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有這樣多麻煩,但我並沒有被麻煩壓倒。我照常我行我素,做自己的工作。我一向關心國內外的學術動態。我不厭其煩地鼓勵我的學生閱讀國內外與自己研究工作有關的學術刊物。一般是瀏覽,重點必須細讀。為學貴在創新。如果連國內外的新都不知道,你的新何從創起?我自己很難到大圖書館看雜誌了。幸而承蒙許多學術刊物的主編不棄,定期寄贈。我才得以拜讀,了解了不少當前學術研究的情況和結果,不致閉目塞聽。我自己的研究工作仍然照常進行。遺憾的是,許多多年來就想研究的大題目,曾經積累過一些材料,現在拿起來一看,頓時想到自己的年齡,隻能像玄奘當年那樣,歎一口氣說:“自量氣力,不複辦此。”
對當前學術研究的情況,我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仍然是頓悟式地得來的。我覺得,在過去,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在進行科研工作時,最費時間的工作是搜集資料,往往窮年累月,還難以獲得多大成果。現在電子計算機光盤一旦被發明,大部分古籍都已收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涸澤而漁。過去最繁重的工作成為最輕鬆的了。有人可能掉以輕心,我卻有我的憂慮。將來的文章由於資料豐滿可能越來越長,而疏漏則可能越來越多。光盤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獻都吸引進去,而且考古發掘還會不時有新的文獻呈現出來。這些文獻有時候比已有的文獻還更重要,萬萬不能忽視的。好多人都承認,現在學術界急功近利浮躁之風已經有所抬頭,剽竊就是其中最顯著的表現,這應該引起人們的戒心。我在這裏抄一段朱子的話,獻給大家。朱子說:“聖賢言語,一步是一步。近來一種議論,隻是跳躑。初則兩三步做一步,甚則十數步做一步,又甚則千百步做一步。所以學之者皆顛狂。”(《朱子語類》124)願與大家共勉力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