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寒門貴子(1 / 2)

萬曆五年,深秋十月。

在這個季節之中,京城街道兩側的槐樹上,還掛著稀稀落落黃綠斑雜的樹葉,隻等下一場寒風降臨,也許這些槐葉才會堅持不住全部掉落。

然而,頭天夜裏寒風未來,初雪卻搶先一步,毫無征兆的悄然降臨,一夜雪落,滿城銀裝素裹,那街道兩側槐樹黃綠斑駁的樹葉上,也托著厚厚一層潔白晶瑩的雪花,顯得搖搖欲墜。

“阿嚏!這鬼天氣!”

正在趕著馬車,帶張居正去上朝的馬小四打了一聲噴嚏後,下意識的裹了裹披在外麵的棉大衣,忍不住唏噓道:“這一場雪可比往年早來了半個多月,哎,又不知會凍死多少苦命人呐。”

馬小四的這句話讓張居正想起隆慶六年,隆慶帝病重昏倒的那天夜裏也下了一場雪,當時馬小四說的也是這麼一句話。

張居正不禁笑道:“小四啊,你沒讀過書,沒當過官真是可惜了。”

馬小四不解道:“老爺你怎麼想起說這個了?”

張居正道:“每次下雪的時候,你就會心疼會凍死多少窮人,你有這樣的好心腸,若是當官可不就是個好官嗎?”

馬小四道:“老爺您不知道,小人自幼家裏窮的叮當響,吃不飽穿不暖,實在是被餓怕了、凍怕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小人從小衣食無憂還能讀書,現在也未必就能說出這種話了,常言說寒門出貴子,但是真正的窮苦人家又哪裏能培養出一個讀書人,更別說出什麼貴子了!”

馬小四的話頓時讓張居正陷入沉思。

張居正心道,是呀,寒門怎麼能走出貴子呢?如果普天之下的官吏,沒有一個真正出自普通百姓之家,他們又怎麼能真正設身處地的感受到窮苦百姓難處,處處為窮苦百姓著想呢?一個王朝隨著發展,利益分配將會逐漸向上聚攏,所有原本就在上層或是想盡辦法爬到上層的鄉紳、官吏,誰又願意舍得放棄到手的利益呢?於是相互勾結,用建立在門當戶對基本條件下的聯姻、師生之誼、同窗之誼等等形成世交關係,進而形成鐵板一塊的利益同盟,堅決捍衛他們自身的利益,同時也徹底堵死下層的上升通道。

然後,上層歌舞升平、醉生夢死,下層積貧積弱、民不聊生,整個國家隨著貧富分化逐漸失去凝聚力,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逐漸走向衰落。等到下層民眾感覺徹底沒了活路,悲憤不平之下揭竿而起,原本就內外交困、岌岌可危的腐朽統治將會迅速土崩瓦解,接著就會被另一個新生王朝政權所取代。千百年來周而複始,幾乎一成不變,從來未曾改變。

想到這裏,張居正第一次對自己的改革變法前景露出了濃濃的擔憂,他可以通過雷厲風行的強硬改革作風以及相對公平的改革措施,暫時扭轉大明王朝眼前的困境。然而,他卻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改變人性的自私和貪婪,隻要這一點沒有改變,那麼他的改革變法就不算徹底,也終將有一天會受到權貴階層的猛烈回擊。

“老爺,老爺!”

張居正的馬車眼看馬上就要到皇宮前,忽聽得背後有家裏的下人一邊高喊著,一邊騎馬快速從後麵追了上來。

馬小四訓斥來人道:“什麼事呀?這麼慌張?”

這名下人沒有跟馬小四解釋,趕忙衝著馬車內喊道:“老爺,老爺,不好了。江陵老家剛剛派人來報,說,說老太爺去世了。”

馬小四一驚道:“什麼?”

張居正馬上從車內鑽了出來,神情凝重,嘴角微微抽動,胸口壓抑,一時說不出話來。

馬小四見狀趕忙攙扶住張居正,然後替其問道:“老太爺身體不是一向挺好的嗎,怎麼忽然就去世的?”

這名下人趕緊回道:“據江陵老家來的人說,五天前江陵那邊下了一場雪,在這深秋這個時候江陵一帶下雪十分罕見,老太爺出門觀雪,偶感風寒,當晚就去世了。”

見張居正還沉侵在悲痛中沒有緩過神來,馬小四小聲問道:“老爺,要不今日就別上朝了,回去吧。小人一會兒就在宮門口這裏攔住其他上朝的大人,跟他說明情況,讓他代為轉告皇上,相信皇上定然也能體諒。”

這時,剛好申時行、馬自強一塊兒感到了宮門口,聽說這件事後也紛紛勸張居正馬上回鄉奔喪,有他們轉告皇上即可。

張居正緩緩從剛剛的悲戚中緩了過來,擺了擺手道:“回家奔喪的事情,等先參加完今日的早朝再說吧。”

馬小四關心道:“老爺,您真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