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導航(1 / 1)

認識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我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為我國新文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老舍倡導平民主義思想,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二馬》《貓城記》,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劇本《龍須溝》《茶館》,等等。

藝術特色

《茶館》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1.戲劇衝突直接指向舊時代。全劇出現了三教九流的各種人物,他們之間的衝突並不是直接的、具體的、針鋒相對的,這些人物的存在對茶館的興衰沒有直接影響。可是這些人物之間的每一個小衝突,都在暗示人民與舊時代的衝突。

2.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戊戌變法以來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通過茶館這個小小的窗口來展現的。茶館的衰落揭示了吃人的舊社會必然要滅亡的曆史規律。

3.人像展覽式結構。全劇沒有完整的情節線索,也沒有一個主人公,更沒有貫串全劇始終的矛盾衝突。全劇是截取眾多人物在茶館中的一個個橫斷麵組成的,這些畫麵合為一幅卷軸畫,展現了那個時代的風情。

4.人物語言富有特色。首先是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如:王利發作為掌櫃,語言謙恭、周到。宋恩子、吳祥子作為特務則是狡猾奸詐,傲慢無理。其次是語言寓莊於諧。如:唐鐵嘴敘述自己抽白麵兒,語帶誇耀,聽者則覺得可笑,但是卻激發了觀眾對帝國主義的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