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不一樣的風采002(2 / 2)

攸縣現象,也顯示出湖南人正在發揮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

攸縣是湖南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又是革命老區,總人口七十五萬,其中農業人口六十五萬。根據2004年年底的統計,全縣三十八萬勞動力中,有十二萬人離鄉背井,到廣東、北京、福建等地務工經商。僅在深圳一地務工經商的攸縣人,加上他們的家屬,就有大約四萬人,相當於把攸縣一個大型鄉鎮的人口全部搬到了深圳。

攸縣人在深圳,大部分是承包經營出租車。到2004年年底,深圳擁有的八千五百零五輛出租車中,由攸縣人承包經營的占四千輛,一萬六千名出租車司機中,攸縣司機占了八千多人。承包經營出租車的攸縣人中,湧現了許多模範人物和成功人士,其中包括攸縣十佳精神文明標兵、全國勞動模範朱國幹。

攸縣現象,是攸縣縣委和縣政府鼓勵農民離土又離鄉,走出攸縣和湖南,各展其長的結果。攸縣外出的淘金者,足跡遍神州。這種政策帶來的效益是驚人的,近十年來,攸縣外出勞動力賺回的勞務收入,累計在八十億元以上。攸縣勞務經濟的迅速擴張,給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而且對於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解決“三農”問題和實現城市化等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課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湖南人充滿了活力,湖南各地都在探索著發展經濟的新路子,正如瀏陽人、邵東人和攸縣人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湖南的經濟型人才,正在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

湖南人和所有的中國人一樣,懂得經濟建設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他們和所有的中國人都看到了一個希望:如果不出意外,中國在半個世紀內將實現現代化,曆代湖南先賢追求的“強國夢”將夢想成真。那時,中華文明將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以非掠奪、非霸權形式實現現代化的文明。

中華文明以其巨大的規模和能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必將深刻地重塑人類的品質,使人類社會變得更和諧、更公正、更先進。

在這樣一個空前規模的文明舞台上,湖南人必然會有用武之地。湖湘文化經世濟用、勇於開創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必將推動湖南人成為為中國建設和強盛做出巨大貢獻的有用人才。

有人說,湖湘文化是具有挑戰性的文化,湖南人在麵臨挑戰性的任務時,就會激發巨大的熱情。

建設一個富強的中國,使中國成為現代化的先進國家,這就是時代賦予中國人的挑戰性的任務。在這樣的任務麵前,湖南人不會沒有豪情,不會裹足不前,不會逃避曆史的使命,不會放棄自己的實幹精神。

每一個湖南人內心,都在為應對挑戰而激動。在這種時候,他們需要重溫湖南人屢創奇跡的往事,用前輩創業的事跡來印證自己心中翻騰的激情。當他已經決定要用自己的奮鬥和成就延續前輩的精神足跡的時候,他會滿懷自豪地說出五個字:

我是湖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