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孫權占據巴蜀的意誌非常強烈,即使劉備不同意聯盟,他也要單獨行動。於是,他便派族人孫瑜進駐夏口,整治水軍。
劉備聽到這件事後,就親自駐守到孱陵(湖南安鄉北),並派關羽到江陵,張飛到秭歸,諸葛亮到南郡,積極防守,以禁止吳軍的通過。劉備告訴孫瑜說:“如果你一定要攻討巴蜀,我隻好歸隱山林,不問世事了。無論如何,我絕不願意失信於天下。”
孫權知道劉備的意誌堅定,不得不將孫瑜召回來。但是過了不久,孫權聽到劉備單獨進師巴蜀時不覺勃然大怒,他派周善駛船到荊州將妹妹孫夫人接了回來。
由於孫權和劉備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孫夫人又身懷武藝,因此劉備不願與她多親近,夫妻間的感情自然也就非常生疏。孫夫人接到哥哥的信後立即動身回吳,臨走時還帶走了年幼的少主阿鬥。
當時,劉備已經在入蜀的途中,他臨走前囑托諸葛亮和關羽鎮守荊州,以穩住自己的據點。諸葛亮發現東吳派人來接孫夫人,擔心阿鬥被抱去當人質,便立即下令,要趙雲和張飛兩名大將,火速接回阿鬥。
趙雲得到命令後,便急速帶了幾名隨從飛奔前往。到達時,隻見孫夫人帶著阿鬥正要上船,忙去阻攔。周善見狀,大聲喝斥說:“你是什麼人,竟敢阻攔主母?”說罷下令士兵們開船,並且將武器拿出來,排在船上。
趙雲沿江追趕說:“我們並沒有阻攔夫人前去,但有一句話要稟告。”周善並不理睬他,隻是勒令全速行進。
趙雲沿江趕了十餘裏,忽然見到江灘有一條小漁船係在那裏。趙雲棄馬持槍,跳上了漁船,便往夫人所乘的大船追趕。周善下令放箭,趙雲以槍撥之,箭紛紛落水。離大船數丈餘時,趙雲奮身一躍,攀上了大船,吳兵皆被他的氣勢所嚇倒,趙雲進入船艙,見到孫夫人懷中抱著阿鬥,趙雲心平氣和地說:“主母欲往何處,何不知會軍師?主公一生,隻有這點骨肉,小將在當陽長阪坡將他救出。今日卻被夫人暗中抱走,不知是何道理?”
孫夫人生氣地說:“放肆!你隻不過是一名小小的武夫,竟敢過問我的家務事。”
趙雲回答:“夫人要去便去,但是請求您留下小主人。”
孫夫人喝斥道:“你半路殺入我的船上,是不是想造反?”
趙雲說:“您如果不留下小主人,我即使一死,也不能放夫人回去。”
孫夫人下令左右奴婢上前阻擋,被趙雲一推,順勢奪走了阿鬥。趙雲一手持著劍,一手抱著阿鬥,沒有人敢接近他。但是,當他跑到船頭,沒有船可乘也沒有路可走。正在左右為難之際,突然下遊駛來了十餘艘船,趙雲心裏一驚,心想,難道是中了東吳的計謀?
忽見聽見站在船頭的粗獷大漢高聲喊道:“嫂嫂,請留下侄兒來。”
趙雲仔細一看,原來是張飛接到消息後趕來營救阿鬥。周善見張飛提劍跳上船來,便揮刀迎麵而擊,張飛順手一劍劈下,將他砍倒在地。
孫夫人見到張飛後大吃一驚,說:“叔叔為何如此無禮?”
張飛說:“嫂嫂不以大哥為念,私自離家,更是無禮。”
趙雲和張飛私下商議,如果逼死孫夫人的話,也非人臣之道,不如就護著阿鬥回去吧。
於是,張飛便對夫人說:“我大哥是大漢的皇叔,功高厚祿,絕不會辱沒了嫂嫂。如果你念及我哥哥的恩情,便請早日回來吧。”
說完,抱著阿鬥和趙雲一同跳回船上,直駛回航。船行不久,便看到諸葛亮率著大隊船隻前來迎接。
諸葛亮看到阿鬥平安歸來,總算是落下了心中的大石,急忙派人送信給劉備,將此事詳細地報告給劉備。這場風波就此有驚無險地結束了,但是,從此以後孫權和劉備之間的關係卻開始惡化。
劉備帶著龐統等人,親自率領著數萬名士兵入蜀。他們一隊人馬,經過了巴郡,逆江而上。劉璋率領了數名部將,親自出城相迎。劉備也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並與劉璋相談甚歡。張鬆令法正向劉備遊說,可趁劉璋無防備時反攻。
這時,龐統也勸說劉備:“今日在此相會,可借機抓了劉璋。如此,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占領益州了。”
劉備卻不願意這麼做,他認為這是一件大事,必須從長計議,不願輕舉妄動。
劉璋推舉劉備為大司馬,兼領司隸校尉,而劉備也尊奉他為行鎮西大將軍,兼領益州牧。劉璋還給予劉備豐富的物資和充實的軍備,支持他前往漢中攻擊張魯。同時,又把白水關(昭化北)守將楊懷和高沛的軍隊全權移交給劉備掌管。
留數日之後,劉璋班師返回成都。劉備則率領著3萬多名士兵,攜帶各種車甲裝備前往四川北部的葭萌(昭化東南五十裏)。
劉備到達葭萌後,並未立即動身前往漢中討伐張魯,而是大興惠民措施,收攬人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再度舉兵南下,孫權向劉備求救,劉備派使者送信給劉璋說:“如今曹操派兵南下入侵東吳,東吳的處境非常危急。東吳和我唇齒相依,無論如何我都沒有不支援的道理。而且樂進又在青泥和關羽相戰,我若不前往解救關羽,恐怕樂進獲勝後會轉而侵略荊州,如此為禍將更甚於張魯,張魯隻不過是地方之賊,還不足以令人憂慮。”
張鬆聽到劉備將率師東回後,寫信給劉備和法正說:“事到如今,益州已是唾手可得了,為何突然放棄東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