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黎明時,關羽帶領諸將搖旗呐喊,乘坐大船而來,於禁眼見四下已無退路,便棄甲投降。關羽擒獲於禁後立即領兵前往攻打樊城。來到樊城北門外,關羽勒馬揚鞭,大聲叫道:“你們這些鼠輩,現在趕快投降,可饒你們的小命!”
正說著,曹仁從城牆上往下偷窺,看到關羽身上隻斜披著一件綠袍,便立即召喚500名弓箭手,一齊發箭。關羽見箭如雨下,就忙策馬往後退。不料右臂卻被射中了一箭,翻身落馬。曹仁見關羽落馬,便引兵殺出城外。關平率領眾將與曹軍展開廝殺,曹軍不敵,又退回城中。
關平連忙和眾將商議:“父親身中毒箭,若損及右臂,將來如何出兵?不如暫時退兵回荊州調養一番。”關羽回到軍營,堅持不肯撤兵,而手臂上的毒瘡卻日見腫脹起來,動彈不得,隻好就醫。
大夫看了傷口後說說:“箭頭上有毒,毒素深入到了骨頭裏麵,應當割開手臂受傷處,刮去骨頭上的餘毒,然後這種病痛才能消除。”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開刀。當時關羽正好請了將領們宴飲,手臂上的血一直往下流,而關羽卻切肉飲酒,談笑自若。
關羽斬了龐德,擄獲於禁。曹操在許都聽到了這個消息,又驚又怒,便聚集文武大將共議說:“我早知關雲長智勇雙全,如今荊州、襄陽兩地被他奪走,於禁被擄,龐德被殺。倘若他一鼓作氣直接攻到許都來,該如何是好?我想不如趁早遷都為妙。”
司馬懿上諫說:“千萬不可如此,於禁軍敗乃受困於水禍,並非是關羽的戰功。今日關羽得誌,孫權定不服,可派遣使者前往東吳,令孫權暗中起兵攻擊荊州,等事成後,再割江南之地給他。關羽若聽到荊州受困,一定會班師而回,如此一來,樊城之危就可解除,我們也可坐享漁人之利。”其他部將也紛紛讚同司馬懿的計謀。這樣,一方麵可以解除危機,另一方麵不需勞師動眾去遷都。
曹操見部下都同意這個方法,就忙派使者到東吳去說服孫權,又派將軍徐晃前往阻擋關羽。孫權接到曹操的信後,告訴使者回稟曹操,願與魏王同修前好。
孫權送走了使者,立即會合文武大將共同商議。呂蒙上奏說:“如今關羽全力調兵遣將圍攻樊城,荊州的防衛力量一定很薄弱。我們趁此大好機會襲擊荊州,應該沒有什麼阻礙才是。”
孫權說:“我早就有意取下荊州,如今你既然如此有把握,那麼此事便全權委托給你,你趕快率兵出發,我一定鼎力支持。”
呂蒙拜辭了孫權,回到駐地陸口,卻聽到部下前來報告說:“此去荊州的沿岸,不到三十裏就設有一個峰火台。”呂蒙一聽,大吃一驚。他暗想,若真是如此,荊州的防守恐怕非常森嚴,難以攻取。我剛才在孫權那裏誇下海口,現在該如何交代。他思來想去,最後隻好對孫權稱病。
孫權聽說呂蒙臥病在床,心裏很不高興。定威校尉陸遜進言說:“呂蒙稱病,恐怕隻是一個借口。”
孫權說:“你既然知道其中有詐,不妨前往探視一下,便知究竟。”
陸遜領命連夜趕至陸口探望呂蒙,一見呂蒙果然麵無病容,陸遜笑著說:“呂公稱病,恐怕是由荊州沿岸的戒備所引起的吧。如今,我有一計可醫呂公的心病。”
呂蒙驚喜地說:“陸校尉所言正合我心,願洗耳恭聽。”
陸遜說:“關羽目中無人,自視甚高,所畏懼的隻有將軍一人。將軍你不妨托病辭職,將陸口一職轉交給別人,再派使者前往諂媚關羽,使他心生輕視。如此一來,他一定會盡撤荊州的軍備,全力攻擊樊城,我們就可趁此機會一舉取下荊州。”
呂蒙聽完此計,連聲讚許,遂稱病不起,同時暗中上書給孫權,盡言此計,並推薦陸遜前往代守陸口。孫權獲悉後非常歡喜,便立即拜陸遜為偏將軍右都督,代替呂蒙防守陸口。
關羽當時全心療治毒瘡,所以按兵不動,忽聽到侍從報告江東陸口守將呂蒙病況危急,孫權已另拜陸遜為將,代替呂蒙防守陸口。而後,陸遜又派遣使者來訪,關羽將使者喚入,指著使者大笑說:“孫仲謀怎麼這麼短見,竟然拜小毛孩為將?”使者跪在地上,呈上書信,信中的措辭極為謙卑。關羽讀後,仰麵大笑,命令左右收下了禮物,差遣使者回去。
使者回營報告陸遜說:“關羽很高興,看樣子他不會再有江東之憂了。”陸遜大喜,派人前往探聽,關羽果然中計,將荊州的軍隊全部發調至樊城。於是他便派人連夜趕去報告孫權,孫權立即召呂蒙前來商議,然後拜呂蒙為大都督,統帥江東幾路兵馬,並令族人孫皎在後接應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