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店戰役,取得了“我軍在無後方依托的條件下,第一次消滅敵人一個正規旅以上兵力的重大勝利”。它對發展和鞏固皖西根據地,具有極重要的意義。也標誌著陳錫聯率領三縱打開了皖西鬥爭的新局麵。
曆經千裏躍進,部隊進入大別山後,我軍立即實施戰略展開,劉鄧首長明確指出,今後的任務是:全心全意地義無返顧地創建鞏固大別山根據地。與友鄰兵團配合,全部控製中原。具體部署是:以一縱,二縱阻止鉗製尾我之敵,三縱、六縱占領南線諸城,打開創建根據地的局麵。並明確指示陳錫聯:“三縱應迅速攻占立煌(即今金寨縣),並偵察六安、霍山、舒城、廬江、桐城、潛山、太湖諸城,準備占領之。”
按照劉鄧首長的指示,陳錫聯率領三縱,僅用了半個月時間,解放了固始、立煌等10個縣城,消滅了守敵,摧毀了國民黨縣政權,建立了民主政府,初步打開了局麵。我軍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
在我軍實施戰略展開時,蔣介石急令尾我南下的二十三個旅追過淮河,分路撲向大別山區,妄圖乘我立足未穩,尋殲我軍或將我軍逐出大別山。9月上旬,北線敵四十六師進入六安、霍山地區,五十八師進到固始、商城地區。10月初,敵從鄂東調七師、四十師、從皖西調四十八師、四十六師一部,並結合在山北地區的八十五師、五十八師、五十二師等部,對光山、新縣地區之我野戰軍主力進行合擊。
根據這一情況,劉伯承、鄧小平急令陳錫聯:“趁敵西調,皖西空虛,迅急回師,放手殲敵”。
陳錫聯接到命令後,率領三縱主力5個團由商城、固始於10月1日兼程東返。為了隱蔽行動企圖,他們繞道山地,在崎嶇小路上行軍。連日陰雨,道路泥濘,經7個晝夜,才如期趕到霍山、六安之間。此時,敵八十八師師部正率六十二旅由舒城沿舒(城)霍(山)公路向西進犯。
陳錫聯得知這次的對手又是八十八師,不禁說道:“真是冤家路窄!”陳錫聯曾與八十八師在正月魚台戰鬥中交過鋒,他同兄弟部隊一起,消滅了八十八師一個半旅,剩下的逃回徐州去了。這次是經過補充由徐州調來合肥,9月中旬進入舒城、廬江、桐城地區。陳錫聯考慮,現在該敵處於運動中,正是我殲滅的良機。為防敵逃跑,陳錫聯立即指示各旅,隻要抓住敵人,不必請示,即可合圍殲擊。
10月6日,三縱八旅二十三團在舒城以西南官亭附近接敵與之激戰數小時。7日,沿舒霍公路東進的九旅二十五團與該敵先頭部隊在山王河遭遇,敵迅即龜縮抱兒嶺一帶。陳錫聯當即下達命令:七、八、九旅分由北、東、西三麵向抱兒嶺、三保墩及其以北山地合圍該敵,務必一舉殲滅。接著,陳錫聯又特別強調:“必須機動靈活捕捉戰機,積極主動協同作戰。”
8日晨,三保墩之敵繼續北撤,九旅二十六團乘勢逼近敵人,敵以小部隊與我接觸,主力趁黑夜繞道北竄。九旅旅長童國貴親率二十六團和二十七團兩個營取捷徑向北追擊,二十六團在馬長崗捕捉敵哨兵,查明敵全部聚集在張家店,當即占領295高地,向敵開火。二十七團也迅速逼近韓家畈。接著,七旅旅長趙蘭田率二十團也趕到了。趙、童兩旅長立刻以到達的部隊,大膽地包圍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