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生年近九十,身板卻一直硬朗。最近,幹休所組織查體,醫生說他肺部有問題,要到省醫院確診。
他沒當回事,說早該見馬克思了,怕啥?
終究架不住領導和家人的苦勸。去省城前,他執意要求,先去紅花峪一趟。
李再生心裏難舍紅花峪。
他十五歲就在紅花峪打鬼子。從一個小戰士,幹到縣委書記離休,一直沒離開過紅花峪。他不止一次說,紅花峪是自己的再生之地。
因為,紅花峪的百姓救過他一命。
那年,他剛參加八路,被掃蕩的鬼子圍困了四五天。他餓瘋了,偷偷溜進一戶人家,當時家家斷炊,都餓肚子。他啥後果也沒想,搶了幾張雜麵煎餅,誰料,槍不慎走火誤殺了守家的男人。他犯下了死罪,悔之晚矣。當執法隊將他五花大綁,押到村外,就見一個鬢須斑白的老人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遠遠地扯著嗓門喊著,搶下留人。
老人身後,還跟著一大幫鄉親。
老人幾步上前,先用身體擋住李再生,然後對部隊首長求情,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八路軍也是人,不是神仙,饒了這娃吧!
首長堅持執行,說隊伍有鐵的紀律,決不允許戰士欺害百姓。
老人救人心切,競撲通跪倒在首長麵前,懇求道,俺兒既然死了,是他命短,可共產黨是俺百姓的活菩薩,留下這娃的命去多殺鬼子吧。
老人身後的鄉親,呼啦也跪下了。最後,首長拗不過,隻好答應。
就這樣,李再生撿回了一條小命。他痛悔不已地跪拜老人為父。
全國解放後,李再生戰功顯赫,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可他執意留在了紅花峪,一來為照護義父,二來難以割舍這塊戰鬥過並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土地。上級便安排他在紅花峪當了鄉長。
李再生在任上,一幹就是幾十年。他不僅把家留在了紅花峪,而且還讓兒子娶了當地的閨女。後來,在一次山洪災害中,兒子為了搶救群眾,被泥石流無情地吞噬了生命。葬禮上,紅花峪的鄉親,跪倒一片,紛紛自責,說沒有保護好李縣長的兒子。李再生強忍失子的悲痛,一一將他們拉起,說,不怪大家,本來是我欠紅花峪一條命,可我兒子替我還了,父債子還啊!
好在兒子給李再生留下了一條根。當時小孫子剛滿月,李再生給他取名紅根。
時光如梭。紅根大學畢業,又分到紅花峪工作,還當了鄉長了。
李再生執意不讓市裏派專車,怕添麻煩。正巧醫院有一趟去紅花峪義務巡診的醫療車。領導覺得不合適,可李再生笑哈哈地說,這麼多白衣天使護駕,準保安全無薑啊!
李再生也沒讓人告訴紅根。說要微服私訪,瞧瞧孫子這鄉長當得水平咋樣。
車很快就駛進了紅花峪。李再生一下子興奮起來,雙目一邊凝視著車窗外,一邊跟身邊的醫生指指劃劃著,一路感歎不已。
幾年沒回紅花峪,變化真大啊!
就在李再生陶醉在路邊的風景時,車突然刹住了。
原來前麵的路被堵住了。就見數輛轎車和警車橫在路上,幾十個幹部和警察正虎視眈眈地攔阻著一群鄉民。鄉民們開著拖拉機和農用三輪,個個一臉怒容,吵吵嚷嚷。
李再生的臉色瞬時冷了下來。執意拄起拐杖,顫顫巍巍地下了車。
他先來帶到鄉民跟前,一問,原來是鄉裏招商引資,擴建開發區,由於處理方式不當,引起鄉民不滿。
李再生臉上陰雲密布,忍不住揮舞著手中的拐杖,厲聲問道,你們的鄉長呢?
有個幹部不耐煩地瞪了李再生一眼,說,你是誰,找鄉長幹啥?
就憑你這工作態度,還能服眾。我是誰,我是你們李大鄉長的爺爺!李再生怒不可遏,連花白的胡子都豎起來了。
那個幹部聞聽,慌忙掏出手機。李再生沒在理睬,顫抖著身子,對鄉民們一扯開嗓門說,鄉親們,都消消火氣,這麼興師動眾,即耽誤農時又堵塞交通,要相信政府,事情總會解決的!說罷,他麵帶愧色地說,都是我家教無方,李紅根這個鄉長沒當好,愧對紅花峪眾百姓啊!
隨後,李再生出人意料,扶著拐杖,雙膝緩緩跪地,麵朝眾鄉民。氣氛一時凝滯了。李紅根乘車趕來,見此,慌忙下車去拽李再生,卻被李再生憤然推開。
一個老人認出了李再生,四下對鄉民們喊著,是老鄉長!大夥的事好辦了!人們聞聽一擁而上,攙起李再生。
李再生圍在人群中,又把當年紅花峪的鄉親救自己一命的往事重述一遍,最後百感交集地說,現在,我要問問那些黨員幹部,不管哪一個,如果做錯了事,老百姓還會不會替你們求情?
李再生洪鍾般的話音,使得李紅根和身旁的那些幹部,麵麵相覷,鴉雀無聲。
(此文榮獲第三屆中國(浙江)廉政小小說大獎賽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