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時候,利誘要比攤派好使(2)(2 / 3)

“此言極對,我寫的是一萬石,別人都寫的是幾千石,我夠對得起你們家大人了,還給我加上一筆,我不認,我就認我寫的那個數,要不,我一點都不捐,看你們能把我怎麼樣!”

“對,我也不捐,殺頭砍頭老子認了,回家,走!”有人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想鼓動大家一起抗捐。此言一出,頓時就有好事之徒隨聲附和,場麵亂了起來。但也有人覺得公然違抗朝廷的督糧使,罪過不輕,不好和他們摻和,就慢慢走到一旁,靜待事態發展。

沈萬三心想,朝廷征捐這是誰也躲不過的事情,明知道躲不過去,為何還要鬧呢?他不想和別人混在一起,就慢慢走到了大院子裏。不久,忽然聽到大廳裏有人叫:“哪一位是沈萬三,沈爺?”沈萬三以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可是,過了一會兒又有人叫了一遍,無疑是在叫自己,在老公主的府上,他沒有熟人,誰會叫自己呢?

抱著謹慎的心態,沈萬三悄悄走進大廳,隻見大廳中央站著一個小廝,還在問著誰是沈萬三,沈萬三上前兩步,躬身道:“在下沈萬三,不知小哥何事?”那小廝笑嘻嘻地道:“有好事,這邊請。”說著,做了一個請的姿勢,沈萬三就隨著他進了內堂。

一進內堂,就看到範文傑正坐在一張羅漢椅上,他看到沈萬三進來,微微一笑。沈萬三趕緊先拱手作禮,剛要下拜,範文傑擺手說道:“我聽老公主提過你的名字,你是第一個找上門來送糧的。”原來,老公主一時抹不開麵子,居然告訴範文傑,沈萬三不是買賣糧食,而是主動上門送糧的。範文傑頓時大喜,這才叫人給他寫了請柬。此時,他聽到外麵的吵鬧聲,馬上想到了甘願捐納的沈萬三,他覺得,現在要沈萬三出麵,給那些人做一個表率,一定可以起到某些正麵作用,就讓人把沈萬三叫了進來。

沈萬三心裏還在猜測他召見自己的原因,當然想到一定是老公主起了什麼作用,不然自己一個無名小卒怎能得到朝廷大員的垂青?可是,又隱隱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看範文傑那客客氣氣的樣子,好像還有事情用得著自己,同時想到了他剛剛說“你是第一個上門送糧的”而不是說賣糧,就猜測他是明明知道自己是買賣糧食,故意用一個“送”字呢,還是誤會了才這麼說的。

“那都是小人該做的。”沈萬三道,同時心裏想著怎麼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範文傑笑道:“嗯,你有這份心就好。既然你有此心,就當眾把這份心意表出來,以便他人效仿。”

沈萬三心裏一動,原來範文傑是想讓自己帶頭認捐,可是現在那幫人已經鬧起來了,自己再去,恐怕作用不大。他心想:“我正有事情要和範文傑說,不能讓他牽著話題走,我要把主動權收攏過來。”沈萬三明白,範文傑這次南來為的就是糧食,對糧食問題自然十分關心,就先拋出一個引起他興趣的話題,問道:“大人,您這次準備購進多少糧食?”

範文傑聽他沒有回答自己的問話,反而問起了這個一直讓他頭痛的問題,說道:“多多益善,多多益善。”朝廷最近接連用兵,糧餉消耗劇增,所以接連派出三個督糧使來江南。範文傑被指派到了蘇州,本以為蘇州繁華,糧米應當不缺,想著可以輕輕鬆鬆地交差,可是,來了之後才發現,江南的情景雖不比北方,但也不是從前了,很多糧商又勾引了當地官府,官商沆瀣一氣,想盡辦法躲捐,他本來也想用攤派的老辦法,可是,這個辦法並不如意,一是有人確實拿不出,下令拿人,也是無用;二來,他一直自命不凡,尤其愛慕虛榮,自從領命之後,就誇下海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差事辦得妥妥帖帖,又不想給蘇州士紳留下一個壞名聲,就想用認捐的方法,表麵上顯得沒有強迫,也讓朝廷裏的人知道他的能力,沒想到卻是這樣一個局麵。

“大人,我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沈萬三道。範文傑耐著性子,道:“你說。”沈萬三壯壯膽子,道:“大人這個認捐的法子,用得不妥當。”說完這句略顯不敬的話,就悄悄瞟著範文傑,希望不要在他臉上看到發怒的神情。他說這句話是想引起範文傑的注意,接著把想辦的事情說出來。“哦,這倒新鮮,那要是你的話,會怎麼辦?”範文傑心裏不高興,卻不顯露出來,以免讓人以為自己沒有氣量。沈萬三道:“凡是商賈,無不利字當頭,大人如果派公人上門收捐,那沒什麼說的,如果想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納捐,似乎利誘的辦法更好一些。”範文傑聽到“利誘”,覺得很新鮮,問道:“怎麼個利誘法,你說來聽聽。”沈萬三看他來了興致,微微放大聲音,道:“從江南運糧去往大都,走漕運最合算,同樣的道理,運送別的東西去大都,走漕運一樣省力省時,隻是漕運一路走下來,關卡林立,應付這些關卡要花大把的銀子,很多商賈都疲於應付。大人如果能替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相信會有人替大人分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