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世界上最早實施酒精燃料計劃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實現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的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巴西利用本國榨糖業比較發達、甘蔗資源十分豐富的有利條件,開始利用甘蔗生產燃料酒精。
經過3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完整的“甘蔗種植-燃料酒精-酒精汽車”產業鏈,產業規模不斷增大,到2005年底,燃料酒精年產量已達1200萬噸,出口燃料酒精21億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酒精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燃料酒精的規模化生產降低了巴西能源的對外依存度,保障了能源安全,同時也調動了農民種植甘蔗的積極性,穩定了蔗糖生產,現在燃料酒精已成為巴西的支柱產業。巴西能源農業從燃料酒精產業化發展開始,取得成功後又在生物柴油上加大了投資的力度,並取得了可喜回報,每桶生物柴油的成本已經降低為26美元。
市場化進程中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的互動機理及對策研究1.總體規劃
在不同的時期,巴西選擇了不同的生物質能源發展戰略。在發展的初期,選擇以傳統產業——榨糖業為支撐、以甘蔗酒精為突破口,實現燃料酒精產業化的發展戰略,取得了能源農業的發展先機。在本國燃料酒精產業規模穩定後,及時提出了酒精出口戰略。特別近年來在石油價格急劇上漲、雙燃料動力汽車熱銷、全球對燃料酒精需求量增長的背景下,巴西加大了燃料酒精出口推廣力度,目前已開始向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出口燃料酒精,同日本建立燃料酒精合資企業的計劃也在積極商討之中。此外,巴西政府已經把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能源匱乏國列入目標國,正在加強政府間的遊說。借鑒燃料酒精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巴西將生物柴油開發利用和產業化列入下一步發展重點,由總統府牽頭、14個政府部門參與,成立了跨部門的委員會,負責製定生物柴油推廣政策和措施。
2.市場供應
為了擴大燃料酒精銷售、增加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巴西出台了一係列具體措施保證燃料酒精的市場銷售。例如一些州規定,政府所屬的石油公司必須購買一定數量的燃料酒精,以低於汽油的價格銷售燃料酒精等。
在生物柴油的市場供給上,巴西政府也進行了係統規劃:從2008年起,全國市場上銷售的柴油必須添加2%的生物柴油;到2013年,添加生物柴油的比例應提高到5%。
3.資金支持
長期以來,巴西出台各種措施對燃料酒精生產企業提供資金上的幫助,鼓勵生物質能源的生產。例如對燃料酒精生產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國家的政策性銀行設立了生物燃油專項信貸基金,提供最高可達90%的融資信貸。為了鼓勵農民種植大豆、甘蔗、油棕櫚、向日葵等作物,保證生物質能源生產的原料供應,對直接從事能源作物種植的農戶,聯邦政府設立了1億雷亞爾(折合0.34億美元)的信貸資金。
4.技術開發
在1975-1989年期間,巴西政府投資49.2億美元,形成了蔗糖酒精生產技術和酒精汽車技術的研究體係,一些研究機構紛紛與企業尋求聯合,共同致力於生物燃油技術的推廣使用。在全國27個州中,已有23個州建立了開發生物燃油的技術網絡。最近,巴西又開發出從甘蔗渣中提取酒精的新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甘蔗的酒精產出率。
(三)德國的生物柴油發展之路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比傳統柴油燃燒更徹底、排放尾氣CO2更低等優點,得到德國政府大力推廣,並且作為生物質能源的發展重點加以引導和扶持。目前生物柴油已成為第一種在全國範圍銷售的石油替代燃料,德國也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國和消費國。
1988年,德國聶爾化工公司率先從油菜籽中提煉生物柴油。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生物柴油產業生產規模不斷增大,到2005年,生產企業有23個,年生產能力140多萬噸,占整個歐盟15國總生產能力一半以上。
據報道,德國的Neckermann可再生資源公司已建成世界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流水線,整個生產工藝從菜籽開始,經過菜籽加工、壓榨、抽提、粗油加工幾個過程,最後產出生物柴油。著名的殼牌公司也計劃在德國北部投資4億歐元,建設生物柴油提煉廠,預計2008年年產量將會達到2億升。除了直接從油類植物中提煉生物柴油外,德國對廢棄油脂的利用也十分重視。例如,飯館的廢棄食用油不能隨意傾倒,必須向環保部門支付收集費,統一處理加工成柴油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