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隨即起舞。
劉邦領唱,眾人合唱的大風歌雖不整齊悅耳,卻更顯慷慨蒼涼。
載歌載舞的劉邦突然被自己所唱的歌曲感染,深感傷懷,於是老眼流下數行淚水。(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
歡快的宴會終有結束的時候。
歡宴結束之際,劉邦對家鄉父老再次動情:在外的遊子總會惦念故鄉,我雖為皇帝,定都關中,不能時時回來,我死之後,魂魄終會回來這裏陪伴諸位。(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
於是,劉邦宣布。沛縣作為皇帝的私人領地(湯沐邑),世世代代,人民不必再繳納賦稅。
大約居留十餘日,劉邦即將離去。
鄉親父老竭力相留,劉邦拒絕:隨同我而來的人太多,長相停留,增加鄉親負擔(吾人眾多,父兄不能給)。對於家家戶戶送來的土特產品,劉邦一一拒絕。
就此離去吧。實際上,命運導演留給劉邦的時日已極為有限,不久之後,他將魂兮歸來。
長陵亦是閑丘隴
劉邦現在的身體狀況極差。
本來就是帶病出征,在征討英布時被流矢射中,中間還回了趟老家,喝酒狂歡,沒休息好,回長安途中,病情急劇惡化。
在長安,重病的劉邦脾氣見長,行為怪異。
他竟然拘押了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宰相蕭何。
起因是,蕭何把劉邦禦花園的空地改為農田,轉包給平民耕種。
這事是蕭何擅作主張了,畢竟禦花園是人家劉邦的私有財產,不跟人打招呼就把人家家產處置了,難怪劉邦跟他急眼。
然而蕭何也是出於公心考慮:一是因為長安地狹人多,耕地緊張;二是劉邦的禦花園太大,導致荒蕪,整理起來也要花成本。
蕭何如此處置,可算是盤活存量資產,實現效益最大化。
按說事出之後,隻要劉邦、蕭何相互溝通一下,如果劉邦認為不合適,土地再行收回即可。
實在不算是大事吧?偏偏劉邦小題大做,發雷霆之怒,直接把蕭何逮捕,囚入監獄。
劉邦一口咬定,蕭何是受了奸商的收買,收了人家的黑錢,拿老子的禦花園送人情了。
關了幾天,劉邦身邊的一個王姓侍衛長官見劉邦病體稍好,心情似乎不錯,於是決定為蕭何求情,說公道話。
其實道理是擺在麵上的。
蕭何當初在楚漢爭霸時幹的就是後勤,他要是想撈錢,多少錢撈不到?偏偏現在功成名就後去貪汙商人的幾個小錢?
這話劉邦聽進去了,當即叫人拿自己手諭,速到監獄釋放了蕭何。
蕭何已經很老了,吃了幾天牢飯,想來受罪不少。
被釋放後,向來謙虛謹慎的蕭何連牢衣都沒換,光著腳,直接跟著使臣進宮晉見,向最初自己的下屬、後來的領導、現在的皇帝劉邦謝罪。
兩個老頭見麵後,劉邦見蕭何被自己修理成這副狼狽樣子,也覺不好意思。
好在劉邦潑皮出身,後來又見慣了大場麵,隨機應變、順水推舟那是強項。當即哈哈一笑:蕭相國考慮民生,為民做主,俺卻不許,還把你抓起來,目的就是想讓全天下老百姓都知道俺是個壞皇帝,而蕭相國是個賢相。(相國為民請苑,吾不許;我不過為桀、紂王,而相國為賢相。吾故係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過也。)
這就有點耍無賴的意思了,純屬自找台階。
這似乎是一個小插曲,大家可以當軼事聽,一笑了之。
我以為或許沒有這麼簡單。
劉邦囚押蕭何或有深層次考慮。
劉邦重病在身,知道來日無多。他最操心的還是向來羸弱的太子劉盈能否控製得住局麵,政權能否穩定。
那將是少主和大臣的博弈。
眼下的功臣係中,韓信、彭越、英布已然被殺;張良避不問事;現在大臣的領袖,威信最高而且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的唯有蕭何。
現在對蕭何稍加整治,是為了教育警告蕭何及各位大臣:諸位都不過是打工仔。
唯有老劉父子,才是老板!
劉邦的箭傷突然惡化,生命垂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