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戲《雙搖會》(1 / 1)

京戲裏的《雙搖會》,雖是一出玩笑戲,對於多妻的家庭,卻有一種很強烈的諷刺。這諷刺是很公道的。對大相公、大奶奶、二奶奶,全用客觀的地位,給描寫出來,說他們各有所圖,並不單責備哪一方麵,這一說,大概也是看戲的人所同感。但對兩個勸架的鄰居老頭諷刺得更烈,卻沒有人注意。或者看戲人以為這是插科打諢中之插科打諢吧?其實倒不盡然。

大相公遊學回家了,徑自上二奶奶的屋裏,於是,大奶奶鬧起來。左右鄰居,一個長胡子,一個短胡子,被吵鬧得睡不著,就向大相公闖門而入,問他們為什麼半夜三更,吵吵鬧鬧,罵罵咧咧?及至兩位奶奶說明了原因,二鄰以擲骰子搖會的手段來解決,而且短胡子就帶有骰子。他說:“勸架有不帶骰子的嗎?”乍聽是好文,細想,他是老早有了計劃了。搖會的時候,長胡子是大奶奶的證人,短胡子是二奶奶的證人。這也就怪,為什麼不能二人同作保人呢?二奶奶得了會,大奶奶氣不過,將二老頭轟出大門。可是他們並沒有白來,長胡子在懷裏掏出一把錫壺酒,短胡子在衣襟下摸出一支蠟燭。

勸架也不會白勸,何況其他?一個家庭,自不宜多妻,既已有此事實,就當想法解決,來個“家和萬事興”。否則,問題解決不了,白讓勸架的人撿便宜而已。

原載1945年11月21日重慶《新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