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人才現狀的不和諧音符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的心理學家齊普夫在《人類行為與最省力法則——人類生態學引論》一書中提出:“無論何種類型的運動和道路,也無論在怎樣的環境和條件下,人們都將千方百計地選擇一條最省力的途徑和道路。”齊普夫把這樣一種涉及人類行為方式的原則定義為“最省力法則”,又稱“齊普夫定律”。
按照“齊普夫定律”的原理,可以推導出這樣一個結論:假設一個田徑運動員在較短的賽道上能夠取得比賽成績,那麼其餘的賽道就一定會長滿荒草的。筆者將它稱為“短徑效應”。
中國是一個人力資源大國,但不是人才資源大國。
數據之一:2003年中國大專以上學曆人員占六歲以上人口的比例為5.15%,而廣大中西部地區還要更低。這與美國的60%,日本和韓國的30%相比,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甚至與我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也達到了16%。
數據之二:2004年,人事部發布的統計報告稱,中國的專業技術人員總數已高達4100萬人,發表SCI論文40758篇,居全球第六位。而英國和法國各自的總人口隻有5000多萬,是中國人口的1/20,SCI論文卻分別居第二位(87916篇)和第五位(52142篇)。
以上兩組數據表明,我國不僅高層次創新人才極為短缺,就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才也不容樂觀,但同時又麵臨著四種損失。
(一)地域“馬太效應”:富者浪費,貧者流失
人才是流動的資源,流進的是贏家,流出的是輸家;能發揮作用的是資源,不能發揮作用的是負資源。由於自然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和製度環境的差異和不斷變遷,導致了人才資源永遠呈現流動的狀態,並呈現出“馬太效應”的分布態勢。關於“馬太效應”的來曆,《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十錠。”於是國王獎勵他十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五錠。”於是國王照例獎勵了他五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裏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一錠銀子奪走,賞給第一個仆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1973年,美國科學史專家默頓用這段表述來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默頓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定義為“馬太效應”。在“馬太效應”的消極影響下,人才資源富裕地區的人才即使學非所用、用非所長,也不向欠發達地區流動,即使在發達地區幹“藍領”,也不願到欠發達地區去幹“白領”,造成人才資源分布的極不合理,從而形成體製性的人才浪費。而人才資源貧乏地區難以形成人才聚集,造成資源的全麵流失。
人才分布也呈現許多“馬太效應”的例子。全球人才流動的基本規律是貧困地區向發展中地區流動,發展中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發達地區向最發達地區流動。據有關專家研究,我國科技人才平原地區數量多、密度大、能級高,而山區科技人才數量少、密度小、能級低,形成明顯的地域特征。從我國大學文化程度人才分布統計來看,人才相對集中在九個地域內,如京津唐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遼沈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東南沿海的福州、泉州、汕頭等市連接的河流三角洲平原帶,以洛陽、鄭州、開封、新鄉、焦作等市組成的秦嶺、太行山山前傾斜平原的黃河兩岸地區,以武漢、長沙、南昌等市為中心的平原區域,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區,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平原區,而全國的山地和丘陵區人才分布呈現稀缺狀態。在地域因素中,區域經濟的發展一方麵為區域成才者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麵也為區域成才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間,因此區域經濟是影響人才地域分布的根本因素。這樣,一方麵人才高度集中的地區在消費、損失人才資源;而另一方麵人才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卻是引不進、留不住人才。富餘地區人才即使學非所用,用非所長也不向欠發達地區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