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襄公嘉言鈔(1 / 1)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樸存,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其一生功業主要是兩方麵:一、鎮壓太平軍和陝甘回民起義。二、收複新疆,並促成新疆建省。最後,他入值軍機、總督兩江、督辦福建軍務,病歿於抗法前線。

◎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此,其措置之法當是如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為兩事。(與周汝充)

◎ 能克己者,必能克敵。功名之著,抑其末也。(答王璞山)

◎ 譽人而令人不敢承,亦非慎言之道,願毋然也。(答王璞山)

◎ 天下紛紛,吾曹適丁其厄,武鄉(武鄉侯諸葛亮)不雲乎,成敗利鈍,非所逆睹,則亦惟殫其心力,盡其職守,靜以待之而已。(與李希庵)

◎ 中才全在策厲。當人才極乏之時,再不寬以錄之,則凡需激厲而後成、磨煉而後出者,舉遭屈抑矣。隻要其人天良未盡汩沒,便可有用。吾察人頗嚴,用人頗緩,信人頗篤,此中自謂稍有分寸也。(與李希庵)

◎ 廚丁作食,殽果都是此種,而味之旨否分焉,解此便可知用人之道。凡用人,用其朝氣,用其所長,常令其喜悅。忠告善道,使知意向所在。勿窮其所短,迫以所不能,則得才之用矣。(與李希庵)

◎ 見今風氣,外愈謙而內愈偽,弟所深恨。此等圭角,何可不露?(答夏憩亭)

◎ 人各有才,才各有用。嚐試譬之:草皆藥也,能嚐之,試之,而確知其性所宜;炮之,炙之,而各得其性之正。則專用、雜用,均無不可。否則必之山而求榛,必之隰而求苓烏乎可,且烏乎能也?曾滌生嚐歎人才難得,吾曰:君水陸萬餘人矣,而謂無人,然則此萬餘人者,皆無可用乎?集十人於此,則必有一人稍長者,吾令其為九人之魁,則此九人者必無異詞矣。推之百人、千人,莫不皆然也。(與胡潤之)

◎ 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謂之知人。非開誠心,布公道,不能得人之心;非獎其長,護其短,不能盡人之力。非用人之朝氣,不能盡人之才;非令其優劣得所,不能盡人之用。(與胡潤之)

◎ 養氣未深,終是打小仗手段——連聲之雷不震,食鼠之貓不威。(答胡潤之)

◎ 學業才識,不日進則日退,須隨時隨事留心著力為要。事無大小,均有一當然之理。即事窮理,何處非學?昔人雲:此心如水,不流即腐。昔人事業到手,即能處措裕如,均由平常留心體驗,能明其理、習於其事所致。未有當前遇事放過,而日後有成者也。(與陶少雲)

◎ 凡事過於求好,轉多不妥之處。(與楊石泉)

◎ 凡將將領,須先得其心,不必以權勢相壓。當統帥不患無權勢,患在不能下人,而必欲強人以就我。昔人雲:位居千萬人之上,心須居千萬人之下。此有道之言也。(與劉克庵)

◎ 天下事當以天下心出之,不宜以私慧小智示人不廣。(答楊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