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的事每天不知要發生幾回,最可惡的是,冬天不時會有一雙冰冷的手冷不防地從身後“偷襲”我熱乎乎的臉蛋;夏天,也會有一雙雙濕漉漉的手不時地“騷擾”我。我再也忍受不住了,終於向老師告發。老師特意利用晨讀課為我公布了一條“法律”:“不要侵犯人權。”我的臉蛋當然也是“人權”的一部分啦。我可鬆了口氣。

誰知一下課,“厚皮”陳奕男還來摸我的臉。我轉身想告訴老師,他拉著我的手說:“我的帥哥,我求求你,放我一馬吧,我以後不摸了。”我看了他那可憐相,也就原諒了他。

沒過幾天,老師公布的“法律”已成為一紙空文,同學們還是照摸不誤,我的臉皮也仿佛被摸“厚”了。我不想為了這件小事常常麻煩老師,也不想為了這件小事毀了同學間的友誼。唉!可愛的臉蛋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

(指導老師:褚誌衝)

一張漂亮的臉蛋讓“我”飽受“皮肉之苦”。文章用詼諧幽默的調笑敘述了因可愛的臉蛋而發生的故事,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饒有趣味,讓人忍俊不禁。文章達到了敘事流暢、突出人物特征的效果。

我屬馬

江西省南昌市右營街小學 周 駿

我叫周駿,不用猜你都應該知道我是屬馬的。

也許是屬馬的緣故,我的個子很高,比同齡人要高出一個頭來。鄰居總愛衝著我指指點點地說:“你看,這孩子真是牛高馬大。”我皮膚黝黑,而且身體有點肥。在家裏,叔叔總愛開我的玩笑,且總是擰我的屁股。有時我睡著了也不放過我,經常害得我哭笑不得。媽媽笑著說:“別哭,別哭,這是叔叔喜歡你。”這點我也知道,但誰不怕疼啊。我還是願意瘦一點,一來,每天放學爬七樓也不會喘氣了;二來,我的肚子有點大,穿褲子總是有點緊,也不用天天在肚子上留一條紅色“警戒”線了。

我屬馬,但性格卻不像駿馬一樣奔放,平時我不怎麼愛說話,可對待學習一點也不敢馬虎。寫作是我的特長,這不,我還是江南都市報的小記者呢!平時,我很喜歡給報社寫寫稿子,有時也參加一些全國性和南昌市組織的作文競賽。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我家的“萬能”輔導員——我的嬸嬸。在我眼裏她似乎什麼都會,我有什麼功課上的難題,她總能解決。在寫作方麵,她總是說:“在你的文章裏麵,要體現你屬馬的性格來。”

我平時成績總是在班裏名列前茅,萬一哪天馬失前蹄考砸了,日後可怎麼見人。在班裏,無論做什麼事情我總是一馬當先,一幹起來就是滿頭大汗。同學們都笑我有點“憨”,說“這可不像屬馬的你啊”!憨就憨點吧,我這個人就這樣,實實在在。

這就是我——屬馬的周 駿。

(指導老師:王玉蘭)

文章標題為“我屬馬”,那麼屬馬的“我”有哪些特點呢?外表:“牛高馬大”且“身體有點肥”。性格:“不怎麼愛說話”、做事“總是一馬當先”。特長:“寫作”。塑造人物形象比較全麵,也有側重點,流利的語言使表達效果較好。

趙奶奶的晚年

湖南省長沙市國防科大附小 楊 博

我的老家在湖南一個偏僻的農村,村子裏有一位這樣的老人。

這位老人姓趙,已是90高齡了,村裏的人都親切地稱呼她趙奶奶。趙奶奶原本住在城裏,退休後老伴去世了,兒女都在海外留學,隻剩下她孤苦伶仃一個人生活,所以搬到村子裏來住了。一兒一女每人每月給她寄500元,比起村裏其他農戶,她還算個富裕戶哩!她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了些錢買了電視機,安裝了電話。

原來,她發現村裏80多戶人家,沒一家有電視機、電話機,鄉親們很少了解外麵的事。有什麼事求人幫忙或捎個信,有時得跑上好幾十裏路,很不方便。於是,她在自家辦起了小公共電話亭和電視廳。從此,趙奶奶的家裏熱鬧起來了。老鄉家裏有什麼紅白喜事,遠親近鄰打個電話就聯係上了,誰家有了點急事,打個電話總會有人幫忙。有了電視,鄉親們知道了美國總統克林頓,知道了大明星劉德華……有人問她:“這麼多人到您家,您不煩?”她總是那句樸實的話:“我呀,就是趁著還有口氣兒,嚐嚐為人民服務是個啥味,也多交幾個老姐們。”

80多戶人家一起看電視免不了爭爭搶搶,趙奶奶總是安排得有條有理。她將鄉親們按年齡分場次看,先是老人和孩子,再是青年與中年人。有的孩子坐在後麵看不見,前排又沒有空位子,她就把自己的小椅子讓孩子踩上去看。總之,趙奶奶辦事最公平,大夥都服她。

現在趙奶奶走了,她臨走前還囑咐大夥:電視機、電話機依然放在屋裏,還是供大家使用……

趙奶奶是一個平凡的老人,可她有一個不平凡的、有意義的晚年。

(指導老師:餘文華)

文章講述的是一位平凡的老人——“趙奶奶”。平凡的老人有一顆不平凡的愛心,文章正是用樸素、深含感情的語言講述了趙奶奶無私獻愛心的故事。結尾點題:趙奶奶是一個平凡的老人,但因為她有愛心,她有一個不平凡、有意義的晚年。文章捕捉題材準確生動,語言也質樸無華,刻畫人物形象達到鮮明的效果。

“環保”媽媽

浙江省紹興縣楊汛橋鎮學偉小學 王海偉

媽媽上菜市場總是拎著籃子。有一次,我說:“媽媽,大家都提著塑料袋,你幹嗎拎個籃子?”

媽媽嚴肅地說:“塑料袋是很方便,但它造成的汙染太大了!塑料袋埋在土裏,一百多年也不會爛。”

“燒掉不就成了?”

“燃燒後產生的氣體對人體有害,還汙染大氣!”

說完,媽媽挎起籃子去買菜了。在媽媽的勸說下,村裏提籃子買菜的婦女越來越多了。

一天放學回家,我看到媽媽在洗一大堆筷子。我驚訝地問:“媽媽,家裏會來那麼多客人?”

“以後你就知道了。”媽媽笑著說。

過幾天,媽媽聽說村裏有人家要辦喜事,連忙要我幫忙拿上幾十雙筷子送到那戶人家去,還讓我告訴他們,要記得消毒後再用。

他們辦完喜事,把筷子還給我們。媽媽又忙著給筷子消毒。

漸漸的,隻要村子裏有人家要辦喜事,都上我家借筷子。

“媽媽,這樣多麻煩呀!”我不高興地說,“他們自己買一次性筷子也不貴,還省事。”

媽媽一本正經地說:“你算算,如果每家都用一次性筷子,一次用去50雙,一個村子一年要浪費多少木材!”

我想了想,朝媽媽豎起了大拇指。

文章敘事簡明,用具體的兩件事情,不發一句議論就讓讀者認識了一位“環保”媽媽。標題別致且緊扣主題,做到了言簡意賅。

張老師真逗

湖南省長沙市鐵路第一中學小學部 黃 龍

我的美術老師姓張,他的個子矮矮的,肚子胖胖的,最大的特點是愛逗。

美術課上,我們正在認真地聽課。突然,張老師講課的語氣從溫和慢慢轉為嚴肅,眼光也很專注地投向一邊。我們順著他的眼光望去,隻見一個戴著眼鏡的同學正在講小話。張老師不想點出他的名字,卻又要暗示他好好聽課,於是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第五組的第三個‘田雞’同學請你不要說話了。”我們全班同學先是呆了一下,馬上哄堂大笑。那位同學不服氣地將鼻子一抬說:“老師才像呢。”我們看了看張老師,張老師的眼睛上真的是有兩個“眼睛伴侶”,我們又笑了起來。

課外活動時,我們的乒乓球比賽開始了,老師和學生都能去打。我們特地邀請張老師跟我們打,嘿,他竟然同意了。首先是尹之聖同學跟張老師對陣。尹之聖同學可是在湖南省乒乓球比賽中拿過亞軍的呀,卻輸給了張老師。張老師可真有兩下子,我們都為張老師鼓掌,而尹之聖心裏卻不服氣,於是改派了一名不會打球的同學上陣。那個“馬大哈”一開球,馬上就把張老師的一塊鏡片給打了下來。我們都有些緊張,原以為老師一定會怒氣衝衝,誰知道他還不忘記跟我們開玩笑:“你的射擊好,可這不是奧運射擊賽場,你有本事把我的另一塊也給打下來,那你將來就一定能在奧運會上拿一塊奧運射擊金牌。”

張老師可真逗呀!

(指導老師:趙妹良)

文章圍繞一個“逗”字,用兩件事表現了張老師“愛逗”的性格,很形象。敘事清楚,且描述細膩,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比較吸引讀者。

媽媽的嘮叨

湖南一師二附小 劉映桑

“Bye-bye!”媽媽提著行李包,出差去了。我望著媽媽遠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高興起來——總算可以自由幾天、清靜幾天了!

我是被媽媽從小嘮叨大的。兩歲上托兒所,媽媽就嘮叨“不要到處亂跑”、“要聽老師的話”、“吃飯要吃多一點、吃快一點”……

後來上小學,媽媽的嘮叨越來越多了。上一年級就嘮叨“上課要用心聽講”、“別貪玩”。三年級時一個勁地嘮叨“認真做功課”、“堅持上課外班”。而今可是嘮叨得更厲害了,連我每天的作息時間表以及我平常該到誰家去玩等雞毛蒜皮的事都要嘮叨。院子裏跟我要好的小朋友都說我媽媽是“千裏眼”、“順風耳”,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照我說,媽媽簡直成了我的影子了,仿佛隨處可見,時時跟著我。

媽媽走後,我覺得家裏清靜多了。但是,好像麻煩也多起來了,早晨起床,要麼晚了,要麼東西沒整理好,常常是手忙腳亂的。有時,我竟然連作業也不記得做,到睡覺的時候才想起,於是匆匆忙忙趕作業,晚上10點鍾還不能休息。

媽媽走了,我覺得孤獨多了。以前,媽媽在我有空時就陪我下棋,陪我玩,晚上睡覺前給我講有趣的故事。

不知為什麼,可能是聽慣了媽媽的嘮叨,她走後我反而不習慣了。

“映映,映映!”爸爸搖著發呆的我說,“在幹什麼?”“哇——”我撲在爸爸的懷裏,哭了。

媽媽的嘮叨實際上是對孩子每時每刻的關愛。文章先抑後揚,在敘述事實中,用樸素的語言讚揚了無私的母愛,文筆流暢質樸。

塔娜格格

內蒙古和林縣第一小學 呼和朝魯

塔娜格格是我的妹妹,今年4歲了,頭發稀稀拉拉的,還很黃,我們都叫她“黃毛童子”。她記性好,背會了50多首古詩,認會了200多個字。這些且不說,單說她說話做事時引人發笑的幾件事吧。

一次,妹妹在奶奶家玩皮球,像瘋了一樣,弄得滿屋塵土飛揚,奶奶看見了,便說:“你怎麼這麼瞎折騰。”誰知妹妹聽了,馬上停住了腳步,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說:“不是我,奶奶你看皮球才在瞎折騰,你看它在前邊瞎跑吧,我在這兒站著呢。”說完扭頭走了,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好一個機靈鬼。看到這一幕,我剛吃進嘴的米飯一下子噴了出來。

還有一次,我、奶奶和妹妹在床上玩。奶奶故意逗她,忽然躺在床上不動彈了,我忙說:“塔娜格格,看,奶奶沒氣了,咋辦呀?”妹妹聽了,急忙跑下地,光著腳丫子一溜煙跑到外屋拿來個打氣球用的氣管子,說:“哥哥,快給奶奶打氣。”說著便把氣管子放到奶奶嘴邊要打氣。這時,奶奶實在憋不住了,“撲哧”一聲笑了。妹妹呢,摸了摸自己稀稀拉拉的黃頭發:“噢,這氣管子真好玩,才挨住嘴唇,奶奶就有氣了。”

關於妹妹引人發笑的事情還有許多許多,說也說不盡,道也道不完。你要是想聽的話,就來找我吧,我一定會一一講給你聽的。

你們說,我的妹妹聰明不?可愛不?

(指導老師:戈文英)

“引人發笑”、“聰明”、“可愛”是作者對妹妹的形容。文章敘述的兩件事準確地表現了妹妹的這些個性,天真爛漫的形象躍然紙上。抓住人物特征表現人物形象,文章在這方麵做得很成功。

跳皮筋、聽歌、編手鏈、減肥、跟蹤和爸爸吵架的媽媽、拔牙……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發生的事情,而且說不定很多你都幹過呢。仔細觀察,用心去體會,再把你觀察到的、體會過的事件寫進作文裏,相信你的作文也會像生活一樣精彩的。看,下麵這些文章寫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故事,都寫得很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