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何蕙珍:異鄉一束獨自傷情的石竹(4)(2 / 2)

身份特殊的王桂荃在梁家如魚得水,不僅將李蕙仙侍奉得很好,而且盡心盡力地伺候著梁啟超,也對梁家子女付出了真心真情,被後人稱之為“神奇小妾”。想來,何蕙珍並不知道王桂荃的存在,不然她怎會千裏迢迢而來,卻又帶著冷靜和理智離開。

李蕙仙去世的消息傳到了大洋彼岸的檀香山,這時候,已經四十歲的何蕙珍再次燃起了希望。何蕙珍的心裏再也沒有放進任何一個人,即便是遭到冷漠的對待,也沒有讓她心灰意冷,她還是執拗地相信,自己與梁啟超的愛情會開花結果。

二十多年過去了,有多少人能夠在這麼長的時間裏保持著曾經的激情。何蕙珍將對梁啟超的想念維持了二十多年,這些年裏,她就靠著一張相片聊慰春秋。看到梁啟超成功,何蕙珍的心裏甜如蜜,哪怕此時的梁啟超已經不願意再提起當年那份感情。

何蕙珍再次踏上航船時,已經四十五歲了。也許在她的心裏也是有遺憾,遺憾從未見過李蕙仙一眼,遺憾從未當著梁啟超的麵與李蕙仙一比高低。其實,她不必與李蕙仙一比高低,因為,她與李蕙仙本來就是身處兩個世界的女人。

她已經不能再用美麗來形容了,也不再是風韻猶存,四十五歲,在那個時代,已經是孫兒齊膝的人了,而她仍是孤單一人。或許因為愛情的不如意,何蕙珍在其他的領域也沒有做出一番成就,一直是平平淡淡的。正因為生活的平淡,才讓她無法忘卻少女時代的閃耀,無法忘記那個優秀的男子。

梁啟超隻是無意路過了何蕙珍的人生,卻被何蕙珍認為是一生伴侶。再次來到北京城的何蕙珍,似乎際遇並沒有比上次好到哪裏去,梁啟超看到何蕙珍時,應該有些苦澀,有些說不出的無奈。不知道此時,曾經美好的愛情是不是已經消失無蹤,或許何蕙珍不理智的再次到來,讓那曾經美麗優雅的形象就此消失。

麵對何蕙珍,梁啟超再次拒絕,第三次的拒絕竟然如此痛快,沒有婉轉,也沒有顧及她的心思。曾經的天涯知己兩次降低身份欲求結為連理,卻被梁啟超決然地拒絕。這時候何蕙珍在梁啟超的心中,似乎並不重要了。

當時,何蕙珍在北京的表姐夫、《京報》編輯梁秋水,因為同梁啟超關係不錯,所以直言責備他竟然“連一頓飯也不留何蕙珍吃”,也對於梁啟超的絕情深感憤怒。

何蕙珍以為李蕙仙離開了,自己就有了機會,等待了二十五年終於能有個結果,可是她忘記了,有些愛情就如鐵樹,別說二十五年,就是再等上二十五年,也未必等得到鐵樹開花。

不知道這一次何蕙珍是以怎樣的心情離開的,或許是心碎,她再也沒有二十五年去等待了。或許她已經明白了,即便自己再等上二十五年,結果還是一樣,梁啟超還是一樣會拒絕她。

很難知道當時何蕙珍的生活狀況,想來應該是繼承了父親的產業,日子還算過得不錯,所以才會有心思繼續糾纏在當年的情愛之中。也許這二十五年間,何蕙珍身邊並不缺少男子示好,也不乏有人登門說媒,隻是何蕙珍的心裏一直裝著一個人。

梁啟超或許也是一直愛著何蕙珍的,但是作為公眾人物的他有些事情是做不得的。生活於單純環境中的何蕙珍不明白名譽對於男人的重要性。二十五年後的梁啟超,最不願意觸碰的就是愛情。

航船上,何蕙珍的心裏是說不出的難過,二十五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她多麼想住在宅院中,與他共結連理,一起在早上醒來,在夜幕下睡去。院子裏有著爬滿了綠葉的老牆,種上幾株高大的梧桐,就這樣,大樹慢慢蒼老,她與他也一同慢慢變老。

在慵懶的午後,她用柔情給愛的人翻譯著一段段詩句,教他讀著句句英文,他也握住她纖細的手,教她寫下一個個娟秀的字。何蕙珍就像是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裏出現了梁啟超。為了男子溫柔的目光,何蕙珍一直不放棄地追逐著、糾纏著,她會感性地衝到他的麵前示愛,也會理智地退出他的世界。

何蕙珍是個讓人讀不懂、猜不透的女子。誰也不知道,二十五年前她為何能夠理智地放開,甚至看著他離開不做任何挽回;誰也不知道,二十五年後她為何這般放不開,甚至不惜將自己在他心中的形象毀掉,前來求他圓一段姻緣。

在不該放開的時候放開手,在必須放開的時候卻又緊握不放,這樣的女子往往不被愛情所青睞。兩廂情濃的時候放開了,就再也無法挽回,即便男子心中惦念著,但惦念的也許不是這個人,而是那份感受。

何蕙珍的一生就像陷入了一場無法掙脫的夢,這場夢卻是個痛苦的沼澤,她越陷越深,越掙紮越無法解脫,最後在沼澤中消失了身影。牽掛著一個永遠得不到的人,不如還自己一個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