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奪情風波遲遲難以徹底壓製下去,現在不隻是整個官場的大部分官員,對張居正父死而不還鄉丁憂意見很大,就連整個京城也幾乎人盡皆知,這件事大部分民眾也對他這麼做頗有微詞,為了盡快平息輿情,張居正也不得和萬曆帝、兩宮皇太後商議後,宣布等萬曆帝大婚完畢,開始親政後,立即還鄉葬父。兩宮皇太後和萬曆帝因為並不能完全信任其他人可以替代張居正的位置,也決定在張居正回鄉這一段時間,朝中若有有大事絕不擅自決定,必派八百裏加急馳送到江陵,聽張居正建議後再做決定。
萬曆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十六歲的萬曆帝大婚,因為李太後和張居正都不看好鄭氏,甚至有些厭惡憑借王錫爵這層關係進宮而上位的鄭氏,萬曆帝迫於壓力,隻能無奈迎娶李太後為其挑選的王氏為皇後,而萬曆帝自己最喜愛的鄭氏隻能屈居王氏之下,被封皇妃。
萬曆帝大婚後的第三天,張居正就帶著家人離開京城,返回江陵老家葬父,京城南城門外,一頂長約兩丈寬約一丈,須有三十二名壯漢方能抬起的大轎停在那裏,在這頂巨大的轎子內部,前有會客室、後有臥室,還有數名仆人、婢女隨時伺候左右,張居正站在轎子前,正在和送別自己的各路官員拱手告別。
前來送別張居正的包括馮保、張四維、馬自強、申時行、潘晟等一眾朝中要員,萬曆帝礙於身份的緣故,雖然沒有親自出城相送,但是他卻下聖旨派鎮國將軍率領一千禁軍沿途護送張居正。
和眾人客氣一番後,張居正剛要上轎離開,隻見不遠處塵土飛蕩,一匹快馬快速飛奔而來:“張閣老,且慢啊,薊遼總兵戚繼光特來相送!”
很快這批快馬就奔到了張居正的大轎前停下,戚繼光翻身下馬,跪拜道:“末將戚繼光特來相送張閣老。”
張居正將戚繼光扶起來,擔憂道:“你領兵在外責任重大,不必為了送老夫專程回來,況且若無聖旨,將領私自回京乃是重罪。”
戚繼光忙解釋道:“張閣老過慮了,末將數天前已經上奏疏請求,帶領部分屬下回京述職,皇上也已經準許,根本不算擅自回京。”
聞言,張居正這才放下心來。
戚繼光又道:“張閣老,稍等呀,一會兒末將有重禮相送。”
張居正道:“什麼重禮麼?你可不要讓老夫擔上什麼貪腐的罪名,落人以口實啊。”
戚繼光嗬嗬一笑,賣了一個小關子,繼而道:“張閣老多心了,這裏不是還有這麼多朝中大員嘛!有他們在旁邊監督著,末將也不敢公然賄賂您啊,稍等半個時辰,您自會知道末將要送您什麼重禮。”
半個時辰後,一隊威武不凡的邊關軍氣勢洶洶、軍容威嚴的邊關軍騎兵趕到這裏,這隊邊關軍足有千人,每人肩上扛著一支長長的火銃。
戚繼光得意的介紹道:“閣老,您看,這是末將這幾年辛苦組建起來的火銃軍,這次閣老回鄉,就由他們替末將護送您,以壯聲色。”
張居正皺了皺眉,怒斥道:“胡鬧!國家軍隊豈能因我張居正一人就可擅自調用?”
一旁的馬自強忙站出來替戚繼光解釋道:“張閣老,您誤會了,下官猜測戚將軍的意思,從這隊火銃軍中挑選一二十人護送您回鄉,不是說要派整支火銃軍隨行護送。”
戚繼光也連忙點頭道:“對對對,末將就是這個意思。”
聞言,張居正的臉色這才有所緩和道:“那行吧,就選六人隨行護送老夫就行。”
說完這句,張居正一臉嚴肅道:“你現是薊遼總兵,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怎麼說話也說不明白麼?老夫若是訓斥教訓你兩句吧,又怕有損你在將士麵前的威嚴,也罷,你隨老夫到轎子裏來,老夫說不得還要私下教訓你幾句。”
戚繼光立刻扶著張居正上轎,嘴上說道:“能得張閣老提點是末將的榮幸。”
等進入大轎之中,並揮手屏退了其他人後,張居正低聲問道:“南塘啊,你從來也不是一個毛毛躁躁的人,怎麼今日竟做出這樣的張揚舉動?”
戚繼光憨憨一笑道:“還是張閣老了解末將呀!不滿閣老,末將這麼做,就是專門張揚給某些居心不良之人看的,等您一旦回鄉,肯定會有懷有野心者試圖取代閣老您,末將公然表態堅決支持您,到時候,朝中某些人在站隊的時候,就不得不掂量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