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追憶鄧小平往事(1 / 2)

重慶剛解放,有些人第一件事就是鬧房子、占別墅。鄧小平說,我們來西南,是為人民做點事,不是來享受的。你們剛到,什麼事不做就鬧房子,你們想想住賓館房子的那些人到哪裏去了?

抗日戰爭開始後,陳錫聯與他景仰已久的劉伯承和鄧小平走到了一起。經過在陝西三原的改編,22歲的陳錫聯擔任了八路軍一二九師七六九團的團長。從此,在劉鄧的領導下,陳錫聯的軍事生涯開始步入輝煌時期,幾十年轉戰南北,陳錫聯對鄧小平非常欽佩和崇敬,也有許多令陳錫聯難忘的往事。

1946年國民黨向解放區大舉進攻後,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千裏躍進大別山,所向披靡、連戰皆捷,勝利一個接著一個,戰果一個比一個大。正因為這樣,一些幹部戰士思想上滋生了驕傲情緒,有些指戰員開始不檢點起來,個別部隊的鬥誌有些鬆懈,群眾紀律不大好,軍民團結、官兵團結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殘酷的戰鬥中,部隊躍進大別山,又轉出大別山,千裏行軍作戰,部隊減員和人員消耗很大,部隊裝備也有很大削弱。到達大別山後,後方補給極端困難,幹部戰士的棉衣無法解決,已是臨冬季節,自己動手縫製才能穿上棉衣。有些幹部、戰士在暫時困難麵前,產生了畏難情緒。另外,隨著戰爭的不斷勝利,部隊新成分不斷增加,特別是俘虜成分大量增加,加之因為戰鬥頻繁,部隊政治教育時間少,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和不良作風有所滋長。厭倦戰爭、怕苦怕累、貪汙腐化、打罵戰士、違犯紀律等問題時有發生。

為此,中原部隊在1948年初,開展了新式整軍運動。鄧小平政委在檢查各縱隊工作時,專門給排以上幹部作了形勢報告,強調了躍進大別山的戰略意義,要求部隊對作風紀律進行整頓。鄧小平召集的一次“不握手會議”,在整軍期間被傳為佳話。幾十年後,陳錫聯回憶起這件事,還深有感觸,記憶猶新。

1948年秋天,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和七縱隊司令員楊勇,幾乎同時收到了通知,要求這幾位縱隊司令員到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去開會。

陳錫聯一進入會場,就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氣氛十分嚴肅。每次野戰軍司令部開會,劉鄧首長都要笑著和大家握手,而這次不僅不握手,還很嚴肅。陳錫聯想今天可能有事了。

縱隊司令員們進屋後剛剛坐下,鄧小平就宣布了開會的宗旨:“今天,開個‘不握手會議’,不要剛打兩個勝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歡,心滿意足,你好我好,什麼都好。要更多地想想自己的不足,幾個月來做得怎麼樣?群眾紀律怎麼樣?內外部的團結搞得好不好?部隊的指揮、戰鬥、作風都還存在著哪些問題?現在發言吧!”

劉伯承司令員、李達參謀長和張際春副政委依次發言,指出部隊中大量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午飯後接著開,開到下午一兩點,這時,不斷有參謀人員進來報告:敵人五軍和十一師已經逼近了。但鄧小平緊繃著臉,就是不散會。

趁著會間休息,陳錫聯找到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