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啊,在我困苦的生活裏,當你《聖經》的言語敲擊我的心坎時,我就覺得心緒紛擾。人類膚淺的理智常常喜歡多嘴多舌,這是因為探尋比發現更浪費口舌,請求比獲得更耗費時間,雙手摸索比掌握更加辛勞。但我們已獲得了你的許諾,誰能從中破壞呢?“假如天主幫助我們,誰能阻擋得了呢?”“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能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是你們祈求的,就能得到滿足;尋找的,就能找到;敲門的,就給他開門。”
這就是你的允諾;既然是真理所允許的,誰還會擔心受騙呢?
二
我笨嘴拙舌地向高深莫測的你懺悔。我承認你創造了天地,創造了我所見到的蒼天,創造了我腳踏著的大地,我全身泥土從中而來的大地。是你創造了這一切。
但《詩篇》中講:“天外之天屬於主,至於大地,他賜給了人的子孫”,這天外之天在何處呢?這天外天,我們的肉眼是看不見的,我們所見的一切與它相比不過是塵埃,這天到底在哪裏?整個物質世界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即使我們的大地上最差的部分也有它美麗的地方,然而我們的地上之天,與那個天外之天相比,也隻不過是下土。的確,我們這個龐大的天地,比起那個隻屬於天主而不屬於人的子孫的不可名狀的天,被統稱為“地”,這的確是有道理的。
三
“地是混沌”,是一個莫測的“深淵”,深淵上麵沒有光,因為沒有任何形狀和顏色。因此你命令作者寫道:“深淵上麵是一片漆黑”,所謂漆黑,不就是沒有光嗎?如果有光,光在何處?光隻能在上麵照耀。倘若光還未存在,就是一片漆黑,也就等於是說沒有光。上麵是一片漆黑,因為上麵沒有光,正如沒有聲音,就是寂靜一樣。說一片寂靜,不就是等於說沒有聲音嗎?
主啊,你不是早已這樣教誨這個對你懺悔的靈魂了嗎?你不是已經告訴我,在你賦予這原始物質形相、對它加以區分以前,它隻是空虛,無顏色、無形狀,無肢體、無思想。但並不是絕對的空虛,而是一種不具任何形相的東西。
四
這種物質,把它叫做什麼呢?除了用一些通俗的字句外,還能怎樣向那些反應遲鈍的人解釋呢?在五顏六色的世界裏,能找到比“地”、“深淵”更接近於這個混沌無形的物質的東西嗎?二者處於最下層,比不上天上任何燦爛發光的東西的美麗。那麼我怎麼又會讚成你把所創造的沒有形相的物質,為了便於對人們說明,而稱之為“空虛混沌的地”呢?
五
讓我們的思想探討一下,我們的感覺是如何接觸這物質的?思想將對自己說:“它既然是物質,就不像生命、正義等那樣屬於理智的範疇,但同時又是‘空虛混沌’,尚未具備可以目視、可以觸摸的條件,也無法憑感覺去辨別。”人類的思想這樣說時,隻能力求做到似懂非懂,非懂似懂。
六
主啊,假設要我用口舌筆墨對你陳述你在這個物質方麵所教給我的一切,我首先坦白我過去聽到這名稱時隻感到莫名其妙,而對我談論的人也是一竅不通;我的思想通過各種形態去模仿它,可實際上還是無法模仿;我心中設想在一片混沌裏各種麵目可憎的形相,但仍然是形相,而我稱之為“不具形相”,不是因為缺乏形相,實在是具有這樣稀奇古怪的形相,我的感覺受不了,我怯懦的心靈為此而惶惶不安。
事實上,我所想象的東西,並不是沒有任何形相,隻是與較為美觀的東西相比,未免黯然失色。真正的理智告訴我,假如要想象一個絕無形相的東西,就必須先擺脫一切形相,可是我做不到,因為我很快就會想到沒有任何形相的東西就是空虛,我想象不到形相與空虛之間還有一種既沒有形相又不是空虛、接近於空虛而又沒有形相的東西。
我的理智就不再詢問我那充滿著物質影像並隨意變化這種影像的想象力了;我注視著物體自身,並開始更進一步探究物體的可變性,因為這種可變性,物體從過去的那種形相,變成了現在的這種形相;我猜想物體從這一種形相進入另一種形相的過程並非通過絕對的空虛,而是通過某種沒有形相的原質。
但我想要的是認識,而不是猜測。現在假如我的口舌筆墨能對你訴說你在這一問題上給我的所有啟示,有誰願意堅持不懈地思索和領悟呢?可是我卻不能對你訴說這一切,但我的心靈依然頌揚你、歌唱你。
所有可變化的事物,之所以能接受各種形相,進而形成各種事物,是因為它們具有可變性。但這種可變性到底是什麼呢?是精神?是物質?還是精神或物質的一種狀態?如果能夠說:“非虛無的虛無”,或“存在的虛無”,那我就會這樣說;但不管怎樣,它是確實存在的,否則就不能獲得可見的和複雜的形相。
七
一切存在都來源於你,因為一切隻要存在就都來源於你。但某個事物與你的差別越大,跟你的距離也就越遠,當然這不是指空間上的距離。
主啊,你不可能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是那樣,你始終如一,是“聖、聖、聖,萬能的主、天主”。你存在於來自你的“元始”之中,存在於生你本體的智慧之中,你由空虛而創造出萬物。
你創造天地,但天地並非生自你的本體,因為假如生自你的本體,那麼就和你的“獨子”相等,從而也與你相等;相反,凡是不是來自你的本體的,也絕不可能與你相等。但除了你三位一體、一體三位的天主外,沒有一件事物可以供你創造天地。所以,你隻能從虛無裏創造天地,一大一小的天地;因為你的萬能和全善,你創造了一切美好:廣闊的天和渺小的地。除了你的存在外,沒有一物可以供你創造天地:一個接近你的天,一個接近空虛的地,一個上麵隻有你,另一個下麵一無所有。
八
主啊,“天外之天”是屬於你的,你把可見、可觸的地賜給人的子孫,那時的地並不像我們現在瞧見的、接觸到的地,那時的地是“空虛混沌”,是一個“深淵”,“深淵上麵是一片漆黑”,也就是說黑暗籠罩在深淵之上,深淵上麵沒有光。現在,視線可及的眾河彙注的那個深淵,即使在底層,也有一種為水中生物所能分辨的光線。但在那時,這一切還沒成形,近於空虛,但已經具備了形成形相的條件。
你從空虛中創造了近於空虛的、不具備形相的物質,又用這物質創造了世界,創造了讓我們人類驚歎的大千世界。這物質的天真是美妙,這是諸水之間的蒼穹,在造了光以後的第二天,你說“有”,它就這麼出現了。這蒼穹,你稱它為“天”,是淩駕於“地”和“海”之上的天,這“地”和“海”是第三天你以形相賦予最先創造的原始物質而形成的。而你在有日月星辰之前所造的天,是“天外之天”,也就是你“在元始創造了天地”的天。至於你創造的那個“地”,隻不過是無形相的物質,因為它“混沌空虛,而深淵上麵是一片漆黑”;從那個不具形相、混沌空虛的地,你創造了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賴以存在卻又不真實存在的萬物;在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裏,表現出了萬物的可變性,從而使我們能覺察時間並測量時間,因為時間的形成是由於事物的變幻和形相的遷移,而形相所依附的物質就是上麵所說的“混沌空虛的地”。
九
你的奴仆的導師、“聖神”,在敘述你在元始創造天地時,沒有談到時間,也沒有說到日子,因為你在元始創造的“天外之天”,是一種具有理智的被造物,盡管它不能與三位一體的你同屬永恒,但卻能分享你的永恒,通過諦聽、注視你而體驗到的愉快幸福,壓製了自身的可變性,從被造之時起,他就依附於你,永不傾墮、超越了時間的變遷。
至於那個沒有形相、混沌空虛的地,也不列入時間範疇之內,因為它既沒有形相,也沒有組織,所以既無所來,也無所往。既然沒有來往,也就沒有日子和時間的更替。
十
真理,我心靈的光明,但願我不是在與內心的黑暗對話!我向著黑暗漂流,被黑暗籠罩著,但即使是在黑暗裏,我也熱愛你。“我迷失了路途,你想到了我”,我聽到你的聲音在我後麵呼喊,讓我回來,但因為情欲的躁動喧囂,我幾乎無法辨出你的聲音。現在我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回到你的泉水邊。但願沒有人來阻擋我,我要暢飲,我要生活。但願我不再是我自己的生命。我倚仗著我自身,過著腐化的生活,因此我隻有走向死亡。我在你之中複活了。請你對我講話,叮囑我。我相信你的《聖經》,但《聖經》裏的語言太深奧了。
十一
主啊,你曾經在我心靈的耳邊用堅定有力的聲音對我說過,隻有你是不朽的,你是永恒的,因為你沒有形態動作的變化,你的意誌也不隨時間而轉移,因為如果意誌猶豫不定,就不是不朽的意誌了。在你麵前,我已清楚地看到,並且希望能越來越清晰地看到,希望在你雙翼的庇護之下,我能小心謹慎地在這啟示中堅定信念。
主啊,你同樣用堅定有力的聲音,在我心靈的耳邊對我說:是你創造了所有的自然和實體,盡管它們的存在和你不同,但畢竟還是存在;不來源於你的,隻有虛無,隻有意誌的行動會離開你的最高存在而趨向於次一級的存在,因為這種行動是罪惡;任何人的罪惡都無法損害你,也不能擾亂你所主宰的秩序,無論這個秩序是分尊卑,還是辨高下。在你麵前,我已清楚地看到,我請求你使我能越來越清楚地看到,讓我在你雙翼的庇護之下小心謹慎地在這啟示裏堅定信念。
你還用堅定有力的聲音在我心靈的耳邊對我說,即使是這樣一種被造物,它隻把你作為它的快樂,用始終如一的純潔享有你,絕不暴露出它的可變性,你永遠在它麵前,它也全心全意向著你,既不期望未來,也不回憶過去,沒有變遷,也不在時間裏伸展,即使是這樣一種被造物,也不會和你同屬永恒。
上帝與圍繞在他左右的天使
倘若存在這樣的被造物,依附在你的幸福之中,永遠作為你的“居處”,永遠受你的照耀,那真是幸福!在你這樣的一所居處,瞻仰著你的快樂,沒有任何缺點會把它帶走,將這樣一個純粹的理性、與我們蒼天之上的、你天國的子民們、聖潔的神靈們用和平的紐帶緊密結合的理性,稱之為“屬於天主的天外之天”,我覺得再恰當不過了。
從此,每一個羈絆於塵世的靈魂,假如它已經渴望你,假如已經“把眼淚作為食糧,同時每天有人在責問它:你的天主在哪裏?”假如隻向你要求“一生終日住在你的聖殿裏”———它的生命就是你,而你的日子就是永恒:“你的年歲沒有終極,由於你是始終如一的”,———假如可能的話,希望這樣的靈魂能明白你的永恒超越一切時間,而你的“居處”從未離開過你而遠遊,盡管它不與你同屬永恒,但卻始終如一地依附著你,不受任何時間變遷的影響。
在你麵前,我清楚地看出了這一點,我請求你,讓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並且在你雙翼的庇護之下,能小心翼翼地在這啟示裏堅定信念。
在那些最卑微的被造物的變化中,本來就存在著一種未顯形相的東西。但除了那些沉醉在幻想裏、被幻想所傾倒而迷失自我的人們外,有誰會對我說:“一切形相消除殆淨後,隻剩下無形的物質,事物改換形相所依靠的物質能帶來時間的變遷。”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而沒有形相就沒有變化。
十二
依照上麵所論述的———我的天主,自然這是由於你的恩賜,也因為你催促我敲你的門,在我敲門後又為我開啟———我在你所創造的萬物中,看到有兩種東西沒有時間,但二者都不能與你同屬永恒:一種是這樣的純粹完美,以致不可能離開仰慕你的境界,沒有瞬息的變化;雖然本身可能改變,但由於享受你的永恒性和不變性,就不會有任何變化;另一種是這樣的混沌無形,不會從一種形相變化到另一種或動或靜的形相,所以不具備受時間限製的條件,但你並不讓它停留在無形相的階段,你在時間之前,“在元始創造了天地”,就是我說的這兩種工程。“地是混沌空虛的,深淵上麵是一片漆黑”,這句話是為了循序漸進地把無形原質的概念灌輸給那些無法想象絕無形相而又並非空虛的人們。由這個沒有形相的地,又形成了另一個天、另一個可見的、有組織的地、清徹的水以及《聖經》記載的創世的幾天中所創造的一切。這一切因為有活動和形相的有規則的演變,都受時間的控製。
十三
我的天主啊,你的《聖經》上說:“天主在元始創造天地,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麵是一片黑暗”,但並沒有提到你在哪一天創造了天地,我的理解是:天指那一個“天外之天”、理智的天,在那裏理智能認識全部,不是“隻見部分,得其大概,像鏡裏看物”,而是洞悉全部,麵麵俱到;不是先認識這個,後認識那個,而是如前麵所說“認識全部”,沒有時間的先後;我也認識到地是指那個混沌空虛的原質,它不存在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的時間變遷,因為沒有形相,所以也就談不上像這像那。
這兩種被造物,前者一開始就是純粹完美的,後者則根本沒有形相;天是天外之天,地是混沌空虛之地,按照我的理解,《聖經》上不提日子,說:“在元始天主創造了天地”,便是指這二者。所以接著就說明地是怎樣的地。至於下文敘述第二天造成了“蒼穹,稱之為天”,暗示出上文所說的沒有日子的天是指另一種天。
十四
主啊,你的話是何等的高深奧妙!這些話仿佛考慮到了我們的幼稚,隻把很膚淺的意義透露給我們,但這對於我們已經非常高深奧妙了,我的天主,你是多麼高深奧妙啊!接觸之後,真令人驚懼,但這是忠誠謹慎的驚恐,是愛的恐懼。我實在痛恨那些反對《聖經》的人們,你為什麼不拿“雙刃的利劍”殺死他們,讓他們不敢再敵視《聖經》。我真心祝福並期望他們為自己而死亡,這樣才能為你而活著。
但還有些人,不是排斥而是讚揚《創世紀》,他們說:“天主聖神通過摩西而寫出這些話,意義並不像你所說的,而是如我們所說的。
我們共同崇拜的天主,我是這樣答複他們的,並聽候你的裁決。
十五
真理用堅定有力的聲音在我心靈的耳邊對我說的關於創世者的真正永恒性,他的本體的絕對不變性,以及他的意誌和本體的同一性,你們能斥之為錯誤嗎?所以,創世者不可能這時想這樣,那時想那樣,而是果斷地、同時地、永久地想他所想的一切,他的意誌沒有彷徨,不會這時想這樣,那時想那樣,不會想先前之所不想,也不會不想先前之所想,因為這樣意誌就有變化,而一有變化就不能稱之為永恒;而“我們的天主是永恒的”。
真理在我心靈的耳邊對我說:對未來事物的期望,在事物來到後就成為直接的關注,等事物過去後又成為回憶,思想之所以這樣變遷,是因為它的可變性,所有可變的都不是永恒,而我們的天主則是永恒的。我將這些真理彙合起來,聯係起來,就明白了我的天主、永恒的天主不是用一個新的願望創造了世界,他的理智也不受暫時事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