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的自身(1 / 1)

根據前麵的內容,我們已經認識到,一個人的自身比起他所擁有的和他向外界呈現出來的樣子,更能影響到他的人生幸福。一個人的自身,也就是他的內在,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因為這隨時隨地都伴隨著他,並且使他所有的經曆都帶有他的個人色彩,不管他要享受何種樂趣,他最先感受到的是自身。

不管是享受物質樂趣還是享受精神樂趣,都可以用來驗證這一理論。很明顯的證據就是英文裏的“to enjoy one’s self”(好好享受)這個短語,我們不會說“he enjoys Paris”(他享受巴黎),而隻能說“he enjoys himself in Paris”(他在巴黎好好享受)。一個人如果本身就個性很差,所有的快樂在他眼裏也會變成痛苦,就像美酒倒進發苦的嘴中也會變苦一樣。因此,人生幸福與否並不是完全取決於所遭遇的事情本身是好還是壞,而是取決於我們對這些遭遇的感受。人的本身,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人的內在本性,是人的幸福與快樂最根本和最直接的源泉。其他任何東西都是手段和媒介,其影響力是間接的,可以消除的,但本性所造成的影響是永不磨滅的。這也是人的忌妒根深蒂固、難以消除的原因,而且人們還會小心翼翼地隱藏起自己的忌妒。

進一步來說,構成我們意識的因素是一成不變的。其他一切方麵都依賴各種機會和變化的短暫、偶發的影響,隻有本性在我們的生命中無時無刻不在持續地工作。因此,亞裏士多德說:“恒久不變的並不是財富,而是人的本性。”我們寧願咬牙忍受來自外界的厄運,也不願意麵對自己的本性導致的不幸。時運有改變的可能,而個性卻毫無可能改變。

人自身的美好品性和素質,例如高尚的品格、精明的頭腦、樂觀的心境、愉悅的精神、健壯的體格,是幸福的首要因素。因此,我們應該更注重促進和保護這項使人生幸福的內容,而不是對外部的功名利祿汲汲營營。在前麵所講的這些內在的要素中,最能給人帶來直接幸福感的就是“愉悅的精神”,這種美好的品質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幸運總是會伴隨著快樂的人,因為他總會有讓自己快樂起來的理由。這種美好的品質足以補上由其他幸福的缺失所產生的缺口。如果你遇到一個英俊、富有又受人尊敬的青年,怎樣去判斷他是否幸福?你隻需要問問他是不是感到輕鬆愉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不管是年輕還是年老,背部挺直還是駝背,腰纏萬貫還是窮困潦倒,都不會對他的幸福產生影響。總之,他就是幸福的。很久之前,我在閱讀一本古書時發現了兩句話:

如果你總是麵帶笑容,那麼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總是哭哭啼啼,那麼你就是不幸的。

這兩句話簡單,還有些老套,但就是因為通俗簡單,我一直都對它們記憶猶新。

因此,當愉快的心情來敲門的時候,請你敞開心扉,把它迎進來。它能來總是好的,但我們有的時候心懷顧慮,不敢讓自己太快樂,就怕出現樂極生悲的結果。事實上,快樂本身會直接讓我們受益,它不是銀行裏的支票,而是能夠即時兌現幸福的現金。僅僅靠它,我們就能夠立刻獲得幸福,這是人類莫大的幸運。現在的我們,就隻是生與死這兩個永恒之間極小的存在,我們應該把持續並促進這種快樂作為尋求幸福的最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