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不久前監利的學生又在遊行示威了,具體鬧了多大,此刻遠在他鄉的我現在是不得而知了,距離上一次監利中學老師集體絕食,我都似乎不太確定這是監利師生的第幾次暴動了。

當然,說他們“暴動”是很過分的,因為他們在遊行示威時根本是手無寸鐵;然而,說他們是“暴動”,又是十分合理的,因為在我這類一般老百姓心目中一直堅信這樣一個常理——隻有對待暴動的人群,武警公安才會用槍托或警棍隨意擊打的,既然遊行的人群有不少人被當場打倒在地,我想這自然肯定就是暴動了!不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武警公安是斷然不敢在這個民主和諧的時代用狠命的揮舞槍托和警棍這種另類的行為來履行自己那神聖的使命的!似乎又開始覺得有點惋惜,倘若對待此次暴動,武警公安使用槍的正麵,恐怕就算對著暴動人群隨便吐出幾顆子彈,鎮壓必定更加直接有效,還節省了揮舞手臂的體力,可謂是一舉多得啊!唉,可惜了,可惜了啊……

不錯,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如此若幹次,為何那群吃過苦頭的學生和老師仍不知悔改呢?難道說他們真是病入膏肓而無可救藥了?

得,我們且先來旁觀,也別急著往眼睛裏麵塞冰塊或者抹辣椒,我們暫且先用一種較為深沉的理性思維。也不必立刻義憤填膺地擺出魯迅先生當年的文字,要發掘真理,我個人認為大可不用馬上挖開先人的墳墓來追尋傳說中的瑰寶,畢竟,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定律,在動蕩的變革與更新中,哪怕是深刻在竹簡上的文字,也證明不了什麼的永恒。我們不妨學學從文老先生,用步滿哲學係統所特有的冷靜與中立,來評判這些事情,來探尋它們的本質與規律,然後或揣摩或證實,再或鳴掌或唾棄。

但!我始終堅信,時代的準則與是非的根本,從來都是狠狠地掌握在我們人民老百姓自己的手中的!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吧。不過,在這之前,我想說一點題外亦或題內的情況——監利縣近幾年的教育情況:

2005年8月12日,湖北省監利縣縣長丁凡璋與民辦翔宇教育集團董事長王玉芬簽署了《合作辦學協議》。協議規定:翔宇教育集團在3年內投資2.2億元,在監利縣建設兩所“現代化、書院氣、花園式”的學校。一所高級中學,120個教學班的建設規模;一所初級中學,60個教學班的建設規模。同時在高中校園內建一座5000個座位的現代化體育館。監利縣將縣內最好的兩所學校在2005年9月1日前交給翔宇教育集團按照民辦教育機製進行運作。2006年9月1日前,翔宇新校建成後,已開45個教學班的監利中學教師和學生整體遷到新校上課,監利中學老校園再改辦初中。將縣內最好的學校,湖北省示範學校監利縣第一中學委托給翔宇教育集團管理15年。協議還規定:兩校交給翔宇教育集團後,兩校現有招生計劃不減,收費標準不增。兩校教師待遇提高,身分不變。翔宇教育集團在監利建設學校享受監利縣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

以上談判是孕育在監利縣教育局局長張曉冰那句“有誰能夠拿出一個不引資辦學而又能解決學生入學問題的辦法?”的牢騷前後的。其中心在張曉冰的宣傳文章中是這樣的——“新建學校,擴大招生”

於是我仔細拜讀了張局長的那篇洋洋灑灑近6000字的題為“翔宇教育集團進入湖北監利的啟示”的宣傳文章,發現了一個相當值得玩味的小節,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張局長的文章中有翔宇監利總校校長盧誌文這樣的一句話——“翔宇教育集團完全可以在上海,在蘇州建學校,辦教育,並且會辦得很好。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千裏迢迢從上海來監利呢?是因為上海和蘇州不缺少這樣的學校,而監利卻非常需要這樣的學校,我們是為這些地方雪裏送炭”然後我們再來看看翔宇教育集團的辦學理念吧——“現代學校的硬件設施;示範學校的辦學質量;平民接受的收費標準。”嗬嗬,大家應該看到矛盾和可笑的地方了吧!擁有這樣的辦學理念的學校,上海和蘇州竟然會不缺少?我想,這個忽悠可算是有一點過了吧!這樣的學校,恐怕我們的*總書記也巴不得是越多越好吧,在以教育為立國之本的中國,哪會有“不缺少”這種算是暴殄天物的局麵出現呢!翔宇選擇監利這其間的貓膩,怕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說的清楚的吧!

當然,張局長這篇可能是在秘書指導下完成的大作還有很多類似的耐人尋味的地方,我在這裏就不再給他做免費的廣告了。

現在,我們且順便看看另外一個人的文章,題為“翔宇改變了什麼?”副標題為“走進翔宇監利總校”。裏麵有這樣的介紹,當然,又是盧誌文總校長毫不含糊的言論——“教育服務:教育的產品是‘服務’,學校的上帝是‘家長’。學校‘任務由需求確定,資金由家長提供,績效由社會評價,命運由市場掌握’。看看,多麼的冠冕堂皇哦!什麼叫做資本家的言語特色與技巧?這就是最典型的教材!把家長當上帝,誰都知道,商人從來都是把顧客當成上帝的,那也就是說翔宇教育集團差不多是把家長當成來買他們的教育服務的顧客了!

這叫什麼?這叫把教育產業化!我想,是個人都知道現在國家在反對教育產業化,是個人都知道教育產業化會毀掉中國吧!然而,這裏卻還有人在大肆鼓吹著,這也難怪盧誌文語氣強硬的放話:“享受優質教育就必須掏錢,高中教育不是義務教育,是投資行為,如果你的成績差,家長又沒錢,對不起,我們學校不向你開放,我們不是慈善機構。”也難怪翔宇教育集團董事長王玉芬敢到處張揚:“要跟國家政策博弈。”

簡直是目無王法!那個恬不知恥的寫手還這樣形容著——“從監利的今天,我看到政府與翔宇在這樣的‘與政策博奕’的體製之變中所要付出的韌性。”這哪是韌性?分明是無能與縱容!翔宇這是在挑戰中國**的民主和平意識!

扯到這裏,我想,我不得不說說監利的政府了。因為翔宇的一切行為都是在監利縣縣委書記那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下合法化的!

監利的人民從來都是多災多難的!監利的腐敗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2000年李昌平一封信震動了總理也震動了國務院更震動了整個中國!結果那年,監利縣縣委書記楊道洲被評為湖北省廉政標兵!就連國務院派同誌下來調查,也沒把楊道洲這個社會的蛀蟲給挖出來,最後還讓他升成了黃岡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結果,那混蛋後來卻被縣廣播電視局原局長蘇兆新的貪汙案給拖了出來,於是民間有了這樣的笑談——“蘇兆新可是監利的大功臣啊!想想楊道洲啊———李昌平沒能讓他下來,多少老幹部沒能讓他下來,可是蘇兆新這次把他牽出來了。”

事情其實是這樣的,2004年監利縣檢察院查辦了監利縣廣電局原局長蘇兆新貪汙行賄案件。由此推dao了監利官場的多米諾骨牌。

2004年3月16日,監利縣廣播電視局原局長蘇兆新被刑拘,監利縣反貪局開始調查;

2004年4月30日,黃岡市副市長、監利原縣委書記楊道洲被湖北省紀委“雙規”;

2004年6月30日,荊州市委副秘書長、原監利縣委書記杜在新被荊州市紀委“雙規”。

也罷,家鄉幹部過去的醜聞我就不再重溫了,我們回到正題,來看看現在的縣政府和翔宇教育集團。順便也看看翔宇進入監利兩年後監利教育的現狀。

然後,我想引用一個為監利的教育事業奉獻了34年青春的現在已經歸田的教師給湖北省省長寫的一封信,內容是這樣的:“

尊敬的羅清泉省長:

您好!

7月23日,我曾給荊州市委書記應代明先生寫過一封信,詳細反映了翔宇教育集團在監利的所作所為。不料泥牛入海,迄無音訊。所以隻好給您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