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嫁到國外的女人很多,所以搞國際婚姻的中介也比較多,形成了一種市場,老婆也是這樣介紹過來的。說真話,我也通過中介介紹過,隻是沒有找到滿意的,不是因為對方不漂亮、不年輕,相反幾乎個個年輕漂亮,許多女人看重的是你國外的身份,愛情不愛情好像也不太關心。
戰曙:那你後來是怎麼找的?
孟浩波:回山東老家找的,我相信她比較愛我,也就將就了。
葉永林:我不太同意孟先生開始說的話,說這位女作者嚴格說起來不叫移民。那她為什麼不勸這位瑞士人加入中國籍,與其他人不同的隻是,她沒有“預謀”,是很自然而已。她也許一開始的一個目標就定了,要找一位有錢人——老板、高管,過好日子,這不就是人們為什麼移民國外的原因?她與你、與我移民的目的不都一樣?如果你我都能找到一個好老婆,我們也就未必移民了。
當然,憑借著她的能力,她不依靠這位瑞士人,一樣能移民國外。我這樣說,隻是針對大多數嫁到國外的中國女人,她們沒有什麼特長,自己沒有能力移民,就隻能借助婚姻,她們也認為依靠男人在許多人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甚至我認為,她們還不如那些假結婚移民國外的,後者隻是想通過一個假結婚,如同偷渡一樣使自己有移民國外的機會,但人格上,她們是獨立的。
戰曙:我認為誰依靠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愛。瑞士女人,對了,也像日本女人一樣,許多人一旦結婚了就不再工作,就在家裏忙家務事,這些事也是需要人幹的,如果說男人也依靠了她們,也說得過去。
葉永林:那為什麼往往是女人嫁過去,很少是男人嫁過去?
戰曙:這就是男女不平等的問題了,不知道你注意到一個離奇的現象沒有,特別是在網上,一個中國男人娶了一個外國女人,雖然罵的人很多,但誇讚的人似乎也不少。要是一個中國女人嫁給一個外國人,那往往是要遭到咒罵的。這是什麼心理,你給我分析一下?
孟浩波:編者請我談論的好像不是婚姻移民的價格問題,主要是談這種移民方式的過程,一種現象。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主要是中介介紹,還有外國人在中國留學、旅遊、工作認識的。還有就是回國找老婆的海外華人。我到國外已經20多年了,也算海外華人了。
戰曙:從我個人的感覺上看,婚姻移民比其他移民要難得多,人活一世,要找到一個真正愛自己,而自己也愛的人不容易,要是把範圍控製在外國人那裏可能就更難了,所以就存在這樣一係列的問題,首先要有個渠道認識外國人,其次,相互之間還要有愛情。許多婚姻隻是說相互不討厭對方而已,在國際婚姻中這種“愛情”更多一些。
不過,我想在國內,真正想嫁到國外的女人也不是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多,特別是在知識女性上,所以早期嫁到日本的中國女性往往來自於中國農村,因為她們生活得不是太好。
移民的方式還有許多,通過留學的方式移民,占移民量的比例比較大,隻是留學與移民隔著一道牆,並不直接,甚至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通過留學移民是非法的,即在留學之前,如果有移民傾向,留學生簽證往往會被拒簽。所以,留學移民本身不是一種手段,甚至根本沒有這種說法,但它畢竟是一種存在。
留學移民——留學美國,最終選擇移民:鼉[tuó]:就是鱷魚中的一種,也叫“揚子鱷”,取這樣一個名字就是為了人們不認識我。其實我就一個普通人,不過,像鱷魚一樣皮厚,我臉皮也厚,嘴尖、牙利,看上去凶殘、冷血。
我是2000年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的,留學前就打定要移民美國,我一開始就在作這方麵的努力。
我來自中國的一個地方,太小了,寫出來也沒有幾個人知道,就不寫了。爹娘隻是一個小生意人,原來讀書少,雖然掙得了三文兩文,社會地位也不高,開始起家,或者說創業時是靠推小車賣鹵豆腐、鹵洋芋……就是被城管整天驅趕著,推著小車亂跑的那種。他們把所有的賭注壓在我的身上,從小,他們是用棍子逼迫著我學習的。我就是這樣一路被他們打著、趕著上了大學,他們也是被城管趕著最後有了自己的酒樓。
隨著父母的生意做大,我也有可能去美國留學了——我選擇了馬薩諸塞州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商學院,在美國大學綜合排名30位左右。該大學似乎是為猶太人辦的,60%以上是猶太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