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浴血突圍(2 / 3)

“有什麼問題,難道我配不上他?我哪點比其他姑娘差?”

“好,那我就要問你,你喜歡任柱嗎?你能保證你一生聽他的,不離不棄嗎?反過來任柱喜歡你嗎?說心裏話,其實小白龍還是對你不錯,你可千萬不要在乎別人的說法,挑來挑去。當初你喜歡小白龍,是覺得小白龍有出息;現在你又問與任柱有沒有可能,是覺得任柱更有出息。如果你自己都過不了自己這一關,隻是為嫁一個所謂將來有出息郎君而忽略自己喜愛,那就大錯特錯了。”

張宗禹坦率地談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一個很獨立的人,應該找一個對你百依百順的男人,那怕他聲望名聲小一點,也不顯得那麼有出息。那任柱也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兩強相遇,互不相讓,你覺得合適嗎?”

張宗禹講完,張辣梅半天都沒有說話。

“我問你一下,你就嘰嘰呱呱講了這麼多,”張辣梅覺得哥哥講的有些道理,可又有些不服氣,嗔道,“我不管,我隻問你,柱哥與我還有沒有婚事可能?聽說龍山有一個女獵戶對柱哥很好,可一個山裏的獵戶怎麼能配得上柱哥呢,除非柱哥瘋了。”

“你看你,又來了,還說沒有盛氣淩人,”張宗禹歎了一口氣,邊說邊走,“至於你和任柱有沒有婚事可能,我還講的不清楚嗎?不過感情這東西比打仗策劃都更難,誰也預測不準。”

吳偉急急忙忙地趕了回來,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太平天國李秀成和陳玉成回京反擊作戰取得重大勝利。

翼王帶兵走後,清軍趁機重建江南、江北兩個大營,截斷天京的交通及糧道,實施新的包圍,天京形勢危急。為解天京之困,李秀成、陳玉成及從浙江被緊急召回的李世賢分軍南北兩路,緊急撤兵,回師天京。各路回軍在樅陽聚會,研討解天京之圍的作戰方案。決定首先集中兵力打垮清廷較為薄弱的江北大營,以確保天京與江北地區的交通線,然後回師南下,粉碎江南大營。

樅陽會議後,前軍主將陳玉成率部由潛山過舒城,擊潰安徽布政使李孟群部清軍,攻占廬州,接著進逼滁州東南的烏衣。李秀成部從全椒進擊,至烏衣與陳玉成會師,大敗清廷欽差大臣德興阿等部。不久,又在小店擊潰江南大營總兵馮子材率領的五千援兵,乘勝進襲浦口江北大營。

陳玉成、李秀成前後夾攻,九洑洲太平軍亦浮水前來相助,最後殲敵萬餘人,德興阿率殘兵連潰百餘裏,軍矢令書皆失,自揚州帶來的九千斤大炮十餘門亦全部為太平軍繳獲,江北大營被徹底摧毀。

隨即,陳玉成、李秀成乘勝掃蕩蘇北戰場。連克江浦、六合、天長、揚州,清軍道員溫紹原被擊斃,德興阿敗走仙女廟。至此,江北戰局已經穩定。

為了感謝撚軍牽製了清軍十萬大軍,太平軍取勝後,立刻回師救援。李秀成已帶兵趕到六安,與龔德樹會合。並令大將李昭壽向正陽關方向攻擊前進,試圖解正陽關重圍。但遭清軍圍堵,正在半路激戰。

壞消息是勝保沒料到太平軍回來的這麼快,擔心煮熟的鴨子飛了。倉促的完成部署後,明天就要對正陽關發動強攻。

張樂行已經征戰多年,磨練成打仗的老手,知道兵貴神速。幾個人一商量,決定要趕在對方前麵,當晚就突圍。

太陽西墜,黑忽忽的雲彩像奔馬一樣馳驅,終於累了,慢慢停下了腳步。奇怪的是,雨竟然停了下來。暮色像一張大網,籠罩著大地一切,和平常一樣,四周靜悄悄。

當夜三更,撚軍分三路突圍,任化邦、張宗禹、劉天台各領一路,有實攻,又有佯攻,互相策應。考慮到水上作戰對撚軍不利,張宗禹、劉天台在水路方麵擔任佯攻,任化邦這一隊減員不多且戰鬥力最強,又在麵臨陸地的東門,熟悉地形,被安排在陸路擔任突圍主攻。

一霎時,正陽關四門燈火通明,喊聲震天。幾十條戰船從西門方向沿江而上,船上士兵手持火把,齊聲呐喊。東門城門口,一支部隊凶猛殺出,聲勢浩大。勝保已經部署完明天的強攻計劃,主力已集中到西門,準備主要以水路進攻為主。剛睡下,一聽撚匪突圍,連忙招來師爺,共同出帳觀看,隻聽四麵都有喊聲,從正陽關到六安,水路陸路均可到達,也不知道撚軍會朝往哪個方向突圍。勝保連忙命令各營緊急戒備,以守為主,嚴防撚匪逃脫。

任化邦率領的“淮北師”及原韓老大的藍旗在從東麵突圍,沿著預先偵察好的路線急進。還不到五裏路,就遭遇大批清軍阻擊。任化邦立刻命令部隊采用中間突擊,兩翼包抄方法。李成、歐陽庭各領一軍,負責左右。清軍手持火把,見天色已晚,不願近戰,隻叫弓箭手放箭。藍旗軍早有準備,列好陣勢,隻用強弩對射。強弩的威力遠高於弓箭,密集箭鏃射往清軍,隻聽一片慘叫聲,弓箭手和火把手紛紛倒地。清軍抵擋不住,欲往後移。隻聽一片喊殺聲,兩翼藍旗軍包圍過來,也搞不清人數多少,清軍穩不住陣腳,後退潰逃,任化邦指揮部下不要追擊,隻迅速護住官道兩側。官兵一般在得勝時勇往直前,一受挫折,大家怕死,何況又是晚間,誰肯舍命攻擊?隻見個個大聲呐喊,敷衍長官,殺聲倒是震天,卻是前仆有人,後繼無兵,再也不見有官兵衝近。

張樂行立刻命令三路兵馬沿已打開缺口,迅速突出重圍。又命劉永敬張宗禹迅速撤回江上的佯攻水軍。任化邦開路,劉天台斷後,張宗禹護住中軍,一路上邊走邊殺。那勝保依然運氣不佳,原已經布置好第二天五更強行進攻,主力均集中調集到水路。誰知撚軍提前在三更開始突圍,主要突圍路線又在陸路。步兵重新布置已經來不及了,隻好組織騎兵追擊,可騎兵人數畢竟有限,又是晚間作戰,不利於騎兵衝擊。

一路上,不斷有清軍騎兵追來,劉永敬隻命令射箭阻擋,好在夜深,清軍不敢猛追。不久,殺聲逐漸平靜下來。

行至天明,卻見一支軍隊從前麵蜂擁而來,任化邦連忙列好陣勢準備迎戰,卻見是前來接應是太平天國李昭壽和龔德樹部隊,兩邊士兵頓時歡聲雷動。

張樂行一眾也趕上來,寒暄一番後合兵一處。張樂行與龔德樹會合,喜出望外,兄弟間說不盡思念話。一行人抖擻精神,與李秀成太平軍會師六安。

六安曆史上是戰略要地,依山襟淮,承東接西,位置優越。東與廬州相連,南與安慶接壤。古詩讚曰:

屏障東南水陸通,

六安不與別州同。

山環英霍千重秀,

地控江淮四麵雄。

來到六安,張樂行望著剩下的部隊,心情很悲傷,三河尖、霍邱、正陽關等幾個重要城鎮先後失守,部下兄弟總共損失六千多人,幾個重要將領也英勇戰死。這是他舉兵以來遭受的最大一次失敗。

龔德樹走了進來,見他悶悶不樂,連忙勸道:“大哥,你不是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嗎,隻有我們人馬還在,總要扳會來的。”

張樂行說:“我主要在考慮下一步怎麼走?上次由於太平軍臨時撤走,導致大好局麵喪失。霍邱失守、正陽關敗退,連戰受挫,兄弟中有部分人出現厭戰的消極思潮,希望回到淮北,在家門口戰鬥。再這樣下去,我怕軍心不穩哪。”

龔德樹說:“李秀成已經帶領太平軍離開六安。他希望我們能夠守住六安,以此為基礎向外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