塊密密層層的山區說:“準備把你們調到這裏去。”賀炳炎俯身一看:一個長長的紅箭頭,正指向曆史上著名的隘口——雁門關。
賀龍師長分析情況時談到:忻口戰役正在進行,敵人每天從大同經雁門關,不斷地給前線輸送彈藥,這是敵人一條重要的運輸線,但他們很囂張,自以為那一帶已是後方,警戒相當疏忽,我們要利用敵人的弱點,到那一帶發動群眾,尋找機會,給敵人一個打擊。”接著,關政委也給了他們許多指示。
最後,賀龍又再三叮嚀:“現在打的是日本侵略軍,不是國民黨的反動軍隊了,在戰術思想上要扭得快,一定要遵循山地遊擊戰的作戰原則。到達目的地後,要緊密聯係群眾,搞好偵察工作。”
領受了上級交給的任務,賀炳炎和廖漢生懷著興奮的心情,揚鞭策馬,很快返回到團部駐地。
聽說去打仗,全團將士個個興奮不已。賀炳炎率部隊立即向雁門關方向疾進。一路上,到處可以看到敵軍的殘暴景象:許多村鎮被夷成了瓦礫,無數同胞遭到了屠殺。僅寧武一個縣城,就被殺害了不知多少,差不多家家的菜窖都成了活埋人的土坑,所有的水井,都堆塞著被刺刀挑死的男人、小孩和婦女們的屍體。
血債要用血來還!戰士們眼睛都紅了,行軍不願休息,駐下不想吃飯。隊伍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地向雁門關方向趕去。
經過3天的急行軍,賀炳炎到達雁門關西南10多裏的老窩村。駐下以後,果然發現敵人的汽車不時從雁門關上駛過。南麵還時而傳來隆隆的炮聲。他立即派出人員沿公路進行偵察。
老窩村四麵環山,十分隱蔽。但村裏的人為了逃避日寇幾乎都跑光了。按師首長的指示,他立即組織了工作隊,四處尋找群眾進行宣傳。同時,派出部隊幫助群眾秋收。
第二天,賀炳炎帶著一個連正在一片蓧麥地裏收割,一個60多歲的老大爺顫巍巍地走了過來,邊走邊揉著眼睛。賀炳炎走過去問:“老鄉,你有什麼心事?”老人家長籲了一口氣,揉著淚濕的眼睛說:“你們哪知道啊!國民黨的兵隻知道搶老百姓的東西,見了鬼子,就像老鼠看見了貓一樣,跑得比誰都快。鬼子來到這兒又燒又殺,你們要不來,老百姓可真沒有活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