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卡內基的鋼鐵製造廠也曾發生過罷工事件,那一次也是由卡內基壓下來的,這是很有趣的事情。當時有134名員工在暗地裏商量,幾個月前就秘密地談論要在年底要求提高工資。當時的社會不景氣,其他的製鐵公司或煉鋼廠都在降低工資,然而他們卻態度強硬地表示不加工資就不工作。對這件事卡內基予以拒絕。於是他們就立刻發動罷工,使得整個工廠陷入停頓狀態,連熔礦爐也被封鎖起來。

熔礦爐熄火是很嚴重的事情,因此卡內基立刻趕到匹茲堡,要求和員工代表談話,卡內基對他們說:“各位,過去我一直都是先和你們彼此討論之後才作決定,這一次希望也能夠如此……各位現在已經離開了工作崗位,這是很簡單的事,可是再想恢複,就不那麼簡單了。你們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不再雇用你們,你們就不能回來,到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同時還有一件事我必須說清楚,我完全無意和你們爭論,不是鬧不過你們,而是不願意,因為我要針對的對象不是你們。希望你們知道我是蘇格蘭人,一旦堅持就絕不會改變了。從現在開始,除非全體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停止罷工,恢複工作,否則工廠絕不再開工,我要永遠把它關閉。”

話一說完,卡內基就退席,他們也陸續地退出了。

接著卡內基就回到了紐約,大約經過兩個星期之後,有一天卡內基正在書房看書時,傭人拿進來一張名片,卡內基一看竟是公司的兩名幹部,於是卡內基就到會客室接見他們。卡內基對他們說:“你們來找我有什麼事?”

其中有一位眼睛看著地板,小聲地回答:“我是想來談談關於工廠的不幸事件。”

“哦,是嗎,你們員工是不是已經有了決議?”

“不,還沒有。”

“既然這樣,就不必談了。除非有三分之二的多數員工決議要開工,否則就不再談這件事。對了,你們來過紐約嗎?”

“我們是第一次來這裏。”

“是嗎?那我就權充向導,帶你們去逛逛紐約的第五街和中央公園,然後中午1點半鍾,再回到這裏來午餐。”

卡內基帶著他們去逛紐約市,除了他們希望討論的那件事以外,他們無所不談,彼此都很愉快。最後他們沒有談有關工廠的事,就回匹茲堡去了。

後來員工們很快就有了決定,除了極少數表示反對外,大家都同意再度開工,這次的罷工事件就這樣結束了。當時卡內基采取了一項劃時代的工資製度,也就是按照製品價格的漲跌使工資隨之上下浮動的方法,後來整個勞動界也全都采用這種工資製度了。對於員工來說,雇主可以用少數的錢為他們做很多的事情。有一天卡內基和員工開會時問他們,希望公司為員工做些什麼事,不妨提出來討論。

有一名優秀的員工立刻站起來說:“我太太很會處理家務,通常在每個月第四個星期六,我們都會到匹茲堡去,按批發價買回下個月的日用品,這樣可以比一般價錢便宜三分之一,但是我們工廠員工能這樣做的並不多,因為工資是月底才發放,所以在可以買便宜貨品的期間,員工卻沒有錢。如果董事長能夠兩星期發一次薪水,不要一個月發一次,那對大家來說,可就方便多了。”

卡內基當場答應他們,雖然這樣做比較麻煩,還要多雇兩三名職員來處理,不過以全體員工的福利來看,卡內基覺得那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罷了。

還有一次,大家都在抱怨煤炭太貴了,於是卡內基便多買了一些煤炭,然後按照原價分配給員工。這個價錢比員工向燃料店購買便宜了一半。

後來,卡內基又讓員工組織共濟工會,並辦理儲蓄。雖然存款可以在銀行辦理,可是員工卻擔心會遇上經濟恐慌,而且利息也不高。為了鼓勵員工,卡內基便以優厚的條件讓員工參加儲蓄。

卡內基對員工的各種優惠,卻引起部分股東的不滿,因而常批評卡內基說:“你太不像話了,凡是勞工的要求都會答應,換成是我,無論別人怎麼說,也絕不會改變主意。”

卡內基並不怕別人批評,他認為公司對員工所投注的友情才是能獲得利益的最佳投資。在資本家的眼中,勞工通常都是羸弱的。如果工廠關閉的話,雇主的衣食住行和娛樂都不受任何影響,但是對勞工來說,一天天減少的生活費將會使他們感到痛苦和困窘,別說娛樂,就連妻子兒女的健康都無法維係。卡內基認為需要保護的是勞工,而不是資本家。

卡內基常想這種對勞工的關懷與體恤才是他們所需要的,因此他總是盡力地為他們解決困難。他的想法很快引起了勞工們的共鳴,致使他的事業營運得更加順利。

有一次,一個員工對卡內基說:“卡內基先生,即使你踢我一腳,我也沒有怨言,如果換了其他的上司摸一下我的頭,我都會討厭。”

在卡內基看來,這些雇用別人的人,應該用比對自己的骨肉更親密的態度來親近他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