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誠也。
智者馭智,不以智取。
尊者馭智,不以勢迫。
強者馭智,不以力較。
智不及則納諫。事不興則恃智。
不忌其失。惟記其功。
智不負德者焉。
不服愚不拒誠
【原典】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誠也。
[譯文]
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不會服從一個愚昧的人。
不過,隻要我們有足夠的誠意,德才兼備之人也不會拒絕你的。
[事典]
官渡大戰以後,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
劉備在荊州住了幾年,劉表一直把他當上等賓客來招待。但是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裏總是悶悶不樂。劉備心裏總在考慮著長遠的打算。為了這個,他想尋找個好助手,幫他完成大業。
他聽說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司馬徽很客氣地接待他,問他的來意。劉備說:\"不瞞先生說,我是專誠來向您請教天下大勢的。\"
司馬徽聽了,嗬嗬大笑起來,說道:\"像我這樣平凡的人,懂得什麼天下大勢。要談天下大勢,得靠有才能的俊傑。這一帶有臥龍,還有鳳雛,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劉備急著問臥龍、鳳雛是誰,司馬徽告訴他:臥龍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名叫龐統,字士元。
劉備向司馬徽道了謝,回到新野。正好有一個讀書人來見他。劉備一看他舉止大方,以為他不是臥龍,就是鳳雛,熱情地接待了他。經過一番談話,才知道這個人名叫徐庶,也是當地一位名士,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請人才,特地來投奔他。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
徐庶告訴劉備說:\"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臥龍,將軍是不是願意見見他呢?\"
劉備從徐庶那裏知道了諸葛亮的情況,原來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陽都縣。他少年的時候,父親死了。他叔父諸葛玄跟劉表是朋友,就帶著他到荊州來。不久,他叔父也死了,他就在隆中定居下來,搭個茅屋,一麵耕地種莊稼,一麵讀書,過著他恬淡的生活。那時,他年紀隻有二十七歲,但是學問淵博,見識豐富,朋友們都很欽佩他。
劉備先後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著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諸葛亮得知劉備要來拜訪他,故意躲開。劉備到了那裏,撲了個空,跟劉備一起去的關羽、張飛都感到不耐煩。但是劉備卻記住徐庶的話,耐著性子去請,一次見不到,第二次再去;兩次不見,第三次又去請他。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裏接待劉備。
劉備把關羽、張飛留在外麵,自己跟著諸葛亮進了屋子。趁屋裏沒有人的時候,劉備坦率地說:\"如今漢室衰落,大權落在奸臣手裏。我自己知道能力差,卻很想挽回這個局麵,隻是想不出好辦法。所以特地來請先生指點。\"
諸葛亮雖然在隆中居住了十年,但他卻根據自己對天下大事的精心觀察、分析,形成獨特的政治見解。諸葛亮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說:\"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一帶,已經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在百姓歸附他,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不能打他的主意應與他聯合。\"
接著,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裏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最後,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後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占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複了。\"
劉備聽著聽著,禁不住地說:\"先生的話真是開了我的竅。我一定照您的意見幹。請您一定要助我。\"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熱情誠懇,就高高興興跟著劉備到新野去了。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
智者馭智
【原典】
智者馭智,不以智取。
[譯文]
一位真正有能力、有智慧的領導者想要駕馭一位有能力、有智慧的下屬,不應該跟他比智慧和能力。
[事典]
齊宣王主政後,采取了一些清明的政治措施,使得齊國國力得以發展。可是,在齊國強盛後,他自認為國泰民安,便開始追求享樂,不理朝政,平日親信和重用一班阿諛奉承的奸臣,對忠臣良將卻猜忌和排斥,使齊國麵臨著重大的政治、經濟危機。
一天,齊宣王在富麗堂皇的雪宮裏大設筵席,同親近的大臣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觀賞宮女們翩翩起舞。正在高興時,宮廷侍衛趕來稟報:\"大王,宮外有個長得很醜的女人,吵著要麵見大王,說要進宮侍候大王。\"
\"她是誰?\"
\"無鹽之女,鍾離春。\"
鍾離春是有名的醜女,已經三十多歲了,找過許多人家,至今沒有出嫁。齊王聽說她要進宮求見,心裏很不高興,但又好奇地想:\"我後宮聰明活潑的美女多得數不清,再漂亮的女人也不敢說有資格侍候我,這個醜陋的女人要麼是神經病,要麼真的有些本事吧?\"想著,便傳令醜女晉見。
齊宣王一見醜女,果然長得奇醜:前額寬寬的,眼窩深深的,背有點駝,身體粗胖,頭發黃亂,膚色黝黑,穿戴破舊不堪。在場的宮女和大臣們沒有不掩嘴暗笑的。
齊宣王冷冷地問道:\"你為什麼要闖進來見我?\"
醜女說:\"我聽沉大王在雪宮裏設宴作樂,特來要求大王收留我做妾。\"
齊王啞然失笑道:\"聽著,鍾離春!我宮裏美麗的嬪妃有的是,你如此奇醜,鄉下人都不要你,我怎麼會要您呢?難道您有什麼神奇的能力嗎?\"
鍾離春笑了笑,說:\"我沒有什麼神奇能力,隻不過會表演各種動作,以它們來暗示和比擬國家大事。\"
齊宣王驚奇道:\"那你就試試吧,說得好,我收留你;說謊呢,立即推出宮門斬首!\"
於是,鍾離春睜圓眼睛,咬緊牙齒,揮動手臂,拍著膝蓋大聲喊道:\"危險!危險!\"停了一下,便問齊宣王:\"你懂我表演的動作的意思嗎?\"
齊宣王莫名其妙,問問左右,他們也都搖搖頭。他隻好問道:\"它們是什麼意思啊?\"
鍾離春回答道:\"睜圓眼睛,就是要您提高警惕,消滅戰禍;咬緊牙齒,就是望您忍痛接受忠臣清官的規勸批評;揮動手臂,就是把不幹事專搗鬼的奸邪小人趕跑;拍膝蓋,就是要您拆除洪人遊樂的雪宮!\"
齊宣王聽罷大發雷霆,說:\"好大膽的鄉下醜女,竟敢胡說八道!\"命令侍衛將鍾離春推出門外斬首。
鍾離春大笑道:\"我死不足惜,隻可惜您不久也要死了。\"
齊宣王大怒:\"我怎麼會死?!\"
鍾離春說道:\"秦國商鞅變法後非常強盛,常派兵向東作戰,現在齊國邊防鬆弛,豈不是戰禍嗎?所以我要睜大眼睛。君主有忠臣,國家才平安,現在您一味沉醉於酒色,忠言聽不進,難道不應硬著頭皮廣開言路嗎?所以我要您咬緊牙齒聽取逆耳的忠言。大王又被一些隻會吹牛不幹實事的小人包圍,他們會貽誤國家大事的,所以我提醒您揮動手臂驅趕他們。您修建這麼豪華奢侈的行宮,搞得國庫空虛,百姓貧窮,這等於坐在火上啊,難道雪宮不應拆除嗎?大王有以上四大過失,國家形勢十分危險,自己還蒙在鼓裏呢!這樣下去,您不是遲早要被人殺頭嗎?我懷著一顆忠心來勸告您,您殺就殺,我死而無怨!\"
這一番有情有理的話,頓使齊宣王渾身冒出冷汗,猛然驚醒,他立即宣布撤去筵席,將鍾離春帶回王宮,封她做了王後。
尊者馭智
【原典】
尊者馭智,不以勢迫。
[譯文]
一個地位尊崇的人駕馭擁有能力和智慧的下屬,是不會用權勢來逼迫他的。
[事典]
商朝時期,紂王殘暴無道,隻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不斷修建各種宮殿,搶奪百姓糧食,建造\"酒池肉林\",還設置了許多滅絕人性的刑罰。
紂王用各種殘酷的刑罰來鎮壓人民。凡是諸候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對他,他就把人捉起來放在燒紅的銅柱上烤死。這就是叫做\"炮烙\"的刑罰。
紂的殘暴行為,加速了商朝的滅亡。這時候,在西部的一個部落卻正在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
周文王是一個能幹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紂王正相反。紂王喜歡喝酒、打獵,對人民濫施刑罰。周文王禁止喝酒,不準貴族打獵,糟蹋莊稼。他鼓勵人民多養牛羊,多種糧食。他還虛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許多有才能的人都來投奔他。
日漸強大的周部落,對商朝是個很大的威脅。有個大臣崇侯虎在紂王麵前說周文王的影響太大了,這樣下去,對商朝不利。
紂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關在湯陰。姬昌的長子伯邑考聞訊,趕往朝歌求見紂王,卻被入獄扣押。後來殘忍的紂王又將他殺死,將肉做成肉脯,賜給姬昌吃。
為救姬昌,周部落的貴族把許多美女、駿馬和別的珍寶,獻給紂王,又送了許多禮物給紂王的親信大臣費仲。紂王見了美女珍寶,高興得眉開眼笑,又聽費仲說姬昌被囚禁期間並無一句怨言,便很快把周文王釋放了。
周文王見紂王昏庸殘暴,喪失民心,就決定討伐商朝。可是他身邊缺少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來幫助他指揮作戰。他暗暗想辦法物色這種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著車,帶著他兒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獵。在渭水邊,他看見一個老頭兒在河岸上坐著釣魚。大隊人馬過去,那個老頭兒隻當沒看見,還是安安靜靜釣他的魚。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車,走到老頭兒跟前,跟他聊起來。
經過一番談話,知道他叫薑尚,是一個精通兵法的能人。
文王非常高興,說:\"我祖父在世時曾經對我說過,將來會有個了不起的能人幫助我把周族興盛起來。您正是這樣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經很久了。\"說罷,就請薑尚一起回宮。老人也未再推辭,就跟著文王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