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由義 原可如斯(1 / 1)

蔣瞰一直是我眼中的“颯”型文藝女青年。當年初識,她還在報社當記者,每次來開發之初的烏鎮西柵都戴著墨鏡,背著單反,站在西大街斑駁老牆下的時候,讓她生長的江南小鎮似乎都變成了“禮節性的存在”。

她文筆著實好,細膩又犀利,屬於紙媒體時代文化生活類欄目當紅記者。後來辭職到澳洲留學,像她一貫的做派,隻是年齡不小,一直單身,以致有一次她向我提出,想到未開發的南柵老街小住幾天,我沒好氣地說:“我可以招待你,但得等你找了另一半時再來。”後來愛她的先生終於出現了,很快她還做了一個女兒的媽媽,這幾年在寫文章時,更多的是描寫她在普陀山居生活的點滴。

讀了她的書稿初樣,我似乎又讀到了一個城市文藝青年對生活、對愛新的態度。

普陀山是人人皆知的海天佛國,精神寄托的隱喻肯定是現在的網紅小鎮和莊園無法比擬的,但菩薩也是人修為而成,“眾生皆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立身、安命,是修為的功課,佛不會讓你觸摸到一個既定的東西,隻是讓你放下原來的輕重,看到自己靈魂純粹的本真,將孤獨和無力轉化為精神的力量。

我整修的許多江南名宅大院,在入口磚雕門樓匾額上寫得最多的是“居仁由義”。無論古今,每個人都有兩種生活,一種是必須過的生活,一種是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不同信仰的人,躬行踐履,都不是為了遠離塵世藩籬,而是尋找適合自己生命安頓的各種姿態,濁富多憂,而從市井繁囂慣常中抽離,或許更能降服自己,愛情、親情、友情,都是境由心生,物隨心轉,心之所向,境之所在。歲月會證明我們的真心和善良,一切的隱忍和堅持才有意義。

好的生活,不是包裹在精致無瑕的鮮亮中,以出世的心態,過入世的生活,才是忐忑日常的選擇。

歲月會證明我們的真心和善良,一切的隱忍和堅持都有意義。

山居,乃心居也。

陳向宏

寫於2021年烏鎮戲劇節閉幕日

陳向宏:頂度集團董事長,烏鎮景區、古北水鎮(北京)景區總規劃師、設計師及總裁,中國旅遊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