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色卷十三(1 / 3)

亂德則賢人去,失政而小人興。國則殆矣。

美色置於前而心不動者,情必矯也。然好色不如尊賢。近色而遠賢臣,智者所不為也。

孰謂婦人柔弱?一顰一笑,猶勝百萬甲兵。

智者借色伐人,愚者以色伐己。

色必有寵,寵必進讒,讒進必危國。然天下之失,非由美色,實由美色之好也。

借美以藏其奸,市色而成其謀,千載之下,綿綿不絕。人主宜詳審之。

聖賢事業,非大誌者何為?故色賢之分,知其所取舍。是以齊桓晉文,猶為霸主;漢武唐宗,不失明君。

亂德賢人去

【原典】

亂德則賢人去,失政而小人興。國則殆矣。

[譯文]

如果搞亂了品行道德,那麼賢能之人就會離去;如果在政治事務中存在偏頗,那麼奸邪小人就會從中獲得勢力。這樣,國家就會處在危險之中。

[事典]

明武宗朱厚照非常信任武將江彬。最開始是因為江彬作戰非常英勇。

在某次平息叛亂的戰鬥中,江彬已經身中三箭,其中還有一支箭是從他的耳後貫穿的,但是江彬仍然將箭拔出,繼續投入戰鬥。

江彬為了能夠得到明武宗更多的喜歡,還可以謀劃讓明武宗微服私訪。當然,他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讓皇帝了解民間百姓的生活疾苦,而是為了引導他去教坊裏麵尋歡作樂,花天酒地。

明武宗自小就在深宮牆院內長大。而且宮內的規矩非常多,生活非常乏味,沒有一點生活樂趣。現在來到了民間,從內心感到心情舒暢,神清氣爽,就這樣沉迷了進去,根本無心管理朝政?

江彬對明武宗說倒:\"陛下,在宣府的樂工裏麵,擁有很多的美女。不如,微臣配比下去那裏散散心,這樣您不僅可以了解一下邊境的情況,還可以開心開心,何必整天都悶在這無聊的深宮中呢?\"

明武宗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感到非常開心。他們便換上了便衣,經過昌平來到了居庸關,命令看守邊關的士兵開關。不過,負責邊關事宜的巡關禦史張欽拒絕服從命令,而且還手持寶劍坐在關門之下,最終說道:\"敢說開關的人,斬。\"

明武宗見根本無法通過,隻好重新返回了昌平。幾天之後,張欽奉命出巡白洋口地區。武宗趁此急忙下令,命穀大用代替張欽的位置,乘機出關。在九月份的時候到達了宣府。

他們猶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每天出入教坊,和裏麵的各色美女混在一起。江彬在宣府為武宗建造了鎮國府邸,還將藏在豹房之中的珍寶,以及巡遊途中抓來的婦女放進府邸之中。

每次明武宗夜間出遊,看到高樓大院,都會衝進裏麵索要酒宴,或者搜尋漂亮的女子。武宗日夜沉迷於在宅邸裏麵尋歡作樂,還將這座府邸稱為\"家裏\"。

延綏地區的總兵馬昂被罷免了官職。但是,當他聽說明武宗要來延綏的時候,他立即將自己的妹妹獻給了武宗。這個妹妹不僅長得非常漂亮,還會唱歌,而且還精通騎術和射箭。武宗看見馬昂妹妹的時候覺得非常高興。

延綏有一個名叫畢春的官員。他的妻子長得非常漂亮,而且還懷了身孕。但是,馬昂仍然帶著江彬將他的妻子帶走了。明武宗第一眼看見畢春妻子的時候,就被她的美色給著迷了。隨後,明武宗立就任命馬昂為右都督。

就這樣,明武宗變得越來越荒淫無道。有一天,武宗來到馬昂家中,要求馬昂將自己的小妾給他。馬昂沒有同意,武宗聽到馬昂不同意,頓時怒發衝冠。

馬昂感到非常害怕,便不斷巴結太監張忠進,希望他能夠從中斡旋,希望他能夠說服武宗,讓自己將小妾杜氏,以及另外四位美女,換取自己的愛妾。武宗聽到這個消息,瞬間從憤怒轉為高興,還提拔了馬昂。

太原晉府樂工楊騰的妻子,是樂戶劉良的女兒,姣美善歌,武宗見了,十分喜歡就把她帶回了宮中,稱\"美人\",飲食起居一定和她在一起。左右有的觸怒皇上,都來托劉女,一笑而解。連江彬這樣的親信大臣,也稱她為\"劉娘娘\"。

太原晉府音樂工楊騰的妻子,是專門以音樂舞蹈為生的劉良女兒。她不僅人長得非常漂亮,歌聲也很優美。武宗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就深深被她吸引住了,最後將她帶回了宮中,被武宗親切地稱為\"美人\"。

自從\"劉美人\"進宮之後,武宗必須每天和她吃住一起。有時候,一些下人不小心冒犯到了皇上,也都會去求\"劉美人\"。她的一笑就可以解決所有麻煩。就連想江斌這樣備受武宗信任的大臣見到它,也要尊稱為\"劉娘娘\"。

皇太後去世後,武宗前去祭拜,江彬也前去陪同。而且,江彬沿途還搶奪了許多女子,裝了有幾十輛馬車。讓她們全都跟隨著皇帝,供皇上尋樂。

江彬依靠與明武宗的這種關係,在朝廷之中囂張跋扈,氣焰熏天,但是從來沒有人敢動他。

好色不如尊賢

【原典】

美色置於前而心不動者,情必矯也。然好色不如尊賢。近色而遠賢臣,智者所不為也。

[譯文]

一位美女站在你的麵前而沒有心動,那一定是裝出來的。

然而,與其喜歡美色,還不如尊崇賢德之人。貪戀美色,疏遠賢德之人,這是智者不會做的事情。

[事典]

楚國派兵救趙的同時,魏國也接受了趙國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將晉鄙率兵救趙國。

秦昭襄王一聽到魏、楚兩國發兵,親自跑到邯鄲去督戰。他派人對魏安釐王說:\"邯鄲早晚得被秦國打下來。誰敢去救,等我滅了趙國,就攻打誰。\"

魏安釐王被嚇唬住了,連忙派人去追晉鄙,叫他就地安營,別再進兵。晉鄙就把十萬兵馬紮在鄴城,就是後來的河北臨漳縣西南,按兵不動。

趙國派使者向魏國催促進兵。魏安釐王想要進兵,怕得罪秦國;不進兵吧,又怕得罪趙國,隻好不進不退地停著。趙孝成王十分著急,叫平原君給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寫信求救。因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兩家是親戚。

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王命令晉鄙進兵。魏王說什麼也不答應。信陵君沒有辦法,對門客說:\"大王不願意進兵,我決定自己上趙國去,要死也跟他們死在一起。\"當時,不少門客願意跟信陵君一起去。

信陵君有個他最尊敬的朋友,叫作侯嬴。信陵君跟侯嬴去告別。侯嬴說:\"你們這樣上趙國去打秦兵,就像把一塊肥肉扔到餓虎嘴邊,不是白白去送死嗎?\"

信陵君歎息著說:\"我也知道沒有什麼用處。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侯嬴支開了旁人,對信陵君說:\"咱們大王宮裏有個最寵愛的如姬,對不對?\"

信陵君點頭說:\"對!\"

侯嬴接著說:\"聽說兵符藏在大王的臥室裏,隻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當初如姬的父親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給她尋找那個仇人,找了三年都沒有找到。後來還是公子叫門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報了仇。如姬為了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請如姬把兵符盜出來,如姬一定會答應。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晉鄙的兵權,就能帶兵和秦國作戰。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強多了嗎?\"

信陵君聽了,如夢初醒。他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應。當天午夜,乘著魏王熟睡的時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盜了出來,交給一個心腹,送到信陵君那兒。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別。侯嬴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萬一晉鄙接到兵符,不把兵權交給公子,您打算怎麼辦?\"

信陵君一愣,皺著眉頭答不出來。

侯嬴說:\"我已經給公子考慮好了。我的朋友朱亥是魏國數一數二的大力士。公子可以帶他去。到那時候,要是晉鄙能痛痛快快地把兵權交出來最好;要是他推三阻四,就讓朱亥來對付他。\"

信陵君帶著朱亥和門客到了鄴城,見了晉鄙。他假傳魏王的命令,要晉鄙交出兵權。晉鄙驗過兵符,仍舊有點懷疑,說:\"這是軍機大事,我還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夠照辦。\"

晉鄙的話音剛落,站在信陵君身後的朱亥大喝一聲:\"你不聽大王命令,想反叛嗎?\"不由晉鄙分說,朱亥就從袖子裏拿出一個四十斤重的大鐵錐,向晉鄙劈頭蓋腦砸過去,結果了晉鄙的性命。

信陵君拿著兵符,對將士宣布一道命令:\"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可以回去;兄弟都在軍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獨子沒兄弟的,都回去照顧他的父母;其餘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趙國。\"

當下,信陵君就選了八萬精兵,出發去救邯鄲。他親自指揮將士向秦國的兵營衝殺。秦王沒防備魏國的軍隊會突然進攻,手忙腳亂地抵抗了一陣,漸漸支持不住了。

邯鄲城裏的平原君見魏國救兵來到,也帶著趙國的軍隊殺出來。兩下一夾攻,打得秦軍像山崩似的倒了下來。

秦國多少年來,沒有打過這麼一個大敗仗。秦王帶兵敗退,還有二萬名秦兵被趙兵圍困住,投降了。

信陵君救了邯鄲,保全了趙國。趙孝成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親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國春申君帶領的救趙的軍隊,還在武關觀望,聽到秦國打了敗仗,邯鄲解了圍,就帶兵回楚國去了。

猶勝百萬甲兵

【原典】

孰謂婦人柔弱?一顰一笑,猶勝百萬甲兵。

[譯文]

是誰說女子柔弱的?她們的一個眼神和一個微笑,有時可以擊敗百萬雄師。

[事典]

春秋時候,越國為了洗雪\"會稽之恥\",大夫範合忍辱負重,親自將西施送往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