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比雜談之二(1 / 2)

比利時是在歐洲經過戰爭最多的一個地方,這在上麵已提及。滑鐵盧(Waterloo)之戰,也是這許多戰爭裏麵最著名的一個。記者曾於三月二十三日午後,和寄寒伉儷偕往滑鐵盧一遊,整整費了一個半天的工夫。滑鐵盧是一個居民僅有四千人左右的小村,在比京布魯塞爾之南十一方裏,由布魯塞爾去,乘一小時的電車可達。在一八一五年的六月,這是英將威靈頓(Wellington)駐紮抗戰拿破侖的地點。拿氏以神出鬼沒的戰術,懷囊括全歐的野心,幾乎所向無敵,最後經滑鐵盧一敗,真是中國話所謂“一敗塗地”,皇帝沒得做,關到聖赫倫那(St.Helena)島上去,五年後便以一死了之。在當年六月十八日那天交綏的處所,就在這滑鐵盧村上一個小墩名叫Hougomont的上麵開始。現在僅是一個農場,設有一個陳列館,陳列關於該次戰爭的遺物,在樓上有個圓形的大畫室,卻很別致,中間一個大亭,亭的周圍有圍欄,圍欄外麵離七八丈的周圍,便掛著高十餘丈的大油畫,圍著這個亭子。油畫的內容是描寫當時聯軍和拿破侖軍隊交戰的情形。油畫的下麵和亭外的空地接連,在地上便用真草,真茅屋,以及逼真的人馬槍炮等等的模型布置著,油畫的上麵是畫著蔚藍的天空,和亭子上麵接連著,全部用電燈襯托出來,使看的人從亭子裏看出來,好像身臨戰地似的。除這個陳列館外,還有一個紀念此次戰事的人造的獅子山(Mont du lion),這山是比利時於一八二三年及二六年間造成的,山高約一百五十尺,周圍約一千七百尺,頂上中間有個鐵鑄的大獅子,二十四噸重,從山下可由二百二十六級的石級登到獅子的座子,座子周圍及石級兩旁都有鐵欄杆圍著。我們三個人都鼓著勇氣爬到最高頂去遠望了一番,這附近的四圍便是數十萬大軍搏戰之地,便是叱吒風雲一世之雄的拿破侖大吃敗仗的所在!天已漸漸的陰暗起來,匆匆下山回來,在電車裏已是萬家燈火了!

看到這個戰地,使我回想到曆史上關於此役有件趣事,那便是拿破侖自信必勝,唯恐威靈頓乘夜不戰先逃!在六月十七日(一八一五年)的那個夜裏,威靈頓和拿破侖的兩方軍隊均駐紮在滑鐵盧,等天明交戰,拿皇帝把勝仗拿得十穩,深恐威靈頓在當夜乘黑暗中逃走,特於這個夜裏——已經半夜了——離開他的居屋,隻帶著柏塔郎大將(Marshal Bertrand)一人相隨,步行走出他的禁衛線,竟大膽地走到威靈頓駐紮地的前麵周圍的叢村附近。這時已是夜裏兩點鍾了,拿皇帝在萬籟俱寂中傾聽,忽然聽見有一隊敵兵在黑暗中的步伐聲,他想這一定是威靈頓乘夜裏黑暗中拔營,這一營大概是他的最後的衛隊了!他此時絕對夢想不到第二天威靈頓的軍隊會那樣的死抗不退。雖以拿破侖的將才,一有輕敵之心,也免不了大吃敗仗,這倒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教訓!

記者於三月二十四日的上午費了半天的工夫去參觀比國一個文化中心的羅文,有“比利時的牛津”之稱,由比京乘火車去,不及一小時即到。羅文是屬於比利時的卜拉邦(Brabant)省的一個城鎮,居民約有四萬人,而在該處的羅文大學的學生卻有五千人左右,所以滿街隨處可以碰到男女大學生。他們或她們雖穿常服,卻都戴有不一律的製帽,各科各級的學生,都各有其特殊顏色和標誌的製帽,使人一望而知,有的製帽像我們所常見的睡帽一樣,各學生同時是什麼學會或團體的會員,還把許多金的或銀的五花八門的徽章插在帽上的周圍,很特別。該校雖男女同學,向例男同學和女同學不得兩個人(即僅僅一男一女)在街上同行,否則一被學校當局看見,即須傳去問話,麻煩得很,所以在街上確看不見有這樣的現象,頑固習俗可笑,究竟不知道有什麼充分的理由!該校以醫工較著名,中國留學生有二十餘人,前《大晚報》記者張君也在該校肄業,記者到後,承他引導參觀。羅文街上極少車輛,清靜安逸,與布魯塞爾迥異。著名建築有五百年曆史的市政廳、宏麗的教堂及大規模的圖書館等。當一九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該城被德軍占據,有意放火焚燒,連燒三天,燒毀了一千多屋子,存有十五萬卷以上名著的圖書館也遭了這個浩劫,大戰結束後,屋子已大多數重建,圖書館也重建了(大半出於美國人的捐款)。在德軍侵占比境時,比國當局隻想到死抗暴敵,並未曾想到一麵準備抵抗,一麵把這些寶藏搬移到別處去,這大概因為他們深知國土一塊一塊地被暴敵侵占去,國且不國,搬移寶藏何用!況且他們沒有不平等條約的妙用,沒有什麼租界可供移藏寶物,這也是比不上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