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幫橫行期間啊,弄虛作假的作風,弄虛作假的歪風,是十分盛行的。否定一切與肯定一切的作風也很盛行。我們地質部門看來受到這個歪風的影響,這個歪風的襲擊,這不是個別人的問題。今後,我們一定要遵照黨中央、鄧副主席多次強調的實事求是的精神辦事,真就是真,假就是假,把三老四嚴這樣的精神貫徹下去,特別是在地質科學方麵,更不用說了。科學就是求真理嘛!實事求是的精神在我們是一天也不可缺少的。一定要把弄虛作假這個歪風壓下去。
又一次熱烈鼓掌。主席台上科協代主席周培元的鼓掌尤為引人注目。黃汲清直了直身子,繼續發言:現在我在這兒提出我的希望,也就是兩個意見吧。第一,今後是不是不要在報紙或雜誌上麵吹噓地質力學的理論發現了中國東部的大油田,不要再這麼吹噓了。第二,今後,地質力學這是一個學派,應該讓它發展,這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其他的學派、理論是要和地質力學一樣,同樣有機會發展,這樣提要求是合理的。
我剛才談的問題,不光是地質界的問題,也不光是雙百方針的問題,而是關係到中國的地質科學如何能夠更好地成長和發展的問題,廣大地質工作人員如何把自己的才力和潛力完全發揮出來,更好地為地質工作服務的問題,帶動整個科技界的雙百方針的問題。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個大問題,是個重大問題,不是一個個問題,決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鬥爭問題。
我誠懇地希望,全國科協能夠組織一個調查小組,把我上麵講的問題,切實調査一下,認真調查一番,搞個水落石出,是比較合適的。恐怕訌是必要的。我今天的發言,自己認為膽子是相當大了,恐怕錯誤是篏多的,請同誌們批評……
黃汲清離開講台時,全場的掌聲持續了兒十秒。不過,也確實有一部分人沒有鼓掌。他們是誰,黃汲清清楚,代表們也清楚。
讀者看到此處,一定會有些煩我引用大師的原文、原話太多了。不過我認為沒有加進任何色素的原汁原料,比我用文學語言來敘述要好得多。因為這是曆史的真實,而複雜的曆史是不應該去著意雕鑿和加工的。十五六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黃汲清的這個發言,似乎並不覺得有火藥味,然後在粉碎四人幫不久的1978年、1979年,他在科技界尤其是在地學界所產生的反響簡直難以用語言來表述。
正麵的反應是:中國的科技界、知識界要徹底打破左的思潮的幹擾與束縛,就得像黃汲清這樣敢於站出來說真話。
另一方麵的反應是:大右派又開始反攻了!有人甚至揚言,要把黃汲清從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的位置上拉下馬,將他拉到李四光的墓前向自己的老師磕頭!
不過,後來好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黨中央堅持實事求是的黨風原則,使黃汲清幸運地擺脫了來自各方的重重壓力和抨擊。
1981年,新時期中國科學史上的重要裏程碑。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降重召開。此次會議既是對文革十兒年來的撥亂反正,又是黨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被提到振興民族、實現四化的保證這一劃時代的高度的曆史性會議。會議之後,國家科委作出了向建國以來科技領域的重大發明、發現成果進行表彰的決定。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科技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廣大科技人員接受黨和人民對自己的成果進行一次意義深遠的大檢閱。
為了做好此次牽涉麵大、非同反響的表彰活動,組織者根據鄧小平和中共中央的意見,堅持一定要使表彰有實質性,即誰搞的就是誰的,不能搞像以往那些無頭無腦、與發明人、發現人不著邊際的結果。
這是新中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評比。功名在此一舉。必須尊重曆史,尊重事實,活著的和死去的人都有份兒,誰都不要虧了誰,誰都別想壓誰。中央最高領導層對此次大評比一再這樣強調。
說說容易,可具體操作起來就難了。要不然科委也不會讓大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錢三強來具體主持這項工作!錢三強很快發現,這項工作並不比他與同事搞導彈、原子彈輕鬆多少。
大慶油田的發現就讓他撓頭。
根據科委發出的通知精神,凡是參與發現、發明成果的人都可以申報。這一申報就攪成了一鍋粥。為啥?因為地球科學不像其他搞原子彈、氫彈等發明創造,張三李四幹的一清二楚。地球科學常常是一種理論,一種預見,一種從一塊標本、一張圖紙再轉化為學術報告的玄學。誰是發現大慶油田的功臣,惟一可依據的無非是兩種人,一種是提出找油的理論,一種是在實地工作的。第二種人好確定,像韓景行那樣。而第一種人就太複雜了,過去幾十年一直說的是李四光用他的地質力學找到了大慶油田,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錢三強有些招架不住了,因為在關於誰是第一個或者誰在發現大慶油田的地質科學上起到關鍵與決定性作用的問題上,他收到的申請報告就有幾十份。這中間自然有聽慣了的李四光地質力學理論,也有謝家榮、翁文波等大名和許多過去或現在都不曾聽說過的人名。
黃汲清開始並沒有申報,後來聽說這種情況後,他覺得自己作為曆史的見證人和發現大慶油田的早期地質普查勘探工作主要組織者,非常有必要站出來把事情澄清。於是他在同事們的鼓勵下,向科委呈上了自己的申請報告。
好在發現大慶油田時的許多當事人還健在,對某些人的搶功行為很快得出了結論。最後的焦點又一次集中在李四光及他的地質力學問題上。
地質力學與發現大慶油田到底有沒有關係?錢三強親自上門征求黃汲清的意見。
黃汲清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無關。他拿出兒年來為調查清這件事而與李奔、呂華等幾位重要當事人的談話與書信材料,結論仍然是:大慶油田的發現與地質力學理論毫無關係。
為了慎重起見,科委相繼召集各方有關人士,先後進行了四五次座談會,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精神和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到最後,支持黃汲清的意見占了多數。
緊接著就是一個根本問題了:李四光在發現大慶油田上到底有沒有功勞?有人說:既然他的地質力學理論與發現油田無關,那麼他就不該列名上榜!
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了黃汲清身上。這是因為,一是黃汲清是堅持認為地質力學與發現大慶油田無關的代表者。其二,黃汲清是惟一還健在的當時決策對鬆遼平原布置普査任務的領導者與組織者。第三,他是地學界最高權威人士。他的意見無疑起決定因素。
錢三強再次上門走訪黃汲清,同時也請他到評審會上發表自己的意見。
黃汲清終於發言了,他的發言大出人們所料:過去我在不同場合,都不止一次說到李四光同誌的地質力學理論與發現大慶油田無關,這是一個學術問題,也是曆史事實。但今天我們評議的是哪一位科學家對某一項發明、發現成果上做出的貢獻。如果論貢獻,李四光同誌作為一名科學家,同時又作為當時主持地質部工作的領導者,他對發現和開發大慶油田上的貢獻,是卓著和巨大的。我們誰都不能而且也是無法抹殺的!
鼓掌,鼓掌啊!錢三強激動地站起來對大家說,然後他走到黃汲清麵前,緊緊地握住大師的手不放,謝謝!謝謝您!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結局。這是一個讓人心服口服的結局。
很快,國家科委對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這一項目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們進行了排名。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名單排序,這是黨、人民和曆史給予在20世紀中國科技界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一大慶油田中那些做出貢獻讓子孫萬代永遠銘記的科學家的榮譽,他們是:李四光、黃汲清、謝家榮、韓景行、朱大綬、呂華、王懋基、朱夏、關士聰地質礦產部、張文昭、楊繼良、鍾其權、翁文波、餘伯良、邱中鍵、田在藝、胡朝元、趙聲振、李德生石油工業部1、張文佑、侯德封、顧功敘、顧知微中國科學院。
1982年7月,國家科委舉行隆重的發獎儀式,黃汲清大師作為這個項目的一等獎獲得者代表,走上主席台,從黨和國家領導人手中接過金光閃耀的證書還有每人50元獎金。
許多人從大師的眼裏看到那欲奪眶而出的晶瑩淚珠在滾動。
是啊,這場中國科技史上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爭議總算有了一個較為圓滿的結果。過去的一切恩恩怨怨都該結束了!是的,過去的該結束了!明天,還有新的油田,新的偉大事業在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