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親自率領精兵三萬,快船八十餘艘,令士兵都打扮成商人模樣。他一邊遣使送書給曹操,令其出兵截斷關羽的後路;一邊日夜兼行溯江而去,直抵潯陽江北。江邊烽火台上的守軍盤問時,吳軍便謊稱自己是做生意的,因江中浪大才躲避在這裏。守軍見他們都是商人打扮,也就不再多問,任由他們停船在江邊。到了深夜,吳軍偷襲烽火台,將守在江邊的劉備的士兵一網打盡,沒有損失一兵一將,吳軍凱旋地進駐荊州。

呂蒙在江陵登岸後,便下令要善待荊州的百姓,不取百姓任何物品,很快收服了民心。同時,原任官吏仍舊續用,等待孫權全權發落。

防守在公安的傅士仁和南郡的糜芳,一聽說荊州失陷,連忙緊閉城門。傅士仁和糜芳兩人深得關羽的信任,但他們對關羽的自大態度卻很不滿。他倆負責軍需的供給任務,偶有延誤,關羽便叱責他們,還威脅要斬殺他們。呂蒙獲悉其中的內情,便派使者虞翻前往招降。傅士仁和糜芳唯恐防守不周被關羽怪罪,就一同棄城投降了。

曹操派遣徐晃前往支持曹仁,徐晃由宛南下,到達襄陽附近的偃城時,曹操曾用飛矢傳書,射入樊城報告士兵們援兵已到。呂蒙進攻荊州時,曾經修書給曹操,表示願意彼此合作,共同討伐關羽,並囑咐他千萬不要將此事張揚出去,以免壞了大事,但是曹操卻仍然用飛矢傳書之計,將此事告訴樊城中的軍民,城中的曹軍為之一振。

關羽原本認為樊城已經唾手可得,所以聽到東吳出兵攻打荊州時,不願撤退。他還認為,江陵、公安有多位大將鼎力支撐,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不料卻聽到前去催糧的士兵回來報告說,傅士仁和糜芳投降東吳了。關羽一聽,怒火上升,箭瘡迸裂,昏厥於地。眾人連忙將他扶起,關羽長歎說:“我中了奸賊的計謀,如今還有什麼顏麵見大哥呢?”

管糧都督趙累說:“現在事情緊急,可一邊派人往成都求救,一邊從陸路攻取荊州。”關羽依從了他的話,便派人連夜趕往成都求救,並且自行領兵前往荊州,而留廖化、關平在後頭護隊。

關羽退兵,樊城的危機解除了。曹操按照先前的計劃,不追擊關羽,讓他和呂蒙互相攻擊,等待雙方兵力大傷,他再趁機坐收漁翁之利。

關羽率眾奔回荊州,行進之間,士兵們紛紛傳言荊州城內一片祥和,於是有許多人逃隊潛回城內。軍隊來到城外時,隻見城上白旗招揚,城裏的人大聲叫喊要荊州的士兵快點投降。一時呼兄喚弟,尋爺覓子之聲不絕於耳,於是軍心大變,皆應聲而去。關羽大怒,帶著殘兵從黃昏殺到深夜,卻無法突圍。

關平急忙勸道:“如今軍心已亂,無法久戰,當務之急應先撤守以待援兵,麥城雖小,還可屯駐。”於是關羽便帶著殘兵們退守到麥城。

趙累說:“此地距離上庸不過數裏,上庸現有劉封、孟達駐地防守,不妨迅速派人前往求救。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援,再共同等待成都的救兵,如此就可穩定軍心。”

當時劉備的養子劉封和孟達共同防守上庸,聽說關羽兵敗,兩人馬上在一起商議。孟達勸說劉封:“東吳兵精將勇,且已收複荊州九郡。如今關羽隻擁有麥城小小彈丸之地,即使加上我軍的援助,也於事無補,不如托詞剛剛收複此城,民心未定,不敢輕易興兵。”

劉封說:“可他是我的叔父啊,我怎能見死不救?”

孟達大笑說:“將軍以關公為叔,恐怕他未必視你為侄。誰都知道,當初漢中王要立將軍為後嗣時,關公很不高興。後來漢中王即位,要立太子,向諸葛亮請教。諸葛亮以這事是家事為由讓他問關羽、張飛,可是關公認為將軍乃是養子,不能嗣立,就勸漢中王把將軍安插到上庸以杜絕後患,難道將軍不知道此事嗎?”

正在談論之間,突然侍衛傳報羽將廖化求見。劉封召他進來,虛應其事,不肯出兵相救,廖化大驚,跪地叩首說:“要是不肯出兵相救,關公就沒命了。”廖化極力懇求,劉封和孟達卻視而不見,拂袖而去。

關羽在麥城點算兵馬,隻剩三百餘人,城內糧草將要用完了。趙累說:“上庸救兵現在還沒到達,可能是劉封、孟達不願出兵相救。為今之計,不如棄此孤城,殺開一條出路。”

關羽聽從其計,遂留周倉、王甫同守麥城,而與關平、趙累,帶領殘兵兩百多名突出北門。行至初更時,忽見山凹處鑼鼓喧天,吳軍如潮一般湧來,關羽的坐騎被絆。他翻身墜地,一眼瞧見關平已被砍傷多處。關羽新傷舊傷遍體,已經力不從心。關羽與兒子關平被俘,後慷慨就義。關羽死時,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