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率領幾十萬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大舉南侵,攻打襄陽。劉琮麵對強大的敵軍根本不知如何應付,他的親信黨羽都是一些軟弱無能、貪生怕死之輩,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忙勸劉琮投降。
部下傅巽對劉琮說:“如果劉備無法與曹操的大軍相抗,那麼荊州肯定是保不住的。如果劉備能勝過曹操,那麼他一定不會屈就他人之下。縱觀當今之勢,根本無法以荊州彈丸之地對抗曹軍。如果現在主動投降曹操,一定不會被虧待。”就這樣,劉琮輕而易舉地把荊州拱手讓給曹操了。
諸葛亮早就料到曹操一定會派攻打襄陽,他建議劉備從新野遷往樊城,又令人在四個城門張貼告示,告訴居民隨軍一同去樊城,還調撥船隻幫助百姓渡江。
劉琮投降後,並沒有派人把這個消息告訴當時已經移駐到樊城(湖北襄陽東)的劉備。當劉備聽到劉琮投降的消息之後,知道憑借自己的力量是抵擋不了聲勢浩大的曹軍的,於是便與諸葛亮商量率軍撤離樊城,暫時避開曹軍的鋒芒,退守到江陵一帶去。
諸葛亮則力勸劉備攻打劉琮,把荊州奪過來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但是劉備堅決不同意。因為當初劉表病危時將兒子托給劉備,要他盡心盡力地輔佐新主。
曹操聽說劉備想要向江陵撤退,唯恐他先一步占據這個戰略要地,軍資充沛後更難對付。因為江陵儲存著荊州所有的兵器糧食,以戰略地位重要的江陵作為基地十分有利。曹操立即親自率領五千騎兵,日夜兼程追擊劉備。當劉備的軍隊撤退到當陽長阪(湖北當陽縣東北)時,曹軍追趕了上來。劉備丟下妻兒,與諸葛亮、張飛等數十人乘馬前奔,曹操奪取了他的大批人馬輜重。
亂軍之中,劉備手下大將趙雲一麵抱著幼主劉禪,一麵保護劉備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幸免於難。趙雲本來是公孫瓚的手下,當年公孫瓚派遣劉備抵抗袁紹的時候,趙雲就跟隨劉備,成為他手下的一員大將。
劉備等人抄近路奔赴漢津,恰好與關羽的船隊相逢,故得以渡過沔水,半道又遇到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所率的萬餘人馬。
在動亂中,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所擒。曹操想借機將徐庶招攬至自己門下。為了孝義,徐庶隻得辭別劉備,投靠曹操。臨行前,他對劉備說:“我是一個才疏學淺的人,投效到你的府中。承蒙你不嫌棄,對我多加照顧。我本當鞠躬盡瘁,以報答你的知遇之恩。不料我母親身陷曹營,我如今方寸大亂,對當前的形勢也沒什麼幫助了,我就此別過。”徐庶哽咽再三,辭別劉備,投奔了曹操。
此時劉備等人又連忙趕往夏口,江陵被曹操占領了。
曹操本來就實力雄厚,現在又收編了劉琮的荊州軍隊,占據了江陵,控製長江中下遊的優勢很明顯,氣焰更加旺盛。於是,他一邊集中水陸兩軍沿江東下,準備先打敗劉備的軍隊,一邊派人前往江東向孫權下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