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說服力大運用 (5)(3 / 3)

好的表達方式是,媽媽說:“你試過自己的方法了,可沒有成功對嗎?真為你難過,我也是這麼過來的。”

有些言行不一的父母,言不信,行不果。欺騙孩子的話一般有:

“聽媽媽的話,明天給你買好吃的、買漂亮衣服。”

“好好念書,考好給你錢。”

這些話不落實,久而久之,孩子就再也不信了。這種話比沒說的後果還壞。

有些不清醒的父母,溺愛子女。常常聽到什麼“你是媽媽的心肝兒”、“命根子”、“眼珠子”。有時孩子什麼都要,“好,媽這就給你換。”甚至孩子罵自己也笑,孩子打自己還說“好”。這些容易造成孩子形形色色的壞毛病,應該改正。

說服父母

生活當中,由於思想觀念、文化水平等方麵的原因,兩代人之間經常會有些“摩擦”。在一些具體問題上,當父母與子女意見不一致,而子女又認為自己的想法正確的時候,怎樣去說服你的父母,就需要動一下腦筋了。因為父母畢竟是你最親近的人,如果在這方麵處理不好很容易影響兩代人之間的感情。那麼,怎樣去說服才更有效,父母才更能接受呢?

當你想做某件事情,估計父母又不大會同意的時候,就要找足理由在適當的時候好好地認真地跟父母談一下。千萬不要不分場合隨隨便便地跟父母說。那樣的話他們會認為你是一時興起,而不是經過仔細思考後做出的決定,一般這種情況下他們大都不會答應。而你找足理由認認真真地跟他們講,效果則大不相同,他們會認為你是在慎重思考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這時大多數父母都會支持兒女的。

卡比講了自己的親身經曆:

報考大學的時候,爸媽的意見都是讓我填報師範類的院校。他們的理由是:

老師的社會地位高,受人尊敬,而且薪水福利也好。但是一直以來我都是想考經濟管理專業,對做老師不是很感興趣。

當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他們的時候,遭到了他們的否決。在這個時候我沒有立即跟他們爭辯,而是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了幾天,找足了報考經濟管理類專業理由,在周末一家人團聚的時候我跟父母好好談了一下我的想法。我跟他們講我從小的理想,講社會經濟發展趨勢,講專業發展的情景……

這個時候我明顯感覺到父母不再是把我當作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了。他們認為我是經過了認真思考後才做出選擇的,自然家庭會議很容易達成了一致意見。如今我終於如願地讀上了喜歡的專業。

當你的話一旦不被父母理解的時候,你要學會采用迂回包抄的方法。即正麵不行,就從側麵、背麵,甚至反麵來旁敲側擊,迂回包抄。這樣會容易達到效果些。

我們看下麵的例子:

戈德金是俄克拉荷馬中學的學生,有一次暑假的時候準備一個人騎自行車出去旅遊。但是沒等他在家庭聯合會議上宣布完旅遊的計劃,就遭到了父母立場堅定的否決。

他們羅列了很多理由:什麼社會治安不好,一個人出去太危險了;什麼社會閱曆少,容易遭人騙了……任憑戈德金怎麼說他們就是不同意。

眼看這次計劃就要夭折,戈德金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的說服父母的辦法。那時候報紙上到處都在報導中學生夏令營活動中,中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多麼差,將來很難適應社會等。

就這個話題我讓父母談了他們的看法。令他高興的是他們一致支持對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戈德金一看有戲,就乘機說他這個計劃也是為了體驗生活、增加閱曆。

此時他又拿出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計劃,並答應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及時打一個電話回家,隨時報告情況。最終父母答應了他的要求,他終於實現了多年的願望。

有的父母在某些問題上比較固執,不管子女怎麼說,就是很難達成一致意見。這時候可以巧妙地借助別人的力量來說服,這樣效果應該要更好一些。例如你可以找父母平時很尊敬的長輩,或者是父母很要好的朋友等,借助他們的力量來說服父母。隻要你的意見是正確的,或者你的要求不是很過分的時候,一般父母都會答應的。

最後要注意的是,不管你采用什麼方式,千萬要注意言辭適當。因為父母始終是你的長輩,即使你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他們也都是為你好。因此說話時要注意語氣,不能有過火或過硬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