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2 / 3)

冼星海悄然走進客廳,欣賞張曙的演唱。

張曙演唱的《日落西山》結束了。

冼星海第一個熱烈鼓掌:“好!唱得好,曲子寫得更好!”

張曙快步迎過來,緊緊擁抱著冼星海:“你來得正好!我們一道聽聽田漢老師對這首《日落西山》的批評。”

田漢:“星海,你是音樂家,先發言。”

冼星海:“在中國時下,大家稱這類歌曲為抒情歌曲。我一直在想,若想徹底打垮《桃花江》、《毛毛雨》之類的靡靡之音,光靠《義勇軍進行曲》、《救國軍歌》還不行,一定要有我們的抒情歌曲!”

田漢:“這正是張曙寫這首《日落西山》的用意所在!我記得一年多以前,你我合作的《夜半歌聲》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隨著抗日戰爭的發展,軍民或許更需要健康向上的抒情歌曲!”

張曙:“到時候,我們一競請田漢老師出麵研討這個問題。”

冼星海:“田漢老師,你完全自由了嗎?”

田漢大笑:“時下國共都合作了,他們豈能不還我自由?”

冼星海自語地:“時下國共都合作了……”

張曙:“對!”他緊緊地握住冼星海的手,“聽說,你很快就隨洪深老師去江北前線,宣傳救亡抗日,是這樣的嗎?”

冼星海:“是的!你呢?”

張曙:“我將陪著田漢老師回到老家湖南長沙。讓我們共同努力,在黃河上下,長江南北,播撒救亡抗日的歌詠種子吧!

冼星海激動地:“我一定盡力而為,相信我們的共同努力,是會開花結果的!”

田漢詩興勃發,十分風趣地說:“待到歌手相會時,號聲響遍大江南北!”

冼星海:“托您的吉言!”

南京街頭 外 日

報童拿著報紙大聲吃喝著:“看報!看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在平型關打了勝仗,痛殲一千多個日本鬼子!……”

南京各界群眾排隊買報。

冼星海也排隊買了一份報紙邊走邊看。

冼星海的下榻處 內 日

冼星海推開屋門走進,隻見:

身著國民革命軍軍服的夏童坐在桌前,衝著冼星海微笑。

冼星海驚奇地:“你老兄怎麼穿上國民黨的軍服了?”

夏童:“現在是國共合作了嘛!有一天啊,說不定大作曲家也會穿上國民黨的軍服的!”

冼星海:“我才不穿呢!老兄,有什麼事嗎?”

夏童:“有!法國的古久裏來信說,德國的法西斯加緊擴軍備戰,估計法國也會步中國之後遭受德國的侵略。”

冼星海:“我相信產生過女英雄貞德的法國人民,一定會抗擊德國入侵的!”

夏童:“我堅信不移!可是,露易絲怎麼辦呢?”

冼星海十分沉重地低下了頭。

夏童:“你愛你的祖國,露易絲也愛她的祖國,你們二人總不能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再說吧?”

冼星海緩緩地抬起頭來,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道:“我深深地愛著露易絲,我還深深地愛著我的母親,可是……為了災難深重的祖國這個母親,我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把我的一切獻給祖國這個母親!”

夏童:“你說得對,我們隻有一種選擇:做祖國母親最忠誠的兒子!”

冼星海兩眼飽含著滾動欲出的淚水。

夏童:“聽說你們就要去江北前線了,行前還有什麼安排嗎?”

冼星海低沉地:“就等著拜渴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先生表示抗日到底的決心了!”

南京中山陵 外 日

洪深、金山、冼星海、魯人、劉浪、小瑛等全體演劇二隊成員拾級而上。

洪深:“星海,孫中山先生是廣東人民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偉人,僅就推翻帝製,創建共和而言,其功絕不亞於美國的華盛頓。”

冼星海:“毫不誇張地說,他在海外華僑的心目中,完全是一位大智大勇的化身。”

魯人:“可是,我們再看看中山先生的這些不肖子孫呢?他們一敗平津,再敗上海,我看要不了多少日子,他們建的這座國父陵園,也會交給日本軍隊來守了!”

金山:“是啊!昔日,他們爭先恐後地來祭拜中山先生;今天,他們卻又是帶上金銀細軟,爭先恐後地逃離南京。想想看,這是何等耐人尋味的諷刺啊!”

中山陵堂 內 日

漢白玉雕刻的孫中山座像是那樣的莊嚴、肅穆。

洪深、金山、冼星海、魯人、劉浪、小瑛等演劇二隊的成員站在孫中山座像前,觸景生情地發著議論。

冼星海:“小瑛,這就是中國人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小瑛:“星海老師,他既然是國父,為什麼不保佑我們中國不受日本鬼子的侵略呢?”

冼星海一怔:“請魯人老師回答你吧!”

魯人:“小瑛,你們老家有關老爺廟嗎?”

小瑛:“有!就是那紅臉的關公。”

魯人:“你們家鄉的父老,為天下無雙的關老爺建了廟,為什麼日本鬼子還占領了你的老家東北三省呢?”

小瑛:“這……”

突然,中山陵附近傳來防空警報器的響聲。

小瑛驚嚇不已地:“怎麼辦? 日本飛機又來了……”

冼星海:“不用怕,日本鬼子不敢轟炸中山陵!

接著,又傳來日本飛機隆隆的馬達聲和轟炸聲。

洪深嚴肅地:“全體列隊站好!我們就是要在日本飛機的轟炸下,向中山先生表達我們與國家、民族共存亡的決心!

演劇二隊全體成員列隊站好。

洪深:“首先,讓我們先向孫中山先生的遺像三鞠躬……”

蘇北原野 外 日

一列急馳北去的客車飛馳在蘇北原野上。

化人客車車廂:冼星海指揮演劇二隊合唱《流民三千萬》:

殷紅的血,

映著火熱的太陽,

突進的力,

急跳著複仇的決心;

我們是黑水邊的流亡者,

我們是鐵獄裏的歸來人。

暴日的鐵蹄踏碎黑水白山,

帝國主義的炮口,

對準著饑餓的民眾……

在《流民三千萬》的合唱聲中要印:

火車上逃亡的難民齊聚在車廂中,有的看著演劇二隊的表演,有的跟著動情地歌唱;

一輛軍用卡車飛馳在初冬的大道上,演劇二隊的戰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洪深、金山、冼星海、魯人、劉浪、小瑛等坐在軍用卡車上,深情地演唱著《流民三千萬》;

徐州城郊,演劇二隊為難民演出活報劇《徐州逃難》;

難民們冒著初冬的風寒圍成一圈,爭相觀看《徐州逃難》。

日本飛機輪番轟炸南京,一座座建築中彈起火;

日本軍隊侵占南京,展開滅絕人性的大屠殺;

疊印字幕:日軍在南京大屠殺。

一列西去的火車,飛馳在豫東平原上。

車廂裏難民擁擠,哭爹叫娘,慘不忍睹。

冼星海指揮演劇二隊為難民演出……

開封 河南大學操場 外 日

冼星海站在課桌上,指揮數百名師生唱《流民三千萬》。

洪深、金山站在操場的外圍,一麵聽著這渾厚的合唱,一麵憤慨地談論著。

金山:“南京失陷了,日軍屠殺了三十多萬軍民!如果中山先生在天有靈,會作何評說啊!”

洪深:“我們身處北宋王朝的帝都開封,可以想見,金兵南渡黃河以後,開封所付出的代價,絕不比今天南京小啊!”

金山:“當年的黃河,沒有阻止金兵南侵;今天的黃河,就更不可能擋住日本軍隊南下了!”

洪深:“那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就隻有哭泣了……”

這時,冼星海指揮的合唱《流民三千萬》結束了,操場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冼星海站在課桌上頻頻向愛國的師生鞠躬致謝。

課室 內 夜

冼星海站在講桌前,嚴肅地說:“老師們!同學們!今天初次見麵,我想先聽聽你們大家的意見,然後我再講好不好?”

“好!”

冼星海:“哪一位先講?”

一位中年教師悲憤地說道:“華北的北平、天津失陷了,華東的上海、南京又失陷了,這中原古都開封、鄭州的失陷也隻是早晚的事情。請問大作曲家星海先生:我們救亡抗日勝利的希望在哪裏?”

冼星海:“我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但是,當我來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身旁,當我站在古都開封這片用中華民族的熱血澆灌的土地上,我竟然想起了兩句古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話:隻要中華民族的靈魂不死,勝利的春天是一定要到來的!

一位大學生:“星海老師,你相信自己寫的救亡歌曲能打敗日本侵略者嗎?如果你不相信,那你又為什麼還要繼續譜寫救亡歌曲呢?”

冼星海:“你們都知道漢劉邦有一個軍師叫張子房,在楚漢相爭最關鍵的一役,他用一支洞簫吹散了楚霸王項羽的八千子弟兵。在宋朝,也曾出現過梁紅玉擂鼓戰金兵的故事,要知道鼓樂齊鳴的鼓,也是指揮宋兵戰鬥的樂器啊!”

一位中年女教師:“看來,你是堅信自己的救亡歌曲,就是當今張良吹奏的簫、梁紅玉擂的戰鼓了?”

冼星海:“我隻能這樣說:我是一個中國人,必須要踐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

一位年輕人:“我從書本上得知:貝多芬、李斯特、肖邦等大音樂家,一生都有數不清的女朋友,甚至結過多次婚。請問星海老師:你結過幾次婚了?”

冼星海:“我至今還是單身一人!”

“為什麼?”

冼星海沉吟良久:“匈牙利有一位愛國詩人叫裴多菲,他曾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我背給大家聽,就算是我的答複: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全體聽講的師生沉默不語。

冼星海:“如果大家對救亡抗日沒有什麼提問的了,我就開始講如何組織救亡歌詠隊,教唱救亡歌曲!……”

河南大學校園 外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