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何蕙珍:異鄉一束獨自傷情的石竹(2)(1 / 3)

情愫暗湧難自已,不甘寂寞隨相伴

精致的女子似是一杯清淡的茶,有著沁人心脾的芬芳。塵世間讓人心醉的不止是濃烈的酒,還有這淡淡的茶香。愛情也是這樣,讓人刻骨銘心的往往不是熱戀時的激情,而是那些無法抹去的傷心。

溫和的愛情,曆久彌香,是魂牽夢繞的無意,是維係一生的簡約。何蕙珍的性子很溫和,像是徐徐的清風,似是縷縷的茶香。雖說自幼長在檀香山,家境優越,衣食無憂,卻並沒有像西方女孩那般放縱,相比之下多了些穩重。

她從來不放逐自己的感情,既沒有打碎別人的夢,也從不決絕地斷了自己的念想,她快樂而執著。何蕙珍即便是愛,卻也不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不會給別人帶來困擾,可這樣的她卻被無情的現實傷得體無完膚。溫柔委婉的少女,此時沉浸在詩意與現實的交叉點上,靜盼著朝思暮想的男子。

隻是何蕙珍與梁啟超的第一次見麵,似乎並不那麼完美。其實很多女子都有這樣的經曆,越是在意,越是不能稱心如意。

何蕙珍也一樣,待到梁啟超等人來到何家的時候,這位美麗的少女還沒醒過神兒來。一副懵懵懂懂的樣子,且發絲淩亂,衣衫不整。試想一宿沒好好睡覺怎麼能光彩照人?當時,她給梁啟超的第一印象就是“粗頭亂服如村姑”。

何蕙珍心中很鬱悶,但見都見了,再跑上樓去梳妝也顯得不太好,更何況宴席馬上就要開始了,總不能因為自己而延誤吧。倘若梁啟超長得歪瓜裂棗,或許她的心裏還會好受些,哪曾想梁啟超長得文質彬彬,不僅相貌好,而且氣宇非凡,溫潤爾雅,讓她不由得心悸不已。

不過何蕙珍也清楚,此時梁啟超根本沒有正眼看她,一來因為她是女子,二來衝何蕙珍這身打扮,任誰也不願意親近。小女子的心情說好不好,說壞不壞,就這樣入了席。

因為梁啟超不會外語,所以何蕙珍以翻譯的身份坐在了梁啟超的身邊。坐在心儀男子的身邊,何蕙珍覺得自己迷失了方向。梁啟超例行公事一般地對她笑笑,並沒有把這“村姑”放在眼裏。何蕙珍有些羞赧,但她並沒有扭扭捏捏,而是大方地點頭微笑。

此時的何蕙珍已經忘了自己不入流的打扮,她目光清澈,打量著身旁的梁啟超。隻見他眉目間正氣盎然,神情風采,語氣堅定且聲音渾厚,談笑間盡顯錚錚鐵骨的男兒本色。對於一個避難於異域的男子而言,還能保持這份優雅真是難能可貴。

何蕙珍知道,梁啟超不是溫室裏的文竹,而是風吹日曬下的竹子,拔地而起,意氣風發。倘若有幸,她願意與這樣的男子攜手相伴,她的傾慕一下子就變成了真真切切的愛慕。

隻是何蕙珍忘記了,有時候即使兩個人在一起了,也可能會在人生的某個渡口分開。曾一同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也曾攜手,輕踏過塵間,隻是,在一個渡口,卻尋不到了另一半。何蕙珍注定要一個人前行,浮萍打碎了綠蘿紗裙,留下了一地的憂傷,磅礴的大雨打濕了白雲的承諾,留下了一片獨自悲戚的天空。

但此時何蕙珍並不知道這些,她隻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跟著自己的心走,靜靜地戀上了身旁的男人。看著比自己年長八歲的梁啟超,何蕙珍心裏有些不安,在不安中又有些雀躍。不過此時的梁啟超隻顧著與恩師及友人聊天,並沒有在意到身邊小女子眼中濃濃的愛慕之情。

如果沒有宴席上的那場演講,或許梁啟超也就不會在意身邊的何蕙珍,或許這段感情永遠是譜不成曲的暗戀。當賓客都已入席,正宴開始,這時候作為保皇派的骨幹人物,梁啟超自然是要秉承恩師之意,將自己來檀香山的目的講述一番。這場演講讓人心潮澎湃,很多人都驚訝年紀輕輕的梁啟超言辭如此犀利。

但是,宴席上有些人聽不懂梁啟超的演講,這個時候,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的何蕙珍主動站出來,將梁啟超的演講從頭至尾地翻譯了一遍。翻譯過後,又迎來一陣轟鳴的掌聲,梁啟超的言辭得到在座賓客的盛讚。這時候梁啟超驚訝地看了看身邊的女子,隻見她“村姑”打扮下,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睛裏閃爍著光彩。

兩人相視而笑,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暗湧,或許是被女子的才氣所感染,梁啟超便主動跟何蕙珍聊起天。何蕙珍也不像是沒見過世麵的小姑娘一般,扭捏著拿腔拿調,而是大大方方地回答著梁啟超的問題,這便是他們的第一次相見。

宴席上,酒香惹人醉,一杯清酒一杯情。巧笑盼兮,惹人憐,女子如燦星,男子似皎月,一句話兩生情。無須愁春短,切勿怨席散,有些情意如酒芬芳,有些情意如酒濃長,侃侃而談,人生幾何,相互間,多了幾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