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趙敏在江油新安鄉村
四十年前,在家鄉四川江油縣城隨父讀初中的我每到暑假,都會跟著家人一天步行九十多華裏山路去探望下放在劍閣縣東寶寺教書的母親,而每一次都要路過江油青林口。
90年代中期,趙敏在江油竇圌山留影
鐵路之下,大山之腰,長途跋涉的人都要在青林口那段雞腸子老街歇腳喝水。
黃荊條青岡木捆成欄柵,柏樹枝丫堆滿泥巴牆腳,青林口短窄的青石板街顯眼的唯有那一家棕色木拚板門麵的茶館。
2012年趙敏再回江油青林口留影
那是一個炎炎夏日,又熱又渴,走了幾十裏山路的我跟著大哥跨進青林口茶館。我紮著倆短辮,身著海藍色底白碎花府綢長袖襯衣,正值豆蔻年華。喝的是蓋碗茶,很濃很香。突然,鄰桌一個十七八歲的男青年徑直走過來,一言不發地端起我放在桌上的蓋碗茶,將一碗茶水全部倒在我麵前的桌麵上,然後一言不發地轉身回到鄰桌那幫小夥子中去。我吃驚得說不出話來,大哥也無語,倒是茶館老板娘忙不迭地出現在我們麵前,手中捧著一碗別人的殘茶要我繼續喝。我隻記得她說:“這些娃兒是成都知青,也遭孽!”然後我跟著大哥默默地走出茶館,默默地走出青林口,默默地去爬前麵那座高高的大山。
再到青林口,四十年過去。倒我茶水的少年,這位成都知青,尚好否?青林口,模糊了容顏,卻始終是我的夢中故鄉。
2012年趙敏拍攝江油青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