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案例分析,重點揭示了以下中國管理模式中的對稱關係:
人格塑造與競爭謀略;創新精神與競爭謀略;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戰略管理與機會管理;戰略管理與謀略管理;集權管理與分權管理;恩威並施與賞罰分明;用人中的主客觀條件;敵與我,阻力與動力;“勢”的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
其中最能體現中國管理模式本質特征的,是孫子的對策思維。
孫子的管理智慧說明,《孫子兵法》的本質是智慧而不是知識,《孫子兵法》智慧的本質特征是對策而不是博弈。中國管理模式中的“對策”不同於西方管理模式中的“博弈”。 博弈需要的是信息,對策需要的是智慧。信息的對稱是消極的,智慧的對稱是創造的。信息的對稱受外部條件的限製,智慧的對稱靠自己主觀的努力。把握信息靠線性思維,智慧創造靠對稱思維。《孫子的管理智慧》中生動活潑的案例說明,現代市場經濟不僅是知識經濟,而且是智慧經濟;作為現代市場經濟主體的老板不應該是唯利是圖、隻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在風險越大機會也越大中盲目博弈的“經濟人”,而應該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戰略、有謀略的“理性人”;現代市場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式不應該是什麼博弈,而應該是對策。對策是對博弈的超越,真正的“理性人”是對“經濟人”的超越,正像現代市場經濟是對小商品經濟的超越、知識市場經濟是對工業市場經濟的超越。真正的“理性人”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的主體;而真正的市場經濟,就是真正的市場經濟主體與客體的對稱關係,真正的市場經濟主體與客體的對稱關係既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的基本結構,也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動力。因此真正的市場經濟就是對稱經濟。對稱經濟的哲學基礎是對稱辯證法;而孫子的軍事智慧與老板的經商智慧之所以能交相輝映、水乳交融,就是因為兩者之間有共同的本質,這個共同的本質就是對稱辯證法。以對稱辯證法為哲學基礎、以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係為出發點、以對稱經濟為本質與核心規律的經濟學就是對稱經濟學。經濟發展的規律是對稱的而非線性的,經濟學發展的規律是對稱的而非線性的,真正科學的經濟學隻能是對稱經濟學而不是線性經濟學。
孫子是古代軍事家,也是對策思維的典範。學習孫子的管理智慧,就是要把孫子的對策智慧移植到管理模式中,減少經營活動中的盲目性,提高經營活動中的自覺性,自覺地用經濟對策代替經濟博弈,自覺走出所謂的“囚徒困境”,在廣闊的市場經濟舞台上長袖善舞、瀟灑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