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色卷十三(2 / 3)

西施在吳國,一住就是十年。她聽說越國將興師伐吳,就設法搞到了一張吳都姑蘇的城防圖。

可是這高高的宮牆,森嚴的戒備,隻有吳王才能自由進出。到手的地圖,如何送到越國去呢?

西施苦思了三天三夜,沒想出好辦法。飲食無味,眉心緊蹙。吳王見了,擔心地說:\"美人啊,什麼事情使你這樣不開心?寡人陪你采蓮去。\"

西施搖搖頭,說:\"臣妾懶得泛舟。\"

吳王更擔心了,歎道:\"唉,你如此悶悶不樂,難道又病了不成?\"

一個\"病\"字,就像一根銀針,把西施心頭的愁結挑開了。她隨即以手捧心,順水推舟道:\"大王,臣妾確無憂悶事,隻是不知為什麼,近來又常胸口疼。\"

吳王一聽慌了手腳,馬上下令,叫來最好的禦醫。西施服了藥,可\"病\"反而更重了。

吳王沒了主意,對西施說:\"有誰能治好你的病,寡人情願讓他半壁江山。\"

西施氣喘籲籲地說:\"能治好我病的人,隻有一個,他是我的堂伯伯施老醫生,住在芒蘿山上。臣妾兒時胸口痛,一吃他的草藥,病就好啦。\"

吳王馬上派出特使,晝夜兼程趕往越國,直奔芒蘿山。

施老醫生一聽西施病重,忙帶了一包草藥,匆匆啟程。到了館娃宮,跨進椒花房,馬上給西施看病。

西施設法差開宮女,向施老醫生講明了裝病請他的原因。她拿出地圖,將它反折,做成一朵白花。然後親自送他出了內苑。

施老醫生手持白花,告別西施,正要跨出內宮大門,突然,伍子胥出現在麵前。

\"站住!\"伍子胥攔住了去路問,\"幹什麼的?\"

\"給娘娘治病的。\"

\"既來治病,如何就走?\"

\"娘娘乃思念其父,結鬱成疾,現已對症下藥,不出三日,保能痊愈。\"

伍子胥無言可對,要檢查他手上的白花,施老醫生不肯,伍子胥一把抓住施老醫生就要奪花。

西施見勢不妙,忙掀簾而出,故意氣呼呼地問:\"伍相國,難道臣妾的東西,你也要檢查?\"

伍子胥十分尷尬,連忙答道:\"不不不,如果此花是娘娘的,不看也罷。\"施老醫生剛要走,可吳王突然來了。

伍子胥急忙上前說道:\"大王,老醫生說要回越國。臣認為,娘娘的病隻有他才能治好,所以應該永遠留在宮中,這樣就不怕娘娘的病再發作了\"

施老醫生聽了,就說:\"因為小人來時匆促,當地草藥沒有多采,百寶藥箱也沒帶來,若想保證娘娘的身體永遠安康,就得讓小人回家把這些東西取來。\"

吳王聽了,覺得有理,就說:\"好啊,快去快回,多帶些起死回生的藥來。\"

聖旨一下,伍子胥隻得眼巴巴地看著施老醫生大搖大擺地離去。

半個月後,範蠡收到了西施送來的地圖,立即改變作戰計劃,兵分兩路,直攻姑蘇,終於滅了吳國。

借色伐人

【原典】

智者借色伐人,愚者以色伐己。

[譯文]

聰明人用美色來攻擊別人,而愚蠢的人用美上攻擊自己。

[事典]

公元前8世紀,周朝的最後一位國王周幽王,不管理國家,昏庸無道,沉迷女色,每天和後宮的美女們玩樂。

周幽王特別喜歡他的妃子褒姒,她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但是褒姒卻總是不高興,很少露出微笑。周幽王想盡辦法逗褒姒開心,但是越逗褒姒越沉悶。周幽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把頭都快想破了。

有一天,周幽王帶著褒姒外出遊玩。他們去了驪山的烽火台。幽王向褒姒解釋了烽火台的用途,告訴她這是用來傳戰報的。

當時,從邊境到京師,每隔一段距離就建一座烽火台,士兵日夜駐守,當敵人侵占邊境時,烽火台士兵立即點燃烽火台,向鄰近的烽火台報警,這樣一路下去,邊境局勢很快就能傳達到京城。

一旦京城受到威脅,驪山的烽火台也會點燃烽火,向周朝的諸侯國報信,諸侯國看見烽火點燃就會立即派兵前來援助

褒姒聽後,不相信在這麼高的土堆上生火,可以從千裏之外叫來援軍。幽王為了討好褒姒,立即命令士兵們點燃烽火。烽火在烽火台上一個接一個地點燃,全國各地的公爵很快得到消息,京城遭到了攻擊,他們立即帶著軍隊前來救援。

當諸侯們趕到驪山腳下的時候,卻看到周幽王和他的妃子在一個高台上飲酒作樂,根本沒有敵人,這才知道他們被國王愚弄了。諸侯們都不敢發脾氣,怒氣衝衝地率領軍隊返回去了。褒姒看到平日和藹可親的諸侯們臉上都顯露出窘態,不禁笑了起來。周幽王看到自己心愛的妃子笑了,非常高興。

諸侯們全部撤退之後,周幽王命令士兵重新點燃烽火,諸侯王們又急忙帶著軍隊趕來。幽王和褒姒見各路諸侯又被愚弄了,就在烽火台上一起大笑。周幽王就這樣多次點燃烽火,戲弄諸侯。最後,當烽火再次點燃時,沒有一個諸侯相信了。

不久,周幽王想立褒姒為皇後,她的兒子為太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幽王廢黜了皇後和太子。

皇後的父親是申國的國王,當他聽說自己的女兒被廢黜的時候,非常生氣。他立即聯係其他國家,派兵攻打周朝。周幽王立即下令烽火召喚諸侯。

可是,諸侯們已經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憑烽火不斷點燃,卻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他。周朝都城很快就攻陷了,幽王被殺,褒姒被俘,周朝就這樣被滅亡了。

實由美色之好

【原典】

色必有寵,寵必進讒,讒進必危國。然天下之失,非由美色,實由美色之好也。

[譯文]

姿色貌美的人肯定會受到寵愛,受到寵愛之後肯定會進讒言。一旦讒言被相信了,就會危害國家的安全。

然而,天下的喪失,並不是因為姿色貌美之人導致的,而是因為喜歡美人這種弊病導致的。

[事典]

秦惠王十四年,秦國要挾楚國,想得到黔中一帶的土地,答應用武關以外的土地交換。

楚懷王說:\"我願意獻出黔中地區,也不要秦國土地交換,隻要能得到張儀就完全可以了。\"

秦惠王想要遣送張儀,又不忍開口說出來。張儀知道後,主動請求前往楚國。

秦惠王說:\"楚王惱恨先生不遵守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諾,這是存心報複您啊。難道您沒有看明白嗎?\"

張儀說:\"秦國強大,楚國弱小,我和楚國大夫靳尚關係好,靳尚能夠去奉承楚國夫人鄭袖,而鄭袖的話楚王是全部聽從的。況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國的,楚王怎麼敢殺我。假如殺死我而替秦國取得黔中的土地,這也是我的最高願望啊!\"

張儀出使楚國。楚懷王等張儀一到就把他囚禁起來,要殺掉他。靳尚就去對鄭袖說:\"您知道您將被大王鄙棄嗎?\"

鄭袖吃驚地問道:\"怎麼可能?這又是為什麼啊?\"

靳尚說道:\"秦王特別鍾愛張儀,打算把他從囚禁中救出來。據說,秦王想用上庸六個縣的土地賄賂楚國,把美女嫁給楚王,用宮中擅長歌唱的女人作陪嫁。秦國的美女一定會受到寵愛而變得尊貴,這樣,夫人也將被鄙棄了。不如替張儀講情,使他從囚禁中釋放出來打消這種局麵。\"

鄭袖便日夜向楚懷王吹風:\"作為臣子,各自為他們的國家效力是沒錯的。現在土地還沒有交給秦國,秦王就派張儀來了,可見對大王的尊重。大王還沒有回禮卻要殺張儀,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國。我請求讓我們母子都搬到江南去,免得秦國欺淩屠戮了我們。\"

楚懷王聽後,覺得非常後悔囚禁了張儀,於是便下令赦免了他。

宜詳審之

【原典】

借美以藏其奸,市色而成其謀,千載之下,綿綿不絕。人主宜詳審之。

[譯文]

數千年來,有無數的人利用美色來隱藏駭然的邪惡意圖,並且通過出賣色相來實現他們的陰謀。領導者應該特別注意這一點。

[事典]

衛國的珠寶商人呂不韋,一次偶然的機會遇見了秦國公子子楚,他感覺這個人奇貨可居,之後便可以與他交好

有一天,子楚到呂不韋家飲酒,呂不韋有意叫來自己的小妾趙姬出來陪酒。子楚看見趙姬,頓時神魂顛倒,愛慕不已,便起身向呂不韋祝酒,並表示希望得到她。哪知呂不韋當即大發雷霆,氣憤不止,離席而去。子楚羞愧難當。

不過,那趙姬的確美麗非凡,子楚怎麼也忘不掉,於是他老是找機會到呂不韋家,隻想多看趙姬幾眼。呂不韋也是有意無意中讓這兩個人在一起。漸漸地,他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呂不韋\"苦於無奈\",最後隻好把趙姬獻給子楚。因此,子楚對呂不韋更加感激,而呂不韋則暗自欣喜。

子楚把趙姬帶到自己的府上,對她非常寵愛。趙姬隱瞞了自己早有身孕的事實,沒過幾個月,她就生了個兒子,取名叫嬴政。從此,子楚立趙姬為夫人。

子楚雖已成為安國君的繼承人,但他仍然是人質,而且處境也很危險。長平之戰後,秦軍包圍了邯鄲城,趙國情勢危急,國人打算殺掉子楚。

子楚和呂不韋密謀用黃金六百斤來賄賂守衛,這才算逃出趙國,來到秦軍營地,從此回到秦國。趙國人又想把子楚的夫人和兒子殺死,但由於趙姬是豪門大戶家的人,上下通融,才得以活命。

秦昭王五十六年,就是公元前251年,昭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即為孝文王,華陽夫人被封為王後,子楚被立為太子。子楚當了太子,地位和權勢今非昔比,趙國不僅沒殺掉他的夫人和兒子,而且為了討好子楚,加之當時兩國關係比較穩定,反而派人專門把趙姬和嬴政護送回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